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发布时间: 2022-05-26 21:02:44

A. 刑事诉讼法中告知期限在三日内的包括哪些

1、《刑事诉讼法》第33条第2款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回日起三日以内答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2、《刑事诉讼法》第40条第2款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款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4、《刑诉解释》第42条人民法院受理自诉案件后三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同时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B. 仅凭犯罪嫌疑人自己的正常口供能否对其进行定罪如果其后来又翻供的,先前的口供还有没有证据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单凭犯罪嫌疑人自己承认有罪的供述而没回有其他答证据时,不能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如果其后来又翻供的,要认定先前的口供还有没有证据效力要看法院是否采信,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一般采信的可能性较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判处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判处刑罚。

(2)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扩展阅读

可以用于定案的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C. 调取证据通知书刑诉法多少条

法律分析: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下列七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我国的司法部门在正确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过程当中,其实就应该能够体会到现今的刑事诉讼法是强化证据裁判的这种观念的,所有的诉讼活动都是依托于证据的展开跟推进才能够揭露刑事犯罪行为的。因此只有调取的证据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才能够对犯罪嫌疑人定罪的。关于调取证据的规定主要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D. 第四十六条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是的,法条的意思很明确,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内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因容此如果只有甲的供述,但没有其他任何证据,比如一些证物或者证言,则不能只凭甲的供述就认定其有罪。必须根据甲的供述核实案件情况,找寻相关证据以佐证其供述,才可定罪。

E. 刑诉法的规定的近亲属

《刑诉法》近亲属的权利是可以不出庭作证或者举报犯罪,以及申请法律援助、委托诉讼代理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刑事诉讼法中近亲属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有出庭佐证特免权。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F. 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被告人共享的诉讼权利

法律分析:公诉案件被害人与被告人共享的诉讼权利有申请回避权、参加法庭调查权、参加法庭辩论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热点内容
社会与法野人归乡记 发布:2025-02-04 00:44:52 浏览:82
经济法联系实际对社会的作用 发布:2025-02-03 23:45:19 浏览:988
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6 发布:2025-02-03 23:11:40 浏览:465
五年来的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2-03 22:44:31 浏览:19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8 发布:2025-02-03 22:20:24 浏览:162
婚姻法与物权法的碰撞 发布:2025-02-03 22:20:23 浏览:775
香港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3 21:56:18 浏览:122
青岛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3 21:21:22 浏览:761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