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期末试题
A. 刑事诉讼法考试题有哪些@zxfspy
你好,具体试题有哪些不好一概而论。现发一套样题供参考。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纠问式诉讼”中,诉讼程序的进行主要取决于()
A.被害人B.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官吏
C.被追诉人D.被害人的近亲属
2.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必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是()
A.各国驻华领事馆的外交代表B.途经中国的各国驻第三国外交代表
C.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D.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
3.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只能是()
A.法人B.自然人
C.非法人组织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4.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受“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约束的诉讼主体是()
A.公、检、法专门机关B.被害人
C.被告人D.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
5.在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应当由()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
C.检察机关立案侦查D.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
6.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不包括()
A.自行回避B.申请回避
C.指令回避D.无因回避
7.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阶段书记员回避的决定主体是()
A.审判长B.刑庭庭长
C.法院院长D.审判委员会
8.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自己提供法律服务的最早时间是()
A.审查起诉之日起B.审判之日起
C.侦查之日起D.提起公诉之日起
9.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原则是,若被告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原告人的损失()
A.可由国家代为承担赔偿责任
B.可以其家庭财产赔偿
C.可以其服刑期满后劳动所得赔偿
D.仍只能以被告人本人财产为限进行赔偿
10.下列诉讼阶段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
A.上诉、抗诉期内B.二审阶段
C.侦查阶段D.刑事执行阶段
11.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间是()
A.3个月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12.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文书的送达主体是()
A.司法机关B.被告人
C.辩护人D.自诉人
13.某甲因受到某乙的严重伤害,于是向犯罪地法院报案,法院应当()
A.接受某甲的报案材料
B.告知某甲向犯罪地公安机关报案
C.告知某甲向某乙居住地公安机关报案
D.告知某甲向检察机关报案
14.侦查阶段,享有扣押电报、邮件批准权的主体是()
A.侦查人员B.侦查人员所在的部门负责人
C.侦查机关负责人D.同级法院
1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每一次补充侦查的最长期限为()
A.半个月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16.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
A.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B.不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
C.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D.可以不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17.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
A.最高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D.基层人民法院
18.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 80条规定,享有独立上诉权的主体是()
A.被告人B.被害人
C.被告人的辩护人D.被告人的近亲属
19.在我国,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必须经过()
A.最高人民法院批准B.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中级人民法院批准
20.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
A.一审程序B.二审程序
C.对生效裁判重新审判的程序D.死刑复核程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大陆法系刑事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A.由合议庭法官主导庭审的进程
B.控、辩双方经法官同意后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
C.法庭在审理之前可以了解全部案件事实及证据材料
D.法庭审理采取交叉询问的方式
E.由控、辩双方主导庭审的进程
22.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权包括()
A.批准逮捕权
B.提起公诉权
C.对法院、公安机关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权
D.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权
E.刑事裁判的执行权
23.中国公民张某,在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内实施犯罪行为,对其享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有()
A.张某原户籍所在地法院
B.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地法院
C.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所在地法院
D.张某出境地法院
E.张某主管单位所在地法院
24.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代理人的种类包括()
A.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B.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C.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代理人D.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代理人
E.刑事被告人的代理人
25.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拘留与拘传都有权适用的机关有()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
E.司法行政部门
26.对于一般公诉案件,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主体包括()
A.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
C.法院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E.被害人
27.在侦查过程中,询问证人的地点可以是()
A.证人的住处
B.证人所在单位
C.证人所在市、县以内的指定地点
D.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
E.证人所在市、县以外的指定地点
28.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
A.被告人B.犯罪嫌疑人
C.鉴定人D.翻译人员
E.被害人
29.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上诉与二审抗诉的相同之处有()
A.都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B.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C.都可以经过一审法院向二审法院提出
D.都可以直接向二审法院提出
E.两者的法定期间相同
30.与公诉案件相比,自诉案件的特点有()
A.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B.自诉人与被告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
C.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可以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E.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自诉人
32.刑事拘留
33.级别管辖
34.不起诉
35.监外执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6.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哪几类?
37.辩护人的权利包括哪些?
