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发布时间: 2022-05-15 12:41:44

法院什么情况下不立案

法律分析:法院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 1、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 2、诉讼已经终结的; 3、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 4、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❷ 法院不予立案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不立案的,起诉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向原告作出裁定书,不予立案,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因此法院不立案的,起诉人可以直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认为法院不予立案的裁定书是错误的,请求人民法院立案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立案和受理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❸ 不立案和不予立案的区别

法律分析:不予立案,是基于起诉的形式要件不符合规定,而产生的法律后果。如起诉状格式、内容不符合要求;起诉人是自然人的,没有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是法人的,没有提交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委托起诉或代为告诉的,没有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的、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没有提交支持诉请的基本证据材料(如离婚案件中的结婚证或事实婚姻证据)等。不立案就表示某种行为未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可按相关法律的相关条款处理;民事不立案就说明管辖地不对或诉求不合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❹ 民事诉讼中的不立案的几种规定

民事纠纷不立案的条件:
1、没有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2、没有明确的被告;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起诉状格式数量不符合规定的。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条件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❺ 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不予立案

法律分析: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❻ 民事不予立案六种情形

出现以下6种情况之一的,不管是起诉,还是自诉,相关部门都不会进行登记立案:1、当事人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2、涉及到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危害国家安全的;4、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6、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内的。
法律分析
原告主体不适格,即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原告起诉时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人民法院不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重复起诉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构成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审原告在再审审理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反诉应由其他人民法院专属管辖,或者与本诉的诉讼标的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理由无关联的,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❼ 民事案件法院不给立案怎么办

法律分析:不给立案说明:1、原告主体不适格,即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2、原告起诉时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❽ 法院不立案怎么办

法院不立案的情况下,可以要求法院出具不予立案裁定,对该裁定可以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的,如果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法院七日内既不立案也不做出裁定的,当事人是可以直接向上级法院申诉或者起诉的,上级法院是必须受理的。

还有就是可以向检察院提出申请监督,当然是同级检察院,检察院审查后如果法院法院却有违法行为,是可以提检察建议的,前提是法院不予立案也不出具不予立案的裁定的情形,同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是有监督权的。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❾ 不予立案通知书是根据哪一条

法律分析:不予立案通知书根据的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条 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第一百七十六条 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不予立案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热点内容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
道德实践日记500字 发布:2025-02-06 07:31:52 浏览:321
江苏预备法官培训 发布:2025-02-06 07:26:12 浏览:727
甘州区法院 发布:2025-02-06 07:19:19 浏览:147
民法典和婚姻法 发布:2025-02-06 06:55:17 浏览:728
看社会与法写一篇小故事 发布:2025-02-06 06:33:11 浏览:312
王群司法局 发布:2025-02-06 06:19:40 浏览: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