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喝酒上班怎么处理
1. 员工上班喝酒可以开除吗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辞退上班时间喝酒的职工的行为是合法的,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即使是小型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遵守劳动纪律。没有一家公司会允许职工在上班时间喝酒的,违反公司劳动纪律属于员工自身过错,被开除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2. 饮酒后上班怎么处罚
饮酒后上班要根据公司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来处罚,如果没有相关制度,员工又没有影响工作,那就不予处罚。
为了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公司形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一般来说,用人单位都会严禁职工在工作时间(包括午休时间等)喝酒。职工在临近上班前喝酒,算不算工作时间喝酒?
公司禁止在工作时间喝酒,究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喝酒导致神志不清、不理智、冲动等行为,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凡是可能影响正常工作的喝酒行为理应均在禁止之列。但是对于员工违纪处分,应当结合具体案情和单位规章制度做出适当考量。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法》实施后,具体如何处分员工,根据用人单位制订的规章制度,但不是说有规章制度就肯定可以作为处分违纪员工的依据,如果发生劳动争议的话,司法机关还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没有制订规章制度,未必不能处分违纪员工,如果员工的违纪行为确实严重扰乱了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突破了用人单位的可以承受的“底线”,也未必不可以开除。
但是有和没有规章制度还是不一样,因为很多时候对于员工的违纪行为是否达到了严重的程度,每个人的判断存在差异。如果有依法制订的规章制度,就按规章制度的规定界定违纪行为,否则就由法官或仲裁员进行界定,这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有较大的法律风险。这就是用人单位为什么要依法制订规章制度。
3. 单位以职工上班喝酒为由辞退职工有何补偿
上班的时候劳动者喝酒被辞退是合法就要看公司的规定有没有此要款,如果没有那么劳动者被辞退是可以要求工作单位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一般喝酒是没有在违反劳动法的条款里面的。
用人单位解除与你的劳动关系(或者说辞退、开除你)分以下三种情况,你自己对照下属于哪种情况,应该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而没有支付给你的,可以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你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该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2个月的本人工资,2N;
2、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你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你一个月本人工资,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你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N 1;
3、你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与你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你;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你解除劳动关系。
4. 职工上班喝酒被单位辞退符合劳动法吗
用人单位辞退上班时间喝酒的职工的行为是合法的,对于任何公司来说,即使是小型公司都会要求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遵守劳动纪律。没有一家公司会允许职工在上班时间喝酒的,违反公司劳动纪律属于员工自身过错,被开除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法律分析
该员工已经违反了公司的劳动纪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在上班时间喝酒、打架或者旷工,作为成年人来讲,不可能不知道工作时间这样做是对是错。有的时候就算职工没有违反公司的劳动纪律,可是违反国家大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司也都会直接辞退的。职场规则是每一位入职员工都要严格遵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五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 员工喝酒上班管理规定
一、公司所有在岗员工工作期间(包括中午和晚间,节假日值班期间)一律禁止饮酒。
二、上班前喝酒者,劝其回家,不准上岗作业,按旷工一日处理;工作时间,午休时间喝酒者,按情节进行处罚(100至500罚款或辞退处理)
三、饮酒后不得进入生产车间或参加公司各种会议。
四、工作期间如参加与工作有关的招待宴请,必须请示公司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赴宴饮酒,但不得喝醉,酒后严禁继续上班,如饮酒喝醉导致的一切后果,均由本人负责。
五、凡饮酒或酗酒后上班所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其个人负安全责任的主要责任,并承担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连带责任。
六、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抓好本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各部门领导要带头执行本规定,并不断加强对本部门员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七、违反本制度者,一经查实,视情节给予100至500元罚款,造成不良后果的,给公司形象带来不良影响的,在给予经济处罚外,再给予调岗,降职甚至辞退。
6. 员工上班喝酒怎么处理
员工上班喝酒,这个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处理就可以了。如果因为喝酒引起了生产事故呢,员工还要承担损失并需要赔偿。
7. 铁路职工上班喝酒如何处理
摘要 :目前铁路管理职工的普遍办法有:违纪违规A、B、C、D类,如果违反了A类规定扣工资100元、B类50元、C类30元、D类20元。喝酒上班主要看什么岗位和程度,再加是否被发现。如果是行车部门、信号部门、调车部门和工务部门那么被发现后肯定要下岗。如果未能发现,但出了事故时也要面临下岗或解除劳动合同和追究法律责任的。
8. 劳动法中,是否有对劳动者上班期间饮酒有相关规定,上班中是否可以饮酒急!
没有规定,你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