38.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9.论述“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0.某甲因抢劫罪被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诉期满后,某甲未提出上诉,同级检察院亦未提起抗诉。上诉期满后的第5日,中级人民法院启动死刑复核程序,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高级人民法院指派5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合议庭经过审理,未提审被告人某甲,即认为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量刑过轻,于是直接改判某甲死刑立即执行。
请指出该案程序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B. 对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评价
1.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宗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条对刑事诉讼法制定宗旨的规定是:“为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考虑到“人民”在我国是一个政治范畴,在外延上不包括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而刑事诉讼法要保护的是包括涉嫌严重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等一切人的基本权利。同时考虑到司法公正和诉讼效率是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建议稿》将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宗旨修改为“为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障人权,实现司法公正,提高诉讼效率,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进一步完善程序法定原则。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第二款关于程序法定原则的表述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根据法治国家的授权原则,并特别考虑到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进行程序性制裁是程序法定原则的重要内容,《建议稿》将程序法定原则独立作为一条,并分两款作如下表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不得超越本法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权限。”“对违反法定程序的诉讼行为,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违法的轻重程度及结果情况,决定违法行为是否有效。” 3.将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改造为无罪推定原则。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基于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之基石,《建议稿》第十条第一款根据国际社会的通行表述,将无罪推定原则表述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生效裁判确定有罪之前,任何人应当被推定为无罪。”此外,为了保证无罪推定原则所派生的罪疑作有利于被追诉人处理的精神在实践中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该条第二款还规定:“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按无罪处理;不能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重或罪轻的,按罪轻处理。” 4.增加规定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现代公法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被誉为公法的“帝王条款”。在刑事诉讼中,比例原则的确立对于合理划分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权利的界限,防范国家权力滥用,保护公民个人权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C. 刑事诉讼法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真题刑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
A.打击敌人 B.惩罚犯罪
C.保护法益 D.保护人民
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
A.组成 B.结构
C.内容 D.组成和结构
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A.自然犯 B.行政犯
C.基本犯 D.国事犯
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A.犯罪概念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D.犯罪的客观要件
6.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只是针对该犯罪的()
A.实行犯而言的 B.教唆犯而言的
C.帮助犯而言的 D.胁从犯而言的
7.下列关于紧急避险问题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避险行为损害的利益可以大于所避免的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B.实行避险行为对行为主体没有任何限制
C.危险的来源中不包括人的不法侵害
D.避险必须是出于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8.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犯罪 B.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D.打击敌人与保护人民
9.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1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A.被判处管制的 B.被判处罚金的
C.被判处拘役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11.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
A.参加恐怖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12.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3.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
A.超过有效期的药 B.变质的药
C.被污染的药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
14.金融凭证诈骗罪中的“金融凭证”不包括()
A.支票 B.银行存单
C.委托收款凭证 D.汇款凭证
15.行为人为索取赌债而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A.绑架罪 B.敲诈勒索罪
C.非法拘禁罪 D.赌博罪
16.关于侮辱罪和诽谤罪,正确的说法是()
A.都可以采用暴力手段 B.都必须捏造事实
C.都要求情节特别严重 D.都是针对特定的人
17.关于遗弃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遗弃的对象必须是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B.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C.遗弃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
D.遗弃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扶养义务的人
18.关于伪证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B.可以由证人构成
C.作伪证的目的是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D.可以由鉴定人构成
19.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属于()
A.危害国家安全罪 B.军人违反职责罪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20.招摇撞骗罪中的“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包括冒充()
A.警察 B.军人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D.法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
E.刑罚与民愤相适应
22.与自然人犯罪相比,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特点是()
A.整体性 B.双重性
C.全面性 D.局限
......
......
D. 逮捕条件怎么理解——刑事诉讼法考题求速回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证据要件:有证据证明有犯罪内事实。
指同容时具备以下三种情形:
①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②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③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查证,犯罪事实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中的一个。
(2)罪行要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社会危险性要件: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E. 司法警察初级执法资格考试试题
司法资格考试是指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中国人报名的考试。
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国家司法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范围以司法部制定并公布的《国家司法考试大纲》为准。
国家司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分为四份试卷,每份试卷分值为150分,四卷总分为600分。试卷一、试卷二、试卷三为机读式选择试题,试卷四为笔答式实例(案例)分析试题(含法律文书写作)。各卷的具体科目为: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
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
试卷四:实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
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使用汉文、哈萨克文、维吾尔文、蒙古文等四种文字印刷,新疆、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自治地方)的报名人员在报名时可以根据本人情况选择使用少数民族文字试卷。
F. 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与公安人员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搜查人身体的关系是考试题目
宪法:禁止非法搜查,
公安机关:依刑法搜查,
这里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