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张卫平目录

民事诉讼法张卫平目录

发布时间: 2022-05-14 23:12:55

⑴ 民事诉讼法领域 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

张卫平、汤维建、条件方面比较突出的,你可以参见《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范瑜。

⑵ 清华大学张卫平籍贯

张卫平(章程),山东莱芜人

张卫平(又名:章程)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事诉讼法学

1983年西南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年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个人经历

张卫平(章程),山东莱芜人,1976年结束下乡生活参加工作,1979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1983年本科毕业、1986年研究生毕业留校执教,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法学部和一桥大学法学部学习研究,1996年任《现代法学》主编,1997年底离校去深圳某证券公司任职,1999年初调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

1987年晋升为讲师

1992年获得硕士生导师资格

1993年从讲师直接破格评聘为教授

1996年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任职情况

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法法官学院客聘教授、最高人民检察院带教导师。

获奖情况

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1996年被司法部、劳动人事部授予英雄模范称号;

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政府津贴获得者;

1997年国务院、国家教委评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

199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学术成果

(一)学术研究

率先提出了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问题,并提出了以民事诉讼体制转型为导向的,一整套关于民事诉讼体制、模式的宏观分析框架以及制度调整的理论与技术,形成了具有个人独创性的民事诉讼体制及转型理论。

(二)主要著作

独著

1.《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成都出版社1992);

2.《破产程序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探究与构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守望想象的空间》(自选集、法律出版社2003);

6.《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

7.《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

主要合著

1.《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人民出版社1991);

2.《破产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

3.《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4.《民事诉讼现代化与制度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

5.《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

(三)论文

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要有:

1.《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与选择之根据》(《现代法学》1996);

2.《诉讼标的及识别》(《法学研究》1996);

3.《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法学研究》1997年);

4.《民事诉讼中的失权与正义性》(《法学研究》1999);

5.《自认制度及结构分析》(《清华法学评论》1999);

6.《再审事由研究》(《法学研究》2000);

7.《法院体制的非行政化—— 一种法院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法商研究》2000);

8.《事实探知的绝对化及消解》(《法学研究》2001);

9.《交叉询问:魅力与异境的尴尬》(《中外法学》2001);

10.《中国民事司法改革的基本框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2);

11.《民事再审:基础置换与重构》(《中国法学》2003);

12.《证明标准建构的乌托邦》(《法学研究》2003);

13.《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法学研究2004);

14.《论诉讼契约化——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作业》《中国法学》2004年第3期。

⑶ 法学本科考研考民事诉讼法方向 那个学校的排名 老师比较好,说请说详细点

西南政法大学:常怡他们,目前国内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江伟。 第二。
清华大学:张卫平。第三。
北大、法大也不错。

⑷ 求推荐民事诉讼法的好书

吴英姿编著《民事诉讼法——问题及原理》
科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用书
非常好用 根据内容穿插案例 由浅入深 对理解问题活用原理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我看过不下5本民诉的教材 这本最喜欢

⑸ 最近诉讼法方面的热点问题

关注三大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如何修改,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关于刑事诉讼法修改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认为,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进一步落实保障人权和无罪推定原则,充分保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权;改革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建立庭前证据展示制度,保障辩护方了解案件情况;进一步完善刑事简易程序,建议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并把被告人认罪作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完善防止刑讯逼供的诉讼制度,建议明确规定律师在场权和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诉讼制度,努力从根本上防止刑讯逼供的发生;注重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建立政府或民间的被害人救助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提出几点完善立法的建议:第一,建议将不应当立案而立案、适用强制措施、撤销案件等诉讼活动纳入监督的范围;第二,建议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在抄送检察机关时,应当同时抄送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依据材料;建议规定刑罚执行机关认为服刑人员应当减刑、假释的,应当提请检察机关审查,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提请法院裁定,检察机关认为法院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出抗诉;第三,建议规定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有权进行调查,调取有关诉讼材料,向有关办案人员了解核实情况,询问有关证人、被害人等;第四,建议规定检察机关向有关机关提出纠正违法意见的,有关机关应当纠正,并将纠正情况通知检察机关,对拒不执行监督决定或监督意见的,检察机关有权提出更换办案人、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的负责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等建议,有关单位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检察机关。

关于民事诉讼法修改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教授建议,1、建立一整套程序契约化的制度。如通过契约实现程序选择。不提出异议契约、不上诉契约、不申请再审契约、不申请执行契约、证明责任分配契约、举证期限契约、证据交换契约、证据方法限制契约等等。并在制度上肯定和解契约;2、在第三人制度方面取消法院职权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改为建立被告型第三人制度;3、取消法院主动依职权收集证据的制度,健全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证据的制度;4、进一步扩大协议管辖的范围;5、强化庭审的对抗性和公开性。限制法官在庭审中的职权讯问,实现以当事人询问为主,法官询问为辅证人询问制度;6、真正贯彻自认制度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的自认能够真正约束当事人和法院;7、严格限制上诉审的审理范围,确立上诉禁止不利变更原则;8、取消法院的再审程序启动权,限制检察机关对再审抗诉的范围。检察机关应只对公益诉讼以及人事诉讼的终审判决有抗诉权。将现行法的审判监督制度改造为再审之诉制度等等。

