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行政法的表述正确的
㈠ 根据行政法学对行政主体的分类理论,下列选项中有哪些是正确的表述( )
根据行政法学对行政主体的分类理论,下列选项中有哪些是正确的表述(ABCD)
A.地区行政公署是职权行政主体
B.乡政府是地域行政主体
C.国务院是实质行政主体
D.国家邮政总局是公务行政主体
㈡ 下列关于行政法规解释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国务院各部门法制机构请求国务院法制机构解释,国务院法制机构专可以研究答复。没有条文规定属国务院部门可以解释行政法规。
最高院怎么能解释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呢?这个是常识问题,不需要理由吧?最高院在行政案件中如果发现不知该如何适用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问题,应当中止行政案件的审理,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裁决。
对具体应用行政法规的问题,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请求国务院法制机构解释的,国务院法制机构可以研究答复。不是各级政府。
㈢ 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项,《立法法》第72条规定,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专行政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有关属部门联合制定规章。所以A 错误
B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因此,规章没有规定收费的权利
㈣ 下列关于行政法的渊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㈤ 关于行政法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自然村不能成为行政相对人
㈥ 关于行政法规制定程序的说法,下列哪一选
【答案】C【答案解析】
本题考察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关于A项,《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条例》第2条规定:“行政法规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解释,适用本条例。”所以,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项在内。故A项错误。关于B项,《行政法规的制定程序条例》第15条规定:“起草部门向国务院报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起草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几个部门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应当由该几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可见,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规送审稿不是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单独签署,而应当由几个共同起草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故B项错误。关于C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9条规定:“国
务院法制机构应当将行政法规送审稿或者行政法规送审稿涉及的主要问题发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有关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反馈的书面意见,应当加盖本单位或者本单位办公厅(室)印章。重要的行政法规送审稿,经报国务院同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可见C选项完全符合条例的规定,故当选。关于D项,《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30条规定:“行政法规在公布后的30日内由国务院办公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可见,对行政法规报请备案的主体不是国务院法制办,而是国务院办公厅。故D错。
㈦ 关于行政法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拘留处罚 错误
《立法法》:“第八条 下列事项只能回制定法律:…… (五答)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B.行政法规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时可以增设行政许可 【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 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C.行政法规的决定程序依照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错误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为了规范行政法规制定程序,保证行政法规质量,根据宪法、立法法和国务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 院法制办裁决 错误
《立法法》:“第八十五条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㈧ 下列的选项中有关行政处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条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第十一条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8)下列关于行政法的表述正确的扩展阅读
1.行政处罚是以对违法行为人的惩戒为目的,而不是以实现义务为目的。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强制执行区别开来。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促使义务人履行义务。
2.行政处罚的适用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这一点使它与刑罚区别开来。刑罚的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
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区别:制裁的性质不同;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惩罚程度及适用的程序不同;制裁机关不同;处罚形式不同。
3.行政处罚的适用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属于外部行政行为。这一点将它与行政处分区别开来。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由行政机关任命或管理的人员。
4.行政处罚的前提是行政相对方实施了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而非违反了刑法、民法等其它法律规范的行为。
㈨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多选题)
答案:来ABC
分析:
根据《行政处自罚法》第20条之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A选项正确。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4条之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B正确。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9条第1款之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C正确。
D不正确,因为限制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为法律绝对保留的事项,不可以由行政法规设定。
㈩ 26.有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有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内权利义务可容以由双方当事人约定
B.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C.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是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的
D.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
答案是BC。
按传统行政法的观点来说,B是正确的,大多数行政法学教材也是采用的这一表述。
C也是正确的因为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必须事先由法律规定,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
D是错误的,只有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如征税既是税务机关的权力也是其义务。就公民而言一般不存在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