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印度劳动法工资发放

印度劳动法工资发放

发布时间: 2022-05-16 02:20:58

❶ 《劳动法》关于工资发放是怎规定的

劳动来法工资发放规定:
1、工资必自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2、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❷ 劳动法对工资发放时间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工资应当按月支付,是指按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小时工资制和周工资制的人员,工资也可以按日或周发放。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❸ 印度有没有劳动法求主要内容、比如说对最低工资的规定,还有对于加班有没有什么政策。

有劳动法,具体还真不清楚

❹ 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及违法

劳动法中工资发放规定是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必须当月结清。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一、劳动法中工资发放规定是怎样的
劳动法中工资发放规定是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也就是说一个月的工资,必须当月结清。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工资支付的形式
工资作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主要支付形式有:一种是以货币形式支付,极个别是以实物形式支付。一般来讲,工资主要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其原因有三: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是价值尺度。
①它能准确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
②它能更好反映劳动者个人实际支付劳动量与劳动报酬的关系,有利于寒现按劳分配;③它便于劳动者之间进行比较,有利于贯彻同工同酬原则。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担负交换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在经济生活中起媒介作用。以货币作为支付形式有利于充分实现劳动者的消费欲望。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3、以货币形式作为支付工资的基本形式,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可以加强对工资分配的管理,使劳动者个人收人货币化、规范化。这将有利于清理各种工资性收人,提高收人分配透明度;加强对用人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和财务监督,抑制工资外收人扩张。也有利于建立个人收人申报制度,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收人分配的功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劳动关系,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自身的义务,那么用人单位将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薪酬,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用人单位不能拖欠劳动者工资,如果存在用人单位有拖欠工资的情况,那么将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❺ 劳动法工资发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发放标准: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标准工资是指职工完成规定的工作时间或劳动定额,按照等级工资制的工资标准领取的工资数额。它是劳动报酬的基本部分,也是计算职工退休费、退职生活费,提取奖金,发放加班工资,计算计件工资单价及其他劳保福利待遇的基础和依据。此外,国家计征超奖金税时,它是计算限额奖金的基础。一般地说,标准工资体现的是职工在一定时间向社会提供的平均劳动量。它是调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内部各职工之间的工资水平的主要手段。
对标准工资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正常工作时间” 的概念。
正常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所确定的工作时间。正常劳动,是指员工按照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标准工资不包括下列各项:
1、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
2、无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津贴、补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❻ 去印度尼西亚打工怎样和他们签劳动合同

【1】你想去印度尼西亚打工。

【2】应该熟悉他们的语言和生活习惯回

【3】你应该熟悉他们国家的劳动法,以维护答自己的利益

【4】应该知道我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的联系方式,以后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求得使馆工作人员的帮助。

【5】我可以把《印度尼西亚劳动法中文版》发给你,你可以点击学习

你要认真去看,仔细研究。

【6】资料来源:网络文库

❼ 劳动法对每月的工资发放有在每月几号要发有规定么

法律分析:《劳动法》对发工资的时间没有限制,一般发工资的时间是月底或者下一个月的15号之前。按照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❽ 新劳动法工资体系问题

新劳动法实施的结果,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大部分企业遵守劳动法,一些年纪比较大,能力相对较弱的劳动者,会逐渐沉淀在企业;二是大部分企业采取类似于华为的做法,规避劳动法,采取短期雇用的方式,使得劳动者不得不经常失业再就业,甚至不断变更所服务的公司。
对于第一种情况,一方面企业竞争力可能不断减弱,另一方可能使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变得像以前在国企那样失去向上的动力,自身的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对于第二种情况,劳动者将不得不经常变换岗位,甚至变换行业,所学的一点技能不断被放弃,其能力的积累性就变得非常差(也许有人会责问:劳动者不断变换岗位,不是正好可以迫使他们学习更多的技能么?我们知道,新劳动法保护的低层次劳动者,这次低层次劳动者,迫于生活的压力,有多少有时间或者金钱去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在新劳动法的体系下,由于员工长期雇佣预期的不确定性,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投入,将变得更加慎重。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对于中国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行业集中度很低,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关于劳动力的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劳动力市场正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同时存在民工荒的情况。这一点和西方社会大不相同。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行业非常成熟,行业集中度非常高,员工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其更换工作的成本变得非常高,企业解除雇佣关系,对员工的伤害就很大。另外,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8年,由于资产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更多的是直接倒闭,而不是被收购;而在欧美国家,由于资本市场发达,企业经营不善,更多的是被收购,员工利益可以继续得到保障。新劳动法,试图将弱势劳动者的风险转嫁到本身风险就很大的企业身上,显得不切实际。
我们知道,从个体上说,决定劳动者收入的根本因素,是其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劳动力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劳动者自身能力决定着自己的收入。而劳动者自身的竞争能力,不仅仅相对于国内同胞们而言的,也是相对于印度、越南、巴西的员工而言的。因为由于中国经济外向依存度非常高,国内的生产要素成本,直接体现为国际竞争力,传导性非常高。国内劳动力市场经过新劳动法的扭曲后,肯定有很多企业,要不因为劳动力成本问题(加上汇率的影响),无法维持,将好不容易得到的国外订单转给其他国家,要不将工厂外迁。无论哪种情况,我想都不是立法者愿意看到的。 中国目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比如黑煤窑非法用工,比如拖欠员工工资,比如因为劳动保护不到位而造成的职业病问题等等。立法当然要完善,但执法问题更严重。对于提升劳动者收入,保护劳动者权利,我本人很赞成章星球的观点,国家应该通过培训提升劳动者自身的技能(实际上,浙江一些地区,比如萧山,几年前已经开始对提升劳动者技能的企业和培训机构,给予一定的补贴),来保护劳动者权益。新劳动法,并不能直接或间接促使劳动者自身价值的增加。相反,它以调节企业主和劳动者的利益关系为支点,以压缩企业自由雇佣员工的空间为手段,大大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交易成本。在劳动力市场相对公正,无需调节的情况下,却去调节市场交易行为,最终会伤害交易双方,当然会伤害劳动者权益。新劳动法的推出,出发点非常好,但在路径选择上,却非常糟糕。人因禀赋教育不同,有强有弱;绝大部分人,随着机能的衰退,也会逐渐由强变弱,这属于一个社会的“系统风险”,是必须要去管的。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职业培训也应属于社会保障的一种形式),来保护这些弱者,来防范系统风险。国家通过劳动法,将本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转嫁到企业身上,是极为不负责任的。新的劳动法的推行,肯定不利于中国产业的升级,总的来说,一个国家的产业层次的高低,是决定劳动者获益高低的最根本的因素。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社保的社会意义 发布:2025-02-06 09:39:12 浏览:90
任慧律师 发布:2025-02-06 09:15:42 浏览:238
对照准则条例自查报告 发布:2025-02-06 09:07:41 浏览:317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责任 发布:2025-02-06 08:59:27 浏览:636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
道德实践日记500字 发布:2025-02-06 07:31:52 浏览:321
江苏预备法官培训 发布:2025-02-06 07:26:12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