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关于奖励惩罚条例

劳动法中关于奖励惩罚条例

发布时间: 2022-05-25 18:26:31

劳动法对奖金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发放工资,但没有规定必须发放奖金。年终奖一般是由单位对员工进行考核后发放的,如果单位对其考核不符合发放奖金的条件,那自然可以不发放其奖金,如果员工离职了,由于未对其进行考核,也就不发放年终奖,毕竟发放奖金是单位自己的事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❷ 新劳动法关于对员工罚款有规定吗

1、劳动法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服劳动者工资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3、《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劳动法中关于奖励惩罚条例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单位对职工的处罚有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其中,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有下列特殊事情之一者,予以警告:
1、未经许可,擅自在厂内推销物品者。
2、上班时间,躲卧休息,擅离岗位,怠忽工作者。
3、因个人过失致发生工作错误,情节轻微者。
4、妨害生产工作或团体秩序,情节轻微者。
5、不服从主管人员合理指导,情节轻微者。
6、不按规定穿着服装或佩挂规定标志或穿拖鞋上班者。
7、不能适时完成重大或特殊交办任务者。
综上所述,有时候员工会因为工作疏忽失误给公司带来一定损失,有的企业设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罚款。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没有法律依据。一般来说,公司对员工处罚措施有警告、撤职及开除等。通过罚款来加强管理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❸ 劳动法对惩罚有什么规定

企业不是行政部门,没有处罚权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也根本没有规定企业可以处罚员工

❹ 《劳动法》对企业对员工的处罚有什么规定

法律规定单位是不得随意克扣员工的工资,所以单位对员工的处罚只能列入奖内励性待遇中,或容者给予公司内部的行政处罚项目。如果员工给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是可以扣工资的,但是每月不得超过工资的80%。

❺ 如何制定员工的奖惩规定

笔者请各位台商朋友就近寻找解决办法,亦即在大陆现有的劳动法令中寻找可以适用的规定,其中一九八二年四月十日中共国务院公布施行的《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五条即规定有奖励的原因:(一)在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节约「公司」资财和能源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二)在生产、科学研究、工艺设计、产品设计、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发明、技术改进或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重大成果或显著成绩的(三)在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对「公司」贡献较大的(四)保护「公司」财产,防止或挽救事故有功,使「公司」和职工利益免受损失(五)同坏人、坏事抗争、对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有显著功迹的(六)一贯忠於守、积极负责、廉洁负责、事迹突出的。可以给予记功、记大功、晋级、通令嘉奖,并可发奖金。第十一条对於下列情况,职工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工作任务的(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的,(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公司财产遭受损(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生产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五)滥用职权,违反厂纪规章,损公肥私的(六)营私舞弊、盗窃、行贿受贿的(七)其他违章犯纪的。职工的行政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同时可以给予罚款。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第二条对下列行为的职工可以辞退:(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违反操作规程、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损失的(二)服务态度很差,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三)不服从正常调动的(四)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不够刑事处分的(五)无理取闹、打架斗殴、严重影响厂纪厂规的。如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是可以随时将职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给予经济补偿的(劳动法第25条2 项),因此台商如无法明确了解大陆用辞遣字,只需善用以上大陆制定的奖惩规定,也就差强人意了。

❻ 劳动法对企业对员工的处罚有什么规定

新劳动法怎样规定对做错事的员工罚款。〈劳动合同法〉对做错事的员工,没有明确约定处罚条款的,按现行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进行处罚的,没有法律依据,不过如果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❼ 劳动法奖惩

你的以上问题实际就是2个问题,一是罚款,二是加班。

第一、罚款问题: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涉及员工切身利益,该制度必须得到职代会的批准或审议通过才合法。法律依据如下: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三、关于减发工资
《规定》第十五条中所称“克扣”系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应得工资(即在劳动者已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请注意该补充规定中的第三条第(3)项规定。

第二、加班问题:

根据《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也就是加班),应与劳动者协商。既然是协商,当然就应该就加班时间和加班报酬协商一致,否则就是强迫劳动。

只有四种情况不得拒绝加班: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因其他原因,使人民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资财遭到严重威胁,需要紧急处理;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须及时抢修;须利用法定节日或公休假日的停产期间进行设备检修、保养;为完成国防紧急任务,或完成上级在国家计划外安排的其他紧急生产任务,以及商业、供销企业在旺季完成收购、运输、加工农副产品紧急任务。

除了这4种情况外,单位要求员工加班,必须与员工协商。单位采取不正当手段要求员工加班,员工可以拒绝。虽然在上述4种情况下,员工不得拒绝加班,但单位还是应该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必须按照劳动法第44条规定的标准支付。拖欠或克扣劳动报酬或加班工资的,可以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和《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解决。

加班报酬的计算按以下规定执行:

1、《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3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条。

3、《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❽ 最新劳动法奖惩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者的奖惩一般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在劳动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有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者可向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维权。

❾ 人事方面的:请问劳动法是否有写公司奖惩员工的相关规定

职工奖惩不在劳动法里,应该在职工奖惩条例里面,你公司这样做,属于企业内部规章,事先要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可以听取员工意见,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公示期满后执行,

❿ 劳动法对扣发奖金的规定

法律分析:扣工资奖金的规定有: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4、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热点内容
劳动法工龄赔偿从哪年生效 发布:2025-02-04 06:37:54 浏览:922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法律责任说法错误的是 发布:2025-02-04 06:32:56 浏览:954
劳动法工资不给 发布:2025-02-04 06:30:44 浏览:602
合同法中对日期的规定 发布:2025-02-04 06:23:35 浏览:131
道德经第77章 发布:2025-02-04 05:58:04 浏览:946
民法典司法机关 发布:2025-02-04 05:51:44 浏览:963
道德和情理 发布:2025-02-04 05:48:43 浏览:743
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发布:2025-02-04 04:47:18 浏览:415
刑事诉讼法中案情重大的标准 发布:2025-02-04 04:39:23 浏览:498
法治频道忏悔录 发布:2025-02-04 04:37:05 浏览: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