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工地管理人员

劳动法工地管理人员

发布时间: 2022-05-18 12:19:16

❶ 工地项目管理员被拖欠工资,如何解决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保障大队投诉,由其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❷ 工地工人生活区规定不让烧饭符合劳动法吗

工人在工地上的生活区用大功率电器煮饭热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会引发火灾。
法律分析
根据相关的规范规定,生活区严禁二百二十福特电源进宿舍,生活区宿舍内的照明应采用三十六福特安全电压。项目管理部要配备手机充电房,员工娱乐房等生活必备设施。生产固然重要但安全还是第一位,作为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负责任。员工也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使用大功率电器会造成的后果有因长期超负荷输电而老化,这种情况下极易引发火灾,或将会使电力线路负荷太重而发生跳闸事故,波及影响电器使用最大功效大打折扣。在建筑工地上,随处可以见临时搭建起来供工人休息的工棚。此类建筑为临时建造,再加上在工棚内使用大功率电器,也为火灾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催化剂,其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过失引起火灾也是要犯罪,构成犯罪的要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当火灾造成严重损失或者重大人员伤害或者重大影响的,要分别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同一般火灾所承担的民事责任一样。根据相关规定,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一条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❸ 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工资,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管理范畴!

属于。
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二条
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进行劳动保障监察,适用本条例。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劳动保障监察,依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支持、协助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3)劳动法工地管理人员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五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发展职业教育,制定劳动标准,调节社会收入,完善社会保险,协调劳动关系,逐步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条国家提倡劳动者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和保护劳动者进行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表彰和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❹ 法律上建筑管理人员属不属于农民工,不属于农民工的依据签署合同属于个人行为吗

农民工不是专门的法律术语,“农民工”是指该人员的户口是农业户口,与工种无关。“农民工”是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为便为称呼的说法。签署劳动合同属于个人行为。现行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凡用人单位聘请员工,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在单位来说属于单位行为,在劳动者来说属于个人行为。
法律分析
如果是与施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购买社保的管理人员应不属于农民工;如果与施工单位无劳动合同关系、未在施工单位购买社保、是工地现场实际施工人的小组长或者带队人员,可以认定为农民工。个人与个人属于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合同。发律法律承认,在法律规范范围内。法律规范:1,合同一般得具备合同类型和性质所必须具备的主要条款。2,不能违反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3,当事人之间得意思表示真实,否则可能由于当事人的一方的申请而被撤销。4,一般情况下当事人之间得是有行为能力人和标的的权利人。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概念,具有如下法律特征:1、合同是两个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2、合同以产生、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为目的;3、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❺ 最新劳动法关于管理人员辞职的规定

1、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都对劳动者的辞职进行了规定,管理人员也属于劳动者,适用这些规定;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五)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七)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八)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九)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十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十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❻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管理人员可无故停工

没有。必须有法律规定的情况才可以。一般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辞职。但是如果公司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或者有克扣工资这种情况员工可以随时离职。

❼ 拖欠工地管理人员的工资是否可按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执行

如果工地管理人员属于农民工,拖欠工地管理人员的工资,可以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执行。
如果工地管理人员是工地员工,拖欠工资违反《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形成劳动争议,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予以解决。

❽ 工地拖欠管理人员工资怎么办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该单位。
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携带:本人身份证、用人单位全称、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的相关证据,由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下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可以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逾期未执行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同时逾期不改正的,劳动者可以主张用人单位支付你拖欠工资数额50%-100%的赔偿金。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管理人员对劳动者使用暴力算违法吗)

任何时候工厂管抄理人员对劳动袭者使用暴力都是犯法的。但不是劳动法那么简单,是刑法
有这样的问题,如果还致人受伤的报警得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二)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
(四)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❿ 劳动法,管理人员监督不力公司对其员工停工处理,合理吗

摘要 1.根据劳动法规定,管理人员监督不力公司对于他的员工进行停工处理是不合理的,劳动法上面不规定连带责任,并且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应当是没有任何的利益联系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研究生找工作 发布:2025-02-05 14:15:24 浏览:474
刑事诉讼法历年司考真题 发布:2025-02-05 14:11:59 浏览:868
纪律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 发布:2025-02-05 13:56:59 浏览:766
行政法规立法程序是什么 发布:2025-02-05 13:51:27 浏览:52
昆明市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05 13:30:52 浏览:984
李晨被法院 发布:2025-02-05 13:19:50 浏览:10
考研刑法学硕 发布:2025-02-05 12:21:09 浏览:764
永远居留条例 发布:2025-02-05 12:05:08 浏览:796
美国律师守则 发布:2025-02-05 11:15:41 浏览:138
李金律师 发布:2025-02-05 10:43:25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