中国有行政法
⑴ 我国哪些法律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首先要确定是广义的法律还是狭义的法律,如果是广义的法律,行政法有很多。
1、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例如《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事实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等。
2、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规章,具有法律效力,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3、由国务院部委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部委规章,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狭义的法律,是全国人大或者其常委会通过的行政法律文件,例如:
《中华人民公告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
(1)中国有行政法扩展阅读
特征
(1)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这是因为行政法涉及的社会领域十分广泛,内容纷繁丰富,行政关系复杂多变,因而难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统一法典。
行政法散见于层次不同、名目繁多、种类不一、数量可观的各类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权力的规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规范。
重要的综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国和国外主要有:行政组织法、国家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开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
⑵ 中国行政法和英国行政法的相同点
形式、地位和性质相同。
行政法的性质:自律法与控权法。行政法的地位:独立的部门法与作为宪法组成部分的行政法。行政法的形式:判例法与成文法。
不同点:1、法律渊源。中国法系为制定法,英国法系为判例法。
2、法典编纂。中国法系均有成文法典,英国法系则多为单行法规、判例法。
3、法律结构和法律传统。中国法系把法分为公法(宪法、刑法和行政法)和私法(民法和商法)。英国法系则把法分为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判侧法)。
4、适用传统。中国法系中先确定事实后再去遵循法的规则,英国法系则多参照以往的判例。即中国法系是由一般到个别,英国法系则由个别到一般。
5、诉讼程序。中国法系强调职权主义,法官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英国法系则强调当事人主义,法官处于消极、中立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虽为大陆法系国家,却在诉讼程序上与英国相似。
6、职业教育传统。中国法系国家中先学法规,而英国法系中先学案例。
⑶ 我国行政法体系都包括哪些具体法律
行政法部门的来法律主要有自:《行政许可罚》、《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
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国家机关及其负责人的地位、职权和职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考核、奖惩;有关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别行政法:指规范各专门行政职能部门如教育、民政、卫生、统计、邮政、财政、海关、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动的法律、法规。
⑷ 行政法包括哪些基本法律
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税收征收管理法、政监察法、审计法、行政复内议法百、行政诉讼法、国容家赔偿法等。
1、所谓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由规范行政主体和行政权设定的行政组织法、规范行政权行使的行政行为法、规范行政权运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规范行政权监督的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部分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行政法是国家一类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第二,这一系列法律规范和原则调整的对象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而不是别的社会关系。
4、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度。
⑸ 我国行政法的结构
法律分析:行政法知识结构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从权力控制的逻辑去诠释。因为行政法就是控制行政权的法,所以整个行政法都是围绕着行政权这根主线展开的。离开了行权,行政法是没有价值可言的。既然要控制行政权,首先就是要看谁掌握行政权,这是行政组织法的内容;然后看行政权是怎么运用的,此即行政行为法(包括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再看行政权侵权了怎么办,这是行政争议法(包括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再看怎么赔偿的问题,此即国家赔偿法部分。由此可见,围绕行政权这根主线,行政法的知识体系结构是一目了然,清晰可辨的。这是一种诠释的进路。
另一种理解则更通俗,也更容易记住。就是我们可以把行政法看成是“两个人”与“两件事”。先看两个人——“官”和“民”。“官”,就是行政主体,行政组织法要解决什么是行政主体以及具体种类的问题,还包括授权和委托的异同等。再看“民”,就是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这个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中均有专门章节予以阐释。再看两件事。其中一件事是“官管民”,另一件事就是“民告官”。什么是“官管民”,怎么管?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抽象和具体行政行为两种方式进行管理。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和制定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是行政立法(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两部分)。而具体行政行为则更为多样,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是行政行为三部曲(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以及行政公开。另一件事是“民告官”,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这三个都是“民告官”,三种救济程序既有相同又有差异,且具有内在规律,值得留神。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⑹ 行政法是谁制定的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
(七)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八)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九)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十二)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
(十六)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八十九条 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包括哪几种法
主要分两种: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
特别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海关法》、《教育法》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的颁布是关系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件大事,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制度,维护教育关系主体的合法权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加强海关监督管理,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法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法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⑻ 中国现行行政法规有哪些
中国现行行政法规有:
·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号)(2014-02-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46号)(2014-02-03)
· 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12-19)
·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2013-12-11)
·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2013-11-26)
· 国务院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2号)(2013-11-22)
·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1号)(2013-10-16)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国务院令第640号)(2013-09-16)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9号)(2013-09-06)
· 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8号)(2013-07-2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7号)(2013-07-22)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6号)(2013-06-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5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4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3号)(2013-02-08)
· 国务院关于修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2号)(2013-02-08)
· 征信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31号)(2013-01-29)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30号)(2012-12-27)
· 农业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629号)(2012-11-16)
·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28号)(2012-11-16)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27号)(2012-11-05)
·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6号)(2012-10-30)
· 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5号)(2012-10-22)
· 教育督导条例(国务院令第624号)(2012-09-17)
· 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623号)(2012-09-06)
·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国务院令第622号)(2012-07-10)
·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1号)(2012-07-09)
·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20号)(2012-06-11)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2012-05-07)
· 国务院关于修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18号)(2012-04-30)
·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7号)(2012-04-10)
·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5号)(2012-03-07)
· 拘留所条例(国务院令第614号)(2012-03-0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2011-12-29)
·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12号)(2011-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1号)(2011-12-0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10号)(2011-12-09)
·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09号)(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608号)(2011-10-30)
·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07号)(2011-10-10)
详见中国政府网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
⑼ 我国是不是没有《行政法》实体法啊
我国的行政法是有的,但分布较广,没有行成统一的类似于民法典,刑法典一样的典籍,现在的行政法主要是由部分行政法规和行政诉讼法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