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发高温补贴是否触犯劳动法
⑴ 离职后公司结工资不给发上个月的高温补贴,这合法吗
在离职之后公司结工资不给发上个月的高温补贴,公司的行为肯定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当员工离职之后,公司应该将工资全额发放给员工,而不能苛扣相应的工资,现在有很多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就想方设法的去剥削员工,高温补贴明明就属于员工的正当利益,公司没有任何道理去扣除这部分钱。
出了员工自己要学会维权,政府也要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监管,一旦企业有违反劳动纪律,那么劳动部门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惩处,这样才能起到示范的作用,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劳动规章制度也变得越来越完善,员工的利益也逐渐得到保障,如果一个企业经常克扣员工的工资,那么这个企业也肯定没有什么好的发展。
⑵ 企业不给高温补贴违法不
部分人就有高温补贴,而其他人没有,这样是合理的。 因为我觉得这个是对高效益、高收入的企业(如垄断企业)为了出数才会列支在工资上;而对于私企来讲,它除了要面对竞争,而且私企老板经营的目的都利润最大化,又怎能以政府一份关心职工的文件而对私企又无利来掏腰包支付职工的高温津贴呢? 我附这份文件让大家细读,该文件我认为是不具有强制性的,纯属是政策指导性文件,企业能支付的,就按该标准支付;而对于无法落实的企业,就根本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比如:因劳动合同无签订的,在《劳动合同法》里就有法可依。而该通知,你拿到去相关部门投诉反映又如何,顶多执法部门责成企业支付,但企业一般作出的反映都会讲,现在面对竞争压力敢大,工资都难发,又怎发呢?如果你拿法院维权,我相信地方法院会根据地方政策,一看文件根本无法可依。 我又比如《劳动法》第45条带薪年休假问题,当时都是不具有强制性,可是在2008年1月1日起出台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后就截然不同了,有法可依。 因此,我希望大家都不要整天将“高温津贴”挂在嘴边说,去维权,还不实实在在干好本职工作,只有等专家或人大讨论立法后再言。当然或许有些地方是对该种文件是附有强制性的,那么就可维权了。 以上纯属个人见解,多谢大家都能谈谈,让我都可以维权自己的“高温津贴”。 附:《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粤劳社〔2007〕103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企业职工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劳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证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了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岗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为: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5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00元。经济欠发达地区确需降低标准的,可由地级市人民政府在下浮20%的范围内确定,并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高温津贴标准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列支。 用人单位在其他时间安排劳动者从事高温工作的,除应按行业规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外,也应不低于上述标准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二、用人单位在岗且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列入发放范围。职工未正常出勤的,用人单位可按其实际出勤且提供正常劳动的天数折算发放。 三、每年6月至10月期间,用人单位应视高温天气情况向职工免费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 四、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应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合理安排职工工作和休息,适当增加高温、露天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各级劳动保障、卫生、安全生产等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夏季工作场所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确保夏季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等情况,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⑶ 公司不发高温补贴合理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单位如果不发放高温补贴的话,确实是违法的。
【法律依据】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⑷ 高温补贴公司不给于发放是否是违法行为
高温津贴该发不发属于违法行为。
高温津贴属于劳动报酬(工资)的组成部分,支付高温津贴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并不是可发可不发的“福利”。
该发而不发属违法行为;未足额发放的,视为拖欠或克扣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在发放高温津贴上违规,劳动者可以向工会寻求帮助,工会组织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及时改正。
此外,劳动者还可以向社保、安监等部门举报,由相关部门采取责令用人单位整改、行政处罚等措施,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高温津贴各地发放标准不同:
从高温津贴发放时间来看,各地也因气候条件差异有所区别,不少省市都以6月作为高温津贴开始发放的时间节点。这其中就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西、山东、广东、广西、湖北等。
从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长来看,在明确规定高温津贴发放时间的省份中,多数省份是在6月至8月或9月之间。其中海南省的发放时间最长,为4月~10月,时间跨度长达7个月。
⑸ 用人单位不发放高温补贴是否违反《劳动法》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而不发放的,属于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相关规定:《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第二十一条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5)不发高温补贴是否触犯劳动法扩展阅读: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如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高温津贴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劳动者确实符合高温津贴发放条件,而用人单位拒不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高温津贴,如对劳动仲裁决定不服的,还可诉至人民法院。
⑹ 公司的员工没有达到公司规定的出勤天数而没发放高温补贴,是否合法
不合法。高温津贴与是否全勤无关,只要上班那些天在高温期内就要享受,可以按天折算的。
⑺ 单位不发高温补贴违法吗怎么举报
法律分析:如果用人单位依法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而不发放的,属于违法行为,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劳动者可以向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劳动者如遇到单位拒不支付高温费或支付标准不足的,可以拨打12333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投诉,主动维权,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维权者的身份信息。
法律依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用人单位整改或者停止作业;情节严重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用人单位及其负责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国家劳动保障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工作时间、工资津贴规定,侵害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由县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责令改正。
⑻ 产假期间,没有高温补贴,符合劳动法吗
产假期间没有高温补贴和交通补贴符合劳动法。
高温补贴是对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作业工作人员法律规定提供的一种劳动保护待遇。由于休产假的人并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因此,不符合享受高温补贴的条件。
至于交通补贴也是同样的道理,是对上下班途中支付交通费的补贴,由于没有上下班,不符合享受交通补贴的条件。因此, 产假期间,没有高温补贴、交通补贴,符合劳动法。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一般指的是基本工资。
能够领取高温津贴者必须是在高温下工作的岗位职工,包括建筑工人、无空调的公交车司机、露天环卫工人等。室外露天作业人员高温津贴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内工作场所作业的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
高温补贴并非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获得高温津贴。
(8)不发高温补贴是否触犯劳动法扩展阅读:
两种情况可享受高温津贴:
一是高温,即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二是高湿,因广西气候特点,高温季节常有高湿现象伴随,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同样适用于享受高温津贴。
首先,可以告诉大家高温补贴发放对象根据法律的规定,必须是劳动者,其他的人员是不能够发放高温补贴的,而且这个高温补贴发放必须在条件温度达到33℃以上。
参考资料:网络-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⑼ 没发高温补贴属于违法行为吗
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对于不按规定发放降温费的企业 职工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 电话12333 也可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 并可依此解除劳动合同 其违约责任由单位承担 依法给予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