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二审判决
① 二审是终审判决吗
二审为终审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否进行再审由人民法院决定。
二审没有再上诉的机会了,两审终审
可申诉或申请再审
如是判不离,可以过一定期限后再起诉离婚.如果是判离,那么申诉或申请再审也只可能改判财产部分,不可能改判不离,子女抚养问题也是可以另行起诉解决,不需要申诉或申请再审.
② 民事二审开庭后多久出判决结果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二审下判决书时限,但有明确规定二审审结时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③ 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吗
法律分析:民事诉讼二审是终审。一审判决没有当事人在上诉期内上诉的才生效,二审判决只要做出就生效。所以,无论是否有新的证据,二审判决都是终审的判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三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第一百七十四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④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应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因此法院应依法改判。
法律分析
第二审法院审理的内容是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从职能上界定,我国第二审法院进行的审理既是事实审,又是法律审。但审理的事实和法律问题,是围绕着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的,即只审理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如果上诉人请求改变或撤销判决的全部,则二审法院就应对一审判决中认定的全部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如果上诉人只请求改变或撤销判决的一部分,则二审法院只围绕上诉请求的部分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即可。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既是上诉人提出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也包括上诉人未提出的但与上诉请求有关的其他事实和法律问题。二审通常由上级法院受理,法院会结合证据材料认真审阅卷宗,民事诉讼法二审法院认为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错误的,会以判决、裁定等方式依据正确法律改判。这里需要注意,当事人提出二审也是有一定期限要求的,必须在一审结果尚未生效前提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⑤ 民事诉讼二审流程详细
二审的程序:
1.立案阶段:以书面形式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状,
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的:在5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 5 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审理。原审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后,应当在 5 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到第二审法院。
向上一级法院提交上诉状的,二审法院应在5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法院。
立案完毕通知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2.开庭:
(1)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3.判决
(1)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2)当庭宣判,或择期宣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在本院进行,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
⑥ 二审马上下来了,如果不服还可以上诉吗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规定,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二审的判决结果是终审,不能再上诉,如果对二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只能申请再审或者抗诉。
一、对民事案件的二审不服怎么办?
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民诉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二、提出申诉的期限?
提出申诉的期限是从判决生效开始到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但是如果具有这些情形之一,即使超过两年提出申诉法院也应当受理:第一个就是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第二个是原审被告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人民法院没有受理的;第三个是申诉的案件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
三、提出申诉需要哪些材料?
首先,提供起诉状,要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起诉状的事实和理由;其次,需要提供一审、二审判决、裁定原件等法律文书,经人民法院审查或者再审的,还应当有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裁定;最后,如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应附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时应附相关线索或材料。
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者逾期不作出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是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⑦ 请问民事一审,二审败诉之后,向高级法院申请再审又被驳回,还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吗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当事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因此,如果高院驳回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当事人不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自作出之日起即生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对于二审判决没有任何的救济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专门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也就是再审程序,对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书进行救济。具体来看。当事人如果认为生效的判决、裁定书有错误的,可以在判决、裁定书生效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的申请。人民法院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再审或者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如果再审申请被驳回的,当事人不得再次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此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请求检察院提出再审的检察建议,或者由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综上分析可见,当事人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的,不得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三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再审申请被驳回后再次提出申请的;(二)对再审判决、裁定提出申请的;(三)在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不予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决定后又提出申请的。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因人民检察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而再审作出的判决、裁定除外。
⑧ 民事诉讼二审会不会当庭宣判
根据法律规定,二审的民事案件自立案到审结一般是三个月,实践中当庭宣判的少。民事诉讼法中二审程序如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二)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三)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本条是关于对不服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如何处理的规定。依该规定,二审法院根据一审法院就案件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履行法定程序情形的不同,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结果,既可以是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或者依法改判;也可以撤消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