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描述
A.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一、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
二、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必定是行政机关或者根据法律的授权代行某种行政职能的社会组织。
2、行政法律关系的成立往往以行政机关单方面的的行为为根据。
3、作为主体的一方行政机关可以直接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对方当事人履行义务或接受制。
4、主体之间的争议通常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予以解决。
B. 行政执法行为:如何理解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双方法律关系
行政执法效率,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一个双方制约和监督的关系。
C. 怎样理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不平等性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平等性,实际上是为了实现双方在法律上的实质平等而对双专方权利属进行的不对等分配,是一种“平等下的不对等”。
行使行政权的行政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行政法律关系地位的“不对等性”既不能简单的解释为行政主体的命令和行政相对人的服从,也不能简单的被理解为行政主体一方只行使权利而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的行政相对人只履行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不对应的情况。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3)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描述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然法律关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关系。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不能由另一方当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确定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
2、具有不对等性。
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D. 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1)行政法律关系双方中必专有一方主体属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可能是行政法律关系
(2)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不能由另一方当事人代替,各自的地位和法律角色是确定的。在我国的行政诉讼关系中,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也不能互为原被告。
2、具有不对等性
3、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
4、所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具有特殊性。
E. 试述当事人双方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的内容
在行政诉讼中关于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具体规定,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有不同,它有自己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在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行政机关,它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处于管理者的主导地位,而在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他们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处于被管理者的服从地位。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关的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决定着大多数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但是,当双方发生行政争议依法进入行政诉讼程序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和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行政机关不能再以管理者、领导者的身份自居。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 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这意味着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也就是双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没有高低之分,亦无贵贱之别,也没有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共同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
2 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由法律规定。
F.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法律分析】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法律地位平等,一是表明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这意味着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共同受人民法院裁判的约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G. 什么叫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通俗易懂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行为受行政法的约束,行政相对人一般指行政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对象。
H. 简述行政主体、行政人和行政相对人相互间的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人就是行政主体,不是自然人。行政人本身就不是规范的用词,严格的说起来,法律上根本就没这个术语,只是一些人不规范的用就形成了这样大家从意思上能够理解的用词。法律文书上是绝对不允许这样使用 的。
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或组织。
我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 ,都可以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相对人主体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义务。 行政主体依法从事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管理权,是管理者。行政相对人是被管理者。双方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