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法的问答
A. 劳动法问题解答
1、如果合同规定转正期和正式期的工资有差额,而且八个月一直发的都是转正期工资的话,可以认定单位违约。
2、单位违约不导致合同无效,只要订立合同时是双方的真实合意的话就是合法有效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约定服务期的,应该是在入职的时候,有对该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或专门的培训,否则约定服务期解约赔偿就是无效的。这种情形下,服务期内解约赔偿的约定没有法律约束力。
但如果劳动合同里只有服务期约定并取代劳动合同期限的约定的话,则该服务期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合同期限,在这个期限内解除合同应提前三十天通知,此时无需赔偿。
此外,如果如问题1,单位不足额支付工资的话,属于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此时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通知和赔偿。
B. 论述劳动法从哪些方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订立劳动期限,保障;劳动者8小时工作;
2、明确工资待遇,要求单位购买社保,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
劳资双方都应严格按照本法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立法者也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出台了这样一部法律。
虽然《劳动合同法》关于对劳动者权益的一些规定有待完善,但是此次立法首次确立侧重对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宗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关于劳动法的问答扩展阅读:
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相对于全日制用工的特别规定,单列了一章,分别对这两种特殊的用工形式进行了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将劳务派遣作为全日制用工的特殊形式,是在全日制用工的基础上所作的特别规范,劳务派遣应当按照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进行规范。
C. 劳动法咨询
劳动法来咨询电话是12333进行投自诉举报。
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法律依据:各省的工资支付规定。例如: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山东省企业工资支付规定》第三十三条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工资。
D. 2021劳动法最新规定
E. 新劳动法问答
案例分析
1、应当支付。理由:案例中属于劳动合同到期用人单位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补偿金额:周某在用人单位9个月的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2、是。用工满一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满一年之日起自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是。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基本义务,这一法定义务已经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予以确认。用人单位一切不缴纳或者不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均为法律所禁止的违法行为。用人单位的该违法行为,不仅违反了自身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就此所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如因该行为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还应当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F. 劳动法在线咨询
无论签订了多久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都是可以辞职的。劳动者有自主择业权。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试用期辞职提前3天即可离职,试用期后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也就是说,你只要提前30天打书面报告,即使是在服务期内依旧可以辞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一定要保留书面报告或是批准离职的证据,以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
关于违约金的问题一般只有两种情况下企业才能和劳动者进行约定:1、合同中约定的专项技术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约定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试用期离职是不能扣违约金的。除以上两种情况之外,其余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都不算数,因此即使张某离职,也可以不用付违约金,正常程序辞职就好。
由此可见,签订劳动合同后即使反悔了也可以辞职,只要提前30天以书面报告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好。
G. 劳动法咨询
1、公司通知你调整工作地点,你拒绝,说明你认为公司没有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包括工作地点),结果就是你“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所以这里的经济补偿标准是N,不存在N+1;(注意:你要正式的通知公司比如微信、电子邮件,否则公司会说要和你协商,你就不来上班了......)
2、公司通知你调整工作地点,你拒绝,公司没有后续任何表态,说明公司是通知你、不是和你协商。如果你没有到新地点上班,公司将以连续旷工(严重违反公司制度)辞退你,没有经济补偿。
所以,这件事的关键就是一点,你的劳动合同上的工作地点写的是什么,如果写的是“北京市东城区”,请参考第1点;如果写的是“北京市”,请参考第2点。
H. 关于劳动法的若干提问
1.12月3日--12月13,看是否为工伤,如是工伤按停工留薪,按月支付工资。不是工伤,就自掏腰包。按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只用人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付劳动者2倍工资。停工留新阶段因用人单位还提供工资,因算合同关系成立。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
(以上个人见解只供参考)
2.如上
3.劳动关系建立那天。应算用工那天,就是你上班第一天。
4.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I. 关于《劳动法》等的提问
1、很遗憾,在校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学生打工还没有纳入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范围:所以他不能依照劳动法相关的规定申请工伤待遇,只能适用刑法、民法通则或雇工的相关规定。
2、他的损失最终的承担者应是加害他的人即凶手。现阶段,由于他是在校学生,学校有一定的管理责任,即使是私自外出打出、在校外发生伤害,也与校外管理失职有一定的关系,但他自己应负主要责任。
3、他与老板是雇佣关系,但他是在下班回校的路上出事,所以老板没有赔偿责任,但根据公平原则,他的打工行为使老板受益,老板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比例不会太高,现实中已有相关案例。
4、建议:
(1)尽快报警:不管是抢劫还是报复性伤人,都让警察来处理、不要你们再私下分析、推测,你们的经验和水平、技术怎么也比不上警察,耽误的时间越长越不利于破案:报案早的话,凶手还未跑远,如果能尽快将凶手抓获,你朋友的生命危险、救命钱才会有着落。
(2)找辅导员和校领导汇报,不管什么原因,学校都不会漠视学生的生命消灭:先不要追问该谁负责、该谁拿钱,只要有人拿钱先抢救他就行,算账是日后的事。
(3)也可以找老板要一部钱,但这不太好说,最好由学校或是教师出面,否则的话很难说通。
(4)可以把你们分析的理由、收集的证据向警察提供,以利于破案。
J. 关于劳动法的问答
你在别人那里打工,这个肯定不是针对你一个人,肯定是所有人都是这样的。而且呢,工资是按照工作日算的,51放假啊,工作是22天制度,你不是5月前入职的,不能享受51的工资呢。所以,这个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