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员工降级劳动法

员工降级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5-16 05:04:56

A. 劳动法对于无过失员工降级的标准

首先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无过失员工降级标准,如果出现过失版请根据所在用人单位相关规定权给予处罚,用人单位对职工做出行政处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职工本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签署意见,职工可以签署同意或者不同意,同意的可以执行,不同意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用人单位口头告知视为无效,职工可以任何理由声明未听到。

B. 因单位不合理降薪降级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根据劳动法第几条规定

因单位不合理降薪降级,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该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款和劳动法的第25条规定达成协商一致后办理。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供参考。

C. 请问劳动法公司调员工岗位降职,员工不同意,不降薪合法吗

如果是公复司给员工调整制岗位,但是员工不同意,原则上是不支持员工的,你只能够和公司协商,协商不成要么接受降薪继续工作,要么只有辞职不做。这种事情无非就是公司认为你在原先的岗位上不能够胜任或者是存心给你降薪换岗位,逼得让你自己辞职,而得不到应该的补偿。

D. 员工降职降薪劳动法有没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中没有关于降职降薪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E. 给员工降工资违反劳动法吗

法律分析:降低工资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应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文件。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劳动者工资的,则属于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F. 公司给员工降职降薪合法吗

法律分析:若经双方协商可以降职降薪。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予以变更,变更后的内容需要通过书面的形式予以确认,这当然也就包括劳动报酬的约定;若以特定情形可单方降职降薪。除了双方协商变更之外,法律赋予了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工资的权利。单方变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劳动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工作岗位。这一条是基于“以岗位调整合法为前提,岗变薪变”的原则。此处的“不胜任工作”包括身体原因和工作能力原因两个方面。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单方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当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其它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调整工作岗位后工资也可相应调整;2、劳动者由于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定,依据规章制度给予降职降薪处罚的。这条首先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存在明确及合法的规章制度,并明确列举按照降职降薪处理的具体情形。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符合法定程序,还应对劳动者进行解释说明和公示。在依据规章制度处罚员工时,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违纪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G. 劳动法中关于降职降薪的规定是什么

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关于降职降薪的相关规定,因为其立法本意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偏向于保护劳动者。 2.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由用人单位根据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H. 用人单位可以随便对员工降职降薪吗

不可以,国家有最低的底线,单位也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当然了,如果单位实在不行,那也没办法,你可以离开,毕竟是双向选择。

I. 公司是否可以,轻易对职员降职

刘在北京一家网络公司担任营销总监。在今年1月的一次员工招聘中,他与一位副总裁发生了争执。副总裁顿时觉得很尴尬,于是与公司决策层协商,将刘的职位降为助理总监,营销总监另聘人选。制定了劳动合同附件,内容是:“经过公司经理的各种评估和部门经理的反复讨论,由原营销总监变更为助理总监;工资由原来的二级降为四级;工作应根据一般员工的岗位要求进行评估。”公司要求刘签字。刘拒绝了,并向仲裁庭提出了仲裁申请。

根据“协议优先”的原则,公司的管理不能与合同的规定相冲突。值得一提的是,本案仲裁期间,公司提供了劳动合同附件。总之,企业享有用人自主权是毋庸置疑的,但必须在合法、契约的前提下进行,以免受到诉讼。因此,一旦你被降职、降职或受到其他惩罚,你可以自信地对老板说:“请先给我一个理由。”

J. 公司无故对员工降职降薪合法吗你好

不合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工作岗位的变动或者工资的变动,属于劳动合同的重大变更,必须征得劳动者的同意,不能私自对劳动者降职降薪。无故降职降薪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进行补偿的。
法律分析
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随意降职降薪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劳动者也可以书面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已经生效但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的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修改和增减的行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可能提出变更劳动合同的要求,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提出变更要求的一方应及时告知对方变更劳动合同的理由、内容、条件等;另一方应及时作出答复,否则将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仍然需要由劳动合同职工当事人签字、用人单位盖章且签字,方能生效。劳动合同变更书应由劳动合同双方各执一份,同时,对于劳动合同经过鉴证的,劳动合同变更书也应当履行相关手续。对于特定的情况,不用办理劳动合同变更手续的,只需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即可。如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发生变更的,则不需要办理变更手续,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原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变更应当及时进行。劳动合同变更必须是在劳动合同生效后终止前进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对劳动合同变更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拖到劳动合同期满后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热点内容
劳动法对社保的社会意义 发布:2025-02-06 09:39:12 浏览:90
任慧律师 发布:2025-02-06 09:15:42 浏览:238
对照准则条例自查报告 发布:2025-02-06 09:07:41 浏览:317
教师资格证教育法律法规责任 发布:2025-02-06 08:59:27 浏览:636
职业道德第 发布:2025-02-06 08:39:44 浏览:2
法院书记员记录 发布:2025-02-06 08:21:07 浏览:803
司法考试费 发布:2025-02-06 08:18:49 浏览:62
司法局年度总结 发布:2025-02-06 08:03:47 浏览:304
道德实践日记500字 发布:2025-02-06 07:31:52 浏览:321
江苏预备法官培训 发布:2025-02-06 07:26:12 浏览: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