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申请调解公司未按劳动法

申请调解公司未按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5-28 14:38:50

Ⅰ 公司没有按劳动法没买社保也没有产假,调解中老板不承认错误怎么办

公司没有按劳动法没买社保,也没有产假进行调节时老板不承认错误,那只有找劳动保险部门或上法院提起公诉状告老板

Ⅱ 公司违反劳动法怎么办

法律分析:(1)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对法律问题搞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

(5)如果想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可以拨打“12333”免费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热线电话,工作人员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Ⅲ 公司违规裁员不按劳动法补偿怎么办如果劳动者坚持按二倍赔偿公司采取调岗措施我该如何处理

不按劳动法补偿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坚持调岗,调岗属于合同变更,需要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拒绝调岗,可以出具书面形式的文件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有劳动者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的充分证据,才可以实行单方面调岗。

1、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异于诉讼和审判,仲裁需要双方自愿,也异于强制调解,是一种特殊调解,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3)申请调解公司未按劳动法扩展阅读:

劳动法规定了解约补偿的办法如下: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Ⅳ 公司不按劳动法员工赔偿怎么办

公司结业不按《劳动法》的规定对员工进行赔偿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Ⅳ 公司结业不按照劳动法赔偿怎么办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结业不按《劳动法》的规定对员工进行赔偿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Ⅵ 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法,违背不执行劳动法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执行,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应当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应当收集证据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Ⅶ 你好!单位未按劳动法支付我加班费我提出辞职,去劳动仲裁可以申请哪些方面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并主张用人单位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单位没有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辞职,要写明辞职原因是单位没有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如果一时大意写了“因个人原因辞职”,那么经济补偿就拿不到了。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1份。

(7)申请调解公司未按劳动法扩展阅读:

案例:

2018年4月28日,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以案说法,让劳动者学会在劳动争议时保留证据维权。

李某在南宁市兴宁区某餐饮公司工作,因为餐馆工作的特殊性,节假日往往是李某最忙的时候。但是,让李某生气的是,自己辛苦工作半年,有3个月没领到加班费。李某辞职后,向南宁市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李某说,自己工作期间每天都上夜班9个小时,每周上班6天,法定节假日均需上班。按照公司规定,李某等员工每天都要在公司打卡机上签到。在工作的半年时间内,李某在上班时间均打卡签到。因公司未发放其2016年2月至4月的加班工资,李某要求公司支付他3个月的加班工资。

但李某就自己的主张,并未能提供纸质证据,劳动仲裁部门最终未支持李某的诉求,李某遂起诉至兴宁区法院。法院根据李某的说法,要求某餐饮企业提供上班打卡签到记录,但该公司无法提供。最终,法院认可了李某的说法,在确定李某的加班时间后,判决某餐饮公司支付李某加班费。

法官判决的依据是:在劳动关系中,大多数劳动者是弱势一方,因此,法律适当向劳动者倾斜。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若用人单位不提供,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由此可见,对于劳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其有责任提供证据予以证实,并非所有劳动争议均由用人单位一方提供证据,只有与争议事项有关的由用人单位掌握的证据,才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时才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可见相关司法解释仅就上述几种情形而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才由用人单位负责举证,其余情况发生争议的,仍由劳动者自行举证,才能获得支持。在该案中,李某所在餐饮公司设有员工考勤签到制度,因此李某已就其上班情况先行举证餐饮公司掌握其上班包括加班的事实。

法院据此才能认定其加班的存在,并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如果李某未能举证证明其存在加班的事实,亦无证据证实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那么李某就可能因举证加班事实不能而败诉。

Ⅷ 企业不按劳动法执行该怎么办职工如何维护各自的利益

企来业不按劳动法执行,可向源企业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该单位对企业进行处罚。另外,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也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依据:《劳动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律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Ⅸ 企业违反劳动法怎么处理

公司违反劳动法,劳动者就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如下程序处理: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其他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