关于行政诉讼法修改

苏州大学杨海坤教授认为,根据我国国情,行政诉讼法的全面修改是全方位的事情,其中包括为了确保司法独立与公正,可以考虑改革法院审判体制,目前普通法院内设立行政审判庭过去被认为吸收了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行政审判体制的优点而采用的“中间体制”,现在看来,这种审判体制具有很明显的弊病,因此,提高行政案件的审级;允许原告选择原、被告所在地以外的第三地法院管辖;甚至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经验,设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院等等都是可研究的方案。

⑹ 请问自学民事诉讼法该用哪套教材好呢

要看你的基础而定。
如果你是本科生,推荐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民事诉讼法学内》2005年版,记容得是田平安老师主编,绿色封面。本书特点是简明扼要、浅显易懂,而且知识点比较全面,作为考研的教材也可以打下很好的基础。缺点是编写在民诉发修改以前,对于07民诉法修改了的内容要自己补充着看。
这是当当网上这本书的链接: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20008776&ref=search-0-A
如果您是研究生,可选书目比较多。个人觉得如张卫平老师、江伟老师、田平安老师等大家的教材都可以。
补充:本人是西政民事诉讼法学的硕士。

⑺ 民法典包含民事诉讼法吗

清华大学法学抄院教授张卫平在2016年第1期《法学研究》撰文指出:民法典作为一个非常庞大的规范体系,其中有许多部分与民事诉讼程序相关,且有的规范是以民事诉讼法的既有规定为前提的。正是由于民事诉讼法的某些规范对民法所具有的这种先决性或前提性,民法典也就必须将这些具有先决性、前提性的民事诉讼法规范及概念植入自身之中,彼此形成契合。

民法典的编纂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实体法内容,也将涉及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民法典的编纂必须注意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完善过程,不能将陈旧的、即将过时的民事诉讼法规范纳入民法典之中。民法典编纂过程中也需要关注与民事诉讼法的对接、协调与统合,并从民事诉讼法发展、完善的角度思考民法典的相应规制,以便引导和支持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完善。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应当统一全盘考虑民法与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统一问题,避免二者在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出现彼此不予关照、不予统一的封闭现象。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在程序规范方面存在分工,原则上相对特殊的、具体的程序性规范应考虑规定在实体法中,而相对一般的、抽象的程序规范则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

⑻ 张伟平的主要著作

独著
1.《程序公正实现中的冲突与衡平》(成都出版社1992);
2.《破产程序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3.《诉讼构架与程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探究与构想——民事司法改革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5.《守望想象的空间》(自选集、法律出版社2003);
6.《转换的逻辑——民事诉讼体制转型分析》(法律出版社2004)。
7.《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4)
主要合著
1.《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人民出版社1991);
2.《破产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
3.《民事诉讼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
4.《民事诉讼现代化与制度建构》(法律出版社2000);
5.《司法改革:分析与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

⑼ 民事诉讼法著作推荐

1、《民事诉讼法(第二版)》

是年9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艳丽。本教材吸收和借鉴既有民事诉讼法教材编写经验,在内容上注重对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前沿理念和问题的介绍,以及民事诉讼法法规及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

该教材在全面系统的介绍我国民事诉讼法理基础上,更为注重学生对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掌握和运用,为此在教材的体例设置上,每章分设六个部分。

2、《新民事诉讼法 》

本书由邱联恭教授发起并组织的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参与编写,本研究会为台湾首屈一指的民诉研究会,每年集合台湾地区此领域菁英,收录一次性发表当年研讨会的重要论文,于文后注明原刊载论文的期别及年月,命名为《民事诉讼法之研讨》。

该内容常列为台湾地区学术与实务研究者的指标性学术研究成果。 本集集合台湾民诉界实务与学界菁英作者群。历年来有许多台湾民事诉讼领域的专家学者相继加入,对于推动台湾民事程序法研究之进展及革新,贡献匪浅。

本书对大陆民事诉讼领域的学术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并对即将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参考。

3、《万国法源·国家司法考试万国授课精华:民事诉讼法(2013)》

《万国法源·国家司法考试万国授课精华:民事诉讼法(2013)》作者郭翔,是最接近我讲课时随堂所发讲义的一本书。

4、《民事诉讼法》

是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也是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在修订中吸收了民事诉讼法教学科研的最新成果,强调了程序法的理论,并更加突出了其教学适用性

5、《民事诉讼法》

张卫平著法律类图书,以现行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为根据,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民事诉讼各种制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民事诉讼法》概念清晰、准确、分析简明、透彻,难点、重点明确,体系结构合理,充分吸收了法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了民事诉讼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注意民事诉讼制度的实际运作。《民事诉讼法》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全面掌握民事诉讼理论和各种制度的动作机理。

⑽ 某日之前含不含某日

包含。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五条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以,某日之前是包含某日的。某日之后不含本日,如工资性的养老交纳。

热点内容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
道德实践日记500字 发布:2025-02-06 07:31:52 浏览:321
江苏预备法官培训 发布:2025-02-06 07:26:12 浏览:727
甘州区法院 发布:2025-02-06 07:19:19 浏览:147
民法典和婚姻法 发布:2025-02-06 06:55:17 浏览:728
看社会与法写一篇小故事 发布:2025-02-06 06:33:11 浏览:312
王群司法局 发布:2025-02-06 06:19:40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