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三审制实行了吗
❶ 哪位高人谁知道,民事诉讼需要用三审终审制吗
按照《民诉法》的相关规定,我们国家是二审终审制,不存在所谓的三审终审制。不过,我们国家在二审终审后或者说在判决书生效后可以依法通过再审或者申诉启动再审程序。
❷ 离婚二审判不离可以三审吗
离婚二审后不会有三审。我国法律并没有三审这一制度。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第二次起诉没有判离婚,二审判决生效后,在有新情况、新理由的情况下,原告可以在在六个月后重新起诉。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不可以申请再审。若二审法院判决离婚了,就发生法律效力了,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但是对于财产分割关系,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❸ 民事案件有3审吗
没有。
《民事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度。所谓两审终审制度是指某一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
中国建国初期曾实行三级三审制。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实施后改为四级两审制,即两审终审制。中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以上都为地方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四级。
两审终审制度主要针对发生了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诉讼案件,这里强调诉讼案件,法院审理的案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经过普通程序或者简易程序的诉讼案件,另一类是非因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具体争议而请求法院确认一定的事实状态的非诉讼民事案件。
(3)民事诉讼法三审制实行了吗扩展阅读:
两审终审制的设立的初衷:
1、适应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现状。特别是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达到法律效益的最大化。
2、认为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能弥补审级少的不足。
3、两审终审制度可以使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摆脱审理上诉案件工作的负担,从而集中搞好审判业务的指导、监督工作。
4、表明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律市场的扩大,可能导致法律职业市场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❹ 匿名回答回避,公开,我国法律规定是三审终审制吗
不管是民事、行政、刑事,我国都实行二审终审制。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刑事诉讼法》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行政诉讼法》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❺ 一审、二审、三审、终审都是怎么回事
没有三审。
1、一审是指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一审的程序可以分为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在中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大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
2、二审又称上诉审程序,是第二审人民法院根据上诉人的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就第一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理时,所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3、终审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二审案件,或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都是终审,当事人不能再上诉。
(5)民事诉讼法三审制实行了吗扩展阅读
我国两审终审制的现状:
第一,基层法院本身的法官素质结构的组成不合理,还要承担大部分的案件审判,难以符合现代审判的精神。例如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案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认为由本院审理的案件。也就是说,我国四级法院均有权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是通常由基层法院来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大部分上诉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使到当事人的正义需求的具有程序局限性。
❻ 我国法律规定是三审终审制吗
我国法律规定的是两审终审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一、对两审终审制的理解: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刑事判决或裁定,被告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提起抗诉;
但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和裁定,被告人不服的不得再提起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也不得提起二审抗诉,除死刑案件外,二审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立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两审终审制的例外:
1、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不得上诉或抗诉;
2、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6)民事诉讼法三审制实行了吗扩展阅读:
两审终审制的作用:
1、实行两审终审制有利于及时纠正错误的裁判,上一级人民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的审判,及时了解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情况,有利于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改进审判工作,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改进审判工作。
2、由于两审终审审级不多,可以方便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防止案件因久拖不决而影响结案效率,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以防止诉讼拖延,节省人力、财力、物力,保证及时、准确打击犯罪,使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社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稳定和恢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什么是两审终审制?
❼ 一审二审有没有三审
法律分析:在中国诉讼程序中有一审、二审,没有三审。实行的两审终审制。二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❽ 中国法律有三审吗
中国实行两审终结制度抄,一般来说只有两审,二审就是终审判决。但是额外还规定有一个再审,你可以认为是三审。不过再审一般是由检察院或者法院提出的,一般是用于纠正错案等补救需要,案件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但是对于普通民众的申请基本不可能开启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