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当事人符合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调取证据申请书。
调取证据申请书应当写明下列内容:(一)证据持有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等基本情况;(二)拟调取证据的内容;(三)申请调取证据的原因及其要证明的案件事实。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调取证据的申请,经审查符合调取证据条件的,应当及时决定调取;不符合调取证据条件的,应当向当事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送达通知书,说明不准许调取的理由。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答复。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经调取未能取得相应证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原因。
㈡ 行政诉讼法“证据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怎样理解
打个比方,通过非法录音形式取得的证据就不符合法定形式,该证据会被法庭排除,不予采信。
㈢ 行政诉讼法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求按点答
您好,诉讼权利能力又称当事人能力,是指当事人能够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资格。简言之专,就是能在诉讼中作为当事人的一种法律资格。 公民的诉讼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从法人依法成立 时开始,于被撤销、解散、合并、宣告破产等情况下消灭。是否具有诉讼权利能 力,属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否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基础,只有具有诉讼 权利能力的人才能作为原告或者被告到法院起诉或者应诉,否则就不行。
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 务的资格。简言之,具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才有亲自进行诉讼活动的能力。公民的诉讼行为能力始于成年(年满18周岁),终于死亡或被宣布为无行为能力。法人的诉讼行为能力,与其诉讼权利能力同时开始,同时消灭。法人的诉讼行为 能力通过其法定代表人的活动来体现和实施。其他组织的诉讼行为能力由其主要 负责人行使。
诉讼行为能力是诉讼权利能力充分不必要条件,有诉讼行为能力就有诉讼权利能力,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有诉讼行为能力。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㈣ 行政诉讼法中当事人申请执行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有执行依据如法院的裁判文书,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有法定的时间内申请执行。
㈤ 行政诉讼法中什么情况可以上级投诉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㈥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有
A、对行政机关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不服
㈦ 当事人提出行政诉讼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行政诉讼案的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原告合法。原告必版须是权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行政机关处罚的是李某,那么就不能以李某妻子的名义起诉,只能以李某名义起诉。
2.被告合法。被告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授权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并必须指出谁是被告。如张某的营业执照被吊销,被告应是吊销其执照的工商管理局,而不是某位具体工作人员。
3.起诉的理由合法。必须有具体的法律依据,明确的诉讼请求和确切的事实依据。
4.符合受案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起诉案件的受理范围应在《行政诉讼法》第11条规定的范围之内,投诉的法院也应是《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有管辖权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