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发布时间: 2022-05-13 20:43:52

⑴ 新劳动法工龄工资规定

劳动法中并没有对工龄工资进行明确规定。一般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工龄工资标准等问题由公司或用人单位根据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确定。劳动合同有约定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计算;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计算。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均没有约定的,按照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进行计算。
劳动法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书。本教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些教科书的作者都是德国大学法学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而且多半兼任德国法字的法官。由于做到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国内师生也可通过这些教科书在较短时间内了解德国法的真实面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⑵ 工龄工资是国家劳动法强行规定吗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⑶ 劳动法关于工龄工资的规定

《劳动来法》没有工自龄工资的规定。
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企业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规定。

⑷ 劳动法工龄工资规定

法律分析: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企业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⑸ 工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规定员工必须有工龄工资没有的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规定应当遵循,实行,实行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九条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条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⑹ 新劳动法工龄工资规定

《劳动法》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⑺ 工龄工资制度规定

退休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但是退休之后靠什么来养老呢?自己的子女肯定会养自己,但是子女们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所以,退休之后,依然应该有自己的收入,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甚至还可以帮助到自己的子女,这时候我们可以会用到以前存下来的存款和退休金,那么退休工龄工资标准是什么呢?现在就和华律网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退休工龄工资标准是什么

工人的收入

工人收入由:基本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 、特优津贴等构成。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 人资格定:15年以下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20年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 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
2、工龄工资(含工龄):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 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事工人工作,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3、工作工资: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 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4、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评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工作,年年有 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5、特优津贴: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 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对那些在劳动工作中有特殊研究成果,并得到很好的推广,可根据影响范围 的大小确定等级,或者是以国家级,省级,地市、县级,确定不同的标准,使那些有才华的工人得到应有的报酬,真正起到激励用。



工龄的作用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全部来源或主要来源的以年为单位的工作时间,工龄是我国职工退休的一个条件。《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⑻ 劳动法有规定基本工资由于工龄长而封顶的吗

1、基本工资/月数*(月数-请假数)合理;
2、职工全月平均制度工作数工回资折算办答别调整:
、制度工作间计算
工作:365-104(休息)-11(定节假)=250
季工作:250÷4季=62.5/季
月工作:250÷12月=20.83/月
工作数计算:月、季、工作乘每8
二、工资、工资折算
按照《劳》第五十条规定定节假用单位应依支付工资即折算工资、工资剔除家规定11定节假据工资、工资折算:
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数
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数×8)
月计薪数=(365-104)÷12月=21.75

⑼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工作年满一年辞职后会补助一月工资

劳动法没有这个规定的,劳动合同法规定是单位主动和你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必须补偿你在单位每一年工作工龄补偿你一个月工资,

⑽ 劳动法有无规定工龄工资

《劳动法》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企业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规定。

(10)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扩展阅读:

操作说明:工龄工资的分配标准因应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及经济实力,制定合理的工龄工资分配标准,但应遵循“企业工龄工资标准高于社会工龄工资标准”、“企业工龄工资标准与员工边际贡献率挂钩”两项原则。

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以及不同标准的划分年限亦可根据企业实际制定,但政策制定后,应在较长时期内统一贯彻实施,以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少数社会工龄偏长的员工,因其工龄工资短期内有所降低,可能对此政策持反对意见,但就企业整体而言,企业工龄工资有增无减,所以该政策会得到多数员工的支持。

实施办法:将员工总工龄分为两个部分:是社会工龄,即员工非本企业的工作年数;是企业工龄,即员工为本企业工作的年数。

员工的总工龄=社会工龄+企业工龄,对社会工龄,制定"线型"分配政策;对企业工龄,根据员工职业生涯“抛物线”的贡献规律,按不同年限分阶段执行不同分配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龄工资



热点内容
员工道德经 发布:2025-02-06 10:33:31 浏览:248
试述行政法上的控权理论 发布:2025-02-06 10:33:20 浏览:544
劳动法对社保的社会意义 发布:2025-02-06 09:39:12 浏览:90
任慧律师 发布:2025-02-06 09:15:42 浏览:238
对照准则条例自查报告 发布:2025-02-06 09:07:41 浏览:317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责任 发布:2025-02-06 08:59:27 浏览:636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