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员工每月可请事假多少天

劳动法员工每月可请事假多少天

发布时间: 2022-05-27 01:16:19

⑴ 请问,劳动法中对事假是怎么规定的,员工一个月最多可以请多少天的事假劳动法中对事假的期限是念么规定

⑵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怎样规定的

法律分析:劳动法对请假的规定:

1、根据劳动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中的规定;

2、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0.9天和67.4小时,可以照此折算出员工日平均工资。

3、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一周提出;

4、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5、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21.75×事假天数。

6、事假(每月计算时间段:本月18日至下月17日):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7、对于病假工资,用人单位可以在合同中与职工进行约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就可以。

法律依据:《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一条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三条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七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

⑶ 劳动法事假可以请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劳动法》没有规定企业职工可以请多久时间事假。事假,是劳动者因为私事而请假,没有特殊事由,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批准,劳动法没有赋予职工事假天数的权限,只是规定了企业职工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报酬。是否批准事假,批准多长时间是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遵循法律公平原则即可。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⑷ 请事假规定劳动法是如何规定的

请事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如下: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五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补贴)除以二十一点五乘以事假天数。
关于请考试假的规定如下:
1、试用期满的雇员一年内可申请不超过五天的考试假,仅在考试日与工作日冲突时才准许请考试假,而且考试科目须与雇员申请考试假时在本公司从事的工作有关;
2、雇员应在考试假之前至少三十天向直属主管说明其申请考试假的打算,并填写《休假申请表》,经主管签字同意并附上准考证复印件后,递交至人力资源部。雇员还应向公司报告考试结果;
3、公司保留当雇员在发布考试结果之后十二个月内离开公司时,向其索回支付给该雇员的每一天考试休假的工资全额的权利。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⑸ 劳动法对事假时间及工资规定

法律分析: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的是,一个月是以21.75天作为劳动者平均每个月出勤的天数,那么请事假应该扣除的工资应该为:劳动者本人的月薪÷21.75×事假的天数。所谓事假,指的就是员工因为自己的私事而无法进行正常的上班工作,所以需要向工作单位请假。事假与病假不同的是,病假病假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生病了所以才要请假的,所以员工在生病了一户需要长时间医治的话,那么这个是可以向单位申请治疗期的,在治疗的期间这个是带薪治疗的。

法律依据:《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九条 机关、事业单位已安排年休假,工作人员未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只享受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一)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二)请事假累计已超过本人应休年休假天数,但不足20天的。

⑹ 每月事假可以休几天

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事假规定 1 、员工因处理个人事务需亲自处理而无法上班的,可以申请事假。 2 、申请事假须提前填写《请假单》,经部门主管及管理部批准后方为有效。 3 、事假最小请假单位为半天,每月累计不能超过3天。 4 、员工申请事假...

⑺ 正常员工一个月可以请几天假

法律分析:正常员工一个月可以请假的时间需要看具体是什么假期,国家对产假、病假等有规定,如果是事假,没有具体天数的规定,这个由单位规章制度来规定,用人单位具有批准权,一般也不限制天数,主要看是否影响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⑻ 员工一个月可以请几天假

法律分析:关于员工事假的最长期限,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这一问题可在公司与职工签订的具体劳动合同或公司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签订的集体劳动合同中约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⑼ 一个月可以请几天事假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里没有赋予职工事假天数的权限,只是规定了企业职工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报酬。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就具有约束力。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第四条 探亲假期分为以下几种:1)探望配偶,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30天。(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每年给假一次,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45天。

⑽ 劳动法对请事假的规定

法律分析:劳动法中没有具体关于请事假的规定,一般事假的规定有以下内容:

1、任何请事假的员工在本月将没有全勤奖金;

2、经公司批准员工可以休不带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过十个工作日;超过5天的事假必须提前一周提出;

3、如果员工事假超过公司规定最大期限以至于影响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将视其自动离职;

4、薪金扣除公式为(基本工资 补贴)÷21.75×事假天数。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 克扣 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热点内容
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6 发布:2025-02-03 23:11:40 浏览:465
五年来的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2-03 22:44:31 浏览:19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8 发布:2025-02-03 22:20:24 浏览:162
婚姻法与物权法的碰撞 发布:2025-02-03 22:20:23 浏览:775
香港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3 21:56:18 浏览:122
青岛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3 21:21:22 浏览:761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