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工资
⑴ 劳动法规定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底薪差异为多少
劳动法没有规定专科生与本科生的
底薪
差异。但有以下法规:
劳动法第20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
最低工资标准
。
所以,不管专科生还是本科生,不违法上述条例约定工资就可以了。
⑵ 国家规定的大学生打工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
国家规定的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一个地区都不同。
以北京为例,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15.2元/小时提高到16.9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由36.6元/小时提高到40.8元/小时。
以山东省例,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3类:1380元、1220元、108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4.5元、12.5元、11元。
以江西省例最低工资标准:
一类区域123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2.3元/小时,二类区域115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1.5元/小时;三类区域107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10.7元/小时,四类区域98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9.8元/小时;五类区域90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9.0元/小时。
(2)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工资扩展阅读
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用方法:
1、比重法 即根据城镇居民家计调查资料,确定一定比例的最低人均收入户为贫困户,统计出贫困户的人均生活费用支出水平,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2、恩格尔系数法即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
以上方法计算出月最低工资标准后,再考虑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社会救济金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就业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进行必要的修正。
举例:某地区最低收入组人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0元,每一就业者赡养系数为1.87,最低食物费用为127元,恩格尔系数为0.604,平均工资为900元。
1、按比重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210×1.87+a=393+a(元)(1)
2、按恩格尔系数法计算得出该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月最低工资标准=127÷0.604×1.87+a=393+a(元)(2)
公式(1)与(2)中a的调整因素主要考虑当地个人缴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⑶ 劳动法学生暑假工工资怎么算
由于大学生一般是在校学习,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劳动法中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相关规定,不适用于暑假打工的学生,暑假工应被定性为勤工俭学。根据有关规定勤工俭学的酬金应当不低于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通知》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第二十六条校外勤工助学酬金标准不应低于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确定,并写入聘用协议。
⑷ 拖欠大学生工资违法吗
拖欠大学生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所以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避免被坑。
⑸ 关于学生工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关于学生工规定问题,因大学生仍在校学习,不属于劳动法范畴的劳动者,也并非以打工作为谋生手段,因此劳动法中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并不适用于暑假打工的学生,但根据公平原则一般不应当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⑹ 大学生暑期打工收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近日有媒体称,大学生在“巴贝拉”等连锁餐饮企业兼职打工,所获报酬低于本市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对此,相关部门回应,因大学生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对其并不适用。法律界人士建议,学生勤工俭学要“擦亮眼睛”,相关法律规范也应适时“填空”,保护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记者在一家招聘网站看到,“巴贝拉”公开招聘暑期兼职服务员,招聘对象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薪资是9元/小时,明显低于12.5元的最低标准。不少在校大学生也反映,校外打工工资收入一天60元至100元,工作时间不固定,一般会超过8小时。甚至有学生在国际知名的奢侈品专卖店打工,对方开出的日薪仅十几元,理由是“学生是来学习店面运作的,并非雇佣来工作的”。与此相似的还有大学生暑期实习,不少学生实习期间没有工资,车费、餐饮都要自己贴补。
针对这些情况,相关职能部门表示,因大学生仍在校学习,没有劳动手册,也并非以打工作为谋生手段,不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因此劳动法中最低工资标准等规定并不适用。上海信利律师事务所律师方敏也指出,若权益受侵害,大学生无法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权,因为劳动仲裁对主体资格的审查较严格。法律界人士认为,劳动法需要在相关司法解释、地方实施细则方面作修改或补充。上海嘉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焦汉伟赞同将兼职、实习的劳动保护写入法律法规。不过他认为,类似劳动行为的核心部分可参照劳动法,比如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但不能完全相同,“比如社会保障等,不光是操作困难,也有悖于利益平衡,毕竟用人单位的权益也需要得到保护。”
正规的网络站
⑺ 大学生兼职被拖欠工资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受保护。学生与该公司有劳动关系,公司应按合同约定给学生工资报酬。现公司拖欠月工资,其做法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可向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你的工资,并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⑻ 大学实习生的工资劳动法怎么规定
实习大学生不是适格的劳动法的主体,不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实习大学生跟实习单位之间属于民法的雇佣关系,相关权利义务按雇佣关系调整。关于实习大学生的工资报酬、保险、福利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
若高校实习学生能独立顶岗工作,并创造价值的,那么接受实习单位应给予适当的津贴。至于津贴标准,目前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而实习生一旦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其身份就由学生转化为社会上的一名普通劳动者,符合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在这种情形下,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会形成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所发放的劳动报酬就属于工资性质,最起码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其实在最低工资的适用和标准方面,法律规定是明确的。比如《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第十五条还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另外为防止用人单位侵犯职工权益,不按规定支付工资报酬,法律还规定了惩罚措施。
武汉律师网页链接
比如《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⑼ 在校大学生可在公司领工资吗
在校大学生可以在公司领到工资。在校大学生在校外参与工作也是劳动者,在工作时也为公司出了一份力,不应该有不支付工资或者拖欠工资这种说法,公司应该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按照相应的报酬向在校大学生支付工资,否则将触犯法律,可以去劳动局举报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相应的赔偿。另外,大学生不是免费劳动力,在工作上应该与其他职员一样受到应有的对待。大学生实习可以拿工资,具体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劳动合同条例以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决定,法律未作明确规定。比如江苏省规定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标准直接向顶岗实习学生支付实习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