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销毁证据

民事诉讼法销毁证据

发布时间: 2022-05-24 08:08:21

Ⅰ 公安差不多销毁证明该怎么办

此罪与彼罪
与包庇罪区分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1997年修订后新《刑法》第307条第2款新增的罪名。由于该罪立法规定过于笼统,又缺乏相应的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与包庇罪等相近罪难于区别,导致司法适用困难。为此,本文就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与包庇罪的区别作粗浅探析。
《刑法》第307条第2款规定:“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它是在《刑事诉讼法》第38条基础上修改而来的,该法第38条规定:辩护人不得帮助他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这就是本罪名的法源。但本条的犯罪不限于刑事诉讼中,它可以指任何诉讼活动,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行政诉讼法》第49条都明确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据此,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指与当事人共谋或受当事人指使,在物质上、精神上帮助刑事诉讼、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诉讼活动。其行为往往使当事人逃避法律制裁,或者冤枉无辜,使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受到侵犯。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是: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提供帮助。所谓毁灭证据,是指将证据销毁、彻底破坏,使证据完全消灭或者完全丧失证据的作用,如:烧毁足以有犯罪的物证,消除犯罪现场的血迹,等等。所谓伪造证据,是指制造虚假的证据,对证据内容进行篡改,使其与真实不符。如:制造虚假的书证、物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等。行为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既可以表现为共同直接实施各种毁灭或伪造证据的行为,亦可表现为出谋划策、提供工具等,帮助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行为人采取那种手段,其主观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当事人逃避法律责任,或者意图加害他人,减轻当事人的责任,通过阻止司法机关获取案件真实情况来达到帮助当事人逃避法律制裁的目的。上述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
(3)本罪行为人在主观上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心理状态。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在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而且所实施的行为危及国家机关审判活动的公正性,仍决意要实施。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一方面希望或放任自己的行为能够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亦希望或放任通过自己的帮助,使当事人能够顺利地逃避法律制裁并造成一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主要指不作为的帮助行为。

Ⅱ 销毁证据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Ⅲ 被告与律师合谋销毁原告证据 依法被各罚5万

前不久,福建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某颖收到了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决定书,因为与当事人合谋销毁证据,法院依法对其处以5万元罚款。该院还同时向福州市司法局发出了司法建议函,建议依照律师法有关规定,对王某颖进行处理。与王某颖同时收到决定书的还有她的委托人王某铭。他也因销毁证据被处以5万元罚款。
这事还要从此前的一场庭审说起。原告小林与被告王某铭系朋友关系。今年3月28日,王某铭因经商需要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6万元,并出具了借条及收条,承诺于今年6月28日前还款。借款到期后王某铭没有还款。原告在多次催讨无果后,于7月27日将王某铭及其妻子告到鼓楼法院。
9月11日上午10时20分,鼓楼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庭审中,应被告方要求,原告当庭将四份证据原件交予被告进行核对。庭审结束后,鼓楼法院书记员小吴在核对证据原件时,却发现原告提供的证据借条及收条原件不翼而飞。书记员小吴与原被告双方找遍了卷宗材料、随身包物,连法庭的桌椅下都细细搜寻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任何踪迹。小吴当即向主审该案件的法官林巧汇报。林巧当即赶回法庭询问原、被告双方。原告说法庭质证时,已将证据原件都交给被告。被告及律师满脸茫然的样子,被告的律师还建议法院调取庭审时的录像看看。神圣的法庭上,众目睽睽下,证据是怎么不翼而飞的呢?考虑到当时已到下班时间,在被告方表示庭审时确有见到借条及收条原件,且对该份证据没有异议后,林巧就让他们离开了法院。
“决不能让这事就这样了了!”一心想揭开谜团的林巧顾不上午休,当即联系鼓楼法院相关技术人员,调取庭审时的法庭录像和法庭走廊的监控录像反复认真察看,终于发现了证据失踪的线索。原来当庭审进行到上午10时47分,一直在将桌上材料翻来翻去的被告代理律师王某颖,从中抽出一份悄悄塞给了被告王某铭,并与王某铭低声耳语。随后,王某铭趁人不备,将材料迅速放入随身携带的快递信封里。从法庭走廊的监控画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庭审一结束,被告王某铭就以上厕所为借口立即拿着快递信封快步走出法庭。王某颖随后也跟着往厕所方向走去。
庭审的监控还原了庭审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林巧立即给王某铭及其律师打电话,要求他们下午上班后必须到法院接受调查。被告王某铭及其代理律师王某颖先是以各种借口推脱,最后迫于法律的威慑,不得已才同意到法院做笔录。刚开始,两人还百般抵赖,拒不承认证据是他们销毁的。当得知自己的行为已经被庭审录像和监控录像清清楚楚地拍了下来,在铁的证据面前,两人只好承认了事实。
鼓楼法院迅速对此事作出严肃处理,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决定对王某铭、王某颖分别罚款5万元。
“我认识到我的错误了,也愿意以最积极方式弥补错误。”面对威严的法律和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后悔莫及的王某颖向法庭请求。
“被告律师与被告合谋毁证据,这种行径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律师从业准则,与律师的身份定位,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应依法予以制裁。”林巧表示。

