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安全卫生条件
❶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什么
安全抄操作规程。
1.根据《劳动法》第五袭十六条,规定如下:
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②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劳动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劳动法安全卫生条件扩展阅读
劳动过程的注意事项
1.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❷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应符合哪些要求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及待业标准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工作场所的光线应当充足,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作场 所地面应当保持平整,因生产需要设的坑、壕和池,应当有围栏或盖板,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碍通行;工作车间应当根据需要设置饮水和洗手设备,在高温或粉尘、 易脏和有关化学物品或毒物作业场所,应当设置淋浴设备或冲洗设备、更衣室等辅助设备、设施;建筑施工、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报警装置、通讯装置、安全标志,以及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救和安全疏散的设施。 (2)用人单位的生产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所有的机械设备传动件及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外传动部件,如转轴、齿轮、传动轴和传送带等,都必须安装保 护职工人身不受伤害的安全防护装置;各种起重、升降作业所用的绳索、吊具及附件,都应当按规定配备使用,保证安全可靠;用人单位厂区内铁路道口设置安全 标志,应当符合企业铁路道口安全标准;起重、电梯、冲压设备、剪切设备和企业内的机动车辆等,必须经过安全检验和安全认证,符合技术标准的,方可使用。 (3)用人单位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维修等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安全运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根据 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在产生大量的蒸气、气体、粉尘的作业 场所,应当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的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因生产急需而装置的临时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妥善安装,用后及时拆除。 (4)对特殊的作业场所,如密闭设备内和狭小空间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特殊的劳动条件。在船舱、贮罐、反应塔等密闭设备内的作业及地下管道、地下室 、地下仓库等狭小空间内的作业,应当先进行检测,确认有害气体低于国家标准的,在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在密闭设备内和狭小空间作业,不能采取通风换气措施的,必须给工作人员配备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❸ 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体现的是哪一项权利
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体现的是健康权。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六)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行使前款所列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其行为无效。
第四十条 工会组织应当督促并协助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和培训,有权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工会组织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要求纠正;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时,有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建议采取强制性措施;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有权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发现危及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情形时,有权向用人单位建议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用人单位应当立即作出处理。
❹ 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
1、有权利得知所从事工作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2、有权获得保障其健康、安全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
3、有权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予以拒绝。
4、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5、在发生严重危及其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紧急避险,并应当将有关情况向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出报告。
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义务:
1、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按规定正确使用各种劳动保护用品。
3、必须听从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生产指挥,不得随意行动。
4、发现不安全因素或者危及健康安全的险情时,有义务向管理人员报告。
(4)劳动法安全卫生条件扩展阅读:
劳动者的法律定义:
“劳动者”具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
但并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劳动者,要成为合法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区别于“非法劳动者”,如偷渡者打工。
劳动者包括本国人、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对其称呼有:职工、工人、学徒、帮手、帮工等。
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始于劳动者最低用工年龄(除特种工作外为16周岁),终于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即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再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此时与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由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务关系。
❺ 劳动法卫生安全制度的基本内容
劳动法卫复生安全制度的制基本内容: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❻ 国家劳动卫生条件是什么
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劳动者提供的保护其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具体说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如下:工作场所的光线应当充足、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筑施工、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报警装置、通讯装置、安全标志等。对危险性大的生产设备设施,如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企业内机动车辆、客运架空索道等,必须经过安全评价认可,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❼ 劳动法对于劳动安全有何规定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❽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对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中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个方面:
1、劳动者有获得各项保护条件和保护待遇的权利。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此为目的确定用人单位的各项义务,都直接在另一方面转化为劳动者的权利。如劳动者有获得符合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权利,有获得劳动保护用品的权利,有获得定期健康检查的权利等;
2、劳动者有拒绝权。在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隐患严重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该项工作或者有权撤离现场;
3、劳动者有监督权。劳动者对企业及其领导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定,不提供法律规定的安全卫生条件,以及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行为,有权拒绝执行,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三条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