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新民事诉讼法审理期限

新民事诉讼法审理期限

发布时间: 2022-05-13 15:19:45

㈠ 我国民事诉讼法如何规定的审理期限

法律分析:我国民事诉讼法审理期限是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㈡ 民诉审限规定

法律分析:在我国,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主要包括一审、二审和再审的审理期限。1、一审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2、二审审限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3、再审审限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二十八条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者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审限。审限自再审立案的次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㈢ 民事诉讼法一审审理期限

法律分析:1.在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中,一般情况下审理期限为六个月,即应当在立案之月起六个月内审结。

2.有特殊情况常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后可以延长六个月审结。还常要延长的,则常要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3.当涉及到中止诉讼的情形时,审理期限会中止计算,直到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才会恢复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月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常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常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迷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上,尚未确定权利以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第一百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以务的人的;

(三)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理期限

法律分析: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在3个月内审结。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㈤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3年诉讼时效: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环境保护法42条)

4年诉讼时效: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提出诉讼或仲裁的。(合同法129条)

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侵害之日起20年。(民法典188条)

二、民事诉讼委托朋友可以吗

可以委托自己的朋友代自己去应诉,但要求有授权委托书。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不能成为代理人的情形包括无民事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认为不适合担任代理人的人。

私法自治,民诉中可委托朋友作为自己的工作人员代理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根据最新《民法典》中的规定,如今我国的诉讼时效普通的为3年,与之前的2年相比这是延长了的。但对于最长的诉讼时效,则还是没有变仍旧为20年。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如果是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那此时就不会适用普通诉讼时效,而是适用特殊的诉讼时效,包括3年时效、4年时效等等。


    ㈥ 民事案件最长审理期限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规定一般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时间为三个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时间为三十日。

    热点内容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
    黄河管理和保护条例 发布:2025-02-06 11:11:26 浏览:872
    开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里 发布:2025-02-06 11:06:57 浏览:886
    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 发布:2025-02-06 10:44:51 浏览:539
    员工道德经 发布:2025-02-06 10:33:31 浏览:248
    试述行政法上的控权理论 发布:2025-02-06 10:33:20 浏览:544
    劳动法对社保的社会意义 发布:2025-02-06 09:39:12 浏览: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