Ⅳ 民事主审法官故意毁灭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涉嫌什么犯罪

这位法官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唆使、协助当事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行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加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Ⅳ 销毁证据罪怎么判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本条的犯罪不限于刑事诉讼中,还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行政诉讼法》第49条都明确规定: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民事诉讼法销毁证据扩展阅读: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所谓帮助,是指为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准备工具、扫除障碍、出谋划策、提供条件、撑腰打气、坚定其毁灭、伪造证据信心等。

其既可以表现为体力上的、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表现为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支持。

既可以是在诉讼中,有时也可以是在诉讼前。所谓毁灭,是指湮灭、消灭证据,既包括使证据从形态上完全予以消失,如将证据烧毁、撕坏、浸烂、丢弃等,又包括虽保存证据形态但使得其丧失或部分丧失其证明力,如砧污、涂划证据使其无法反映其证明的事实等。

Ⅵ 当事人把证据毁灭,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

您好!人民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内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容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重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Ⅶ 骗取借条而销毁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并销毁借条,不构成犯罪。销毁的借条仅仅是代表债权的证据,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因借条的损毁而消失,这属于民事财产纠纷,不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当时有及时报警,有警方的相关记录,并且有一份欠条复印件或者能够还原被撕毁的欠条,可以起诉追偿。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Ⅷ 当天销毁证据又恢复证据是违法行为吗

销毁证据属于违法行为,这是法律规定的,但是销毁的当事人又恢复相关证据,只能说明其中止了违法行为,是否要进行处罚,还要根据造成的损失去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Ⅸ 民诉法111条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如果诉讼中的参与者或其他人有以下行为之一,则人民法院可处以罚款或根据情况的严重性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或者毁坏重要证据,阻止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 (2)使用暴力,威胁或贿赂来防止证人作证或煽动,贿赂或强迫他人作假; (三)隐瞒,转让,出售,毁灭已经查封,扣押的财产,已经盘算,责令保存的财产或者冻结的财产; (四)致司法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鉴定人,检查员或者协助执行,侮辱,诽谤,陷害,殴打,报复的人员;(六)拒绝执行人民法院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实施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负责的人员处以罚款或者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其中一种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处以罚款或者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或者销毁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利用暴力,威胁或贿赂来防止证人作证或煽动,贿赂或强迫他人作假; (三)隐瞒,转让,出售,销毁已经查封,扣押的财产,已经盘算,责令保存的财产或者冻结的财产; (四)致司法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鉴定师,检查员,协助执行,侮辱,诽谤,陷害,殴打或报复的人员; (五)使用暴力,威胁或其他方式阻碍司法人员履行职责的; (六)拒绝执行人民法院现行法律的有效判决和裁定。

Ⅹ 对方毁灭证据如何处理

当事人毁灭证据的,可以对其进行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给予刑事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热点内容
经济法自然人 发布:2025-02-04 15:43:42 浏览:739
行政法庭审笔录 发布:2025-02-04 15:22:21 浏览:280
民事诉讼法是民告官吗 发布:2025-02-04 15:06:06 浏览:876
国家法官学院新校区 发布:2025-02-04 14:39:00 浏览:126
2014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试题 发布:2025-02-04 14:26:57 浏览:706
最新劳动法保胎怎么发工资 发布:2025-02-04 14:12:58 浏览:161
两高司法解释最新 发布:2025-02-04 13:55:39 浏览:682
李荣凯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04 13:55:26 浏览:233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类 发布:2025-02-04 13:49:52 浏览:403
专利垄断条例 发布:2025-02-04 13:48:26 浏览: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