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用工之日的起算
A. 到公司办理入职手续是否是用工时间是否算是用工之日
用工实质上是一种与劳动关系相附随的连续性的行为过程,而用工之日是用工这一连续性行为,过程的开端和时间起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在用工之日不可能具备劳动关系的全部特征或者要素,用人单位不可能在用工之日为劳动者办妥全部劳动关系手续,或是立即发放劳动报酬。所以对用工之日在构成要件方面不能适用一个完整的用工行为的标准,而应该适用最基本的实质要件来判定。
对用工之日在构成要件方面不能适用一个完整的用工行为的标准,而应该适用最基本的实质要件来判定。只要劳动者是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即可认定用工已经开始。
所以,到公司办理入职手续,并非用工的实际时间。只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劳动,用工之日即已经开始。
B. 劳动合同法怎么算用工之日
用工之日,指的是你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根据你的情况,你需要做的是留下你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证据,比如:工资条、工作服、考勤记录、工作证、出入证等等。没有给你缴纳社会保险、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最终会让你得到巨大的利益。
法律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不尽义务,你在离职的时候,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补交社会保险(注意,社会保险不是福利)。由于没有劳动合同,单位也不能依据劳动合同约定与你解除劳动关系。而且你可以就你每月工资数额的多少提出争议,法院将按同工现酬的原则确定你的工资数额,按你实际工资收入计算你的加班加点工资。如果发现单位没有足额支付,不仅要令其补足差额,你还可以要求加付25%的赔偿金。
当然在1月1日后,你还可以要求事实劳动关系这几年的双倍工资。
另外,提醒你一句,用人单位开人不是那么容易地: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用人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将是无效的。你可以和他打官司,赢了之后,打官司这段时间的工资视为你上班,会照样给你。然后如果你想走人,他应该给你经济补偿还得给你。
法定条件我记得规定在《劳动法》第二十到第二十七条。其中除了第二十五条的四种情况,其他的都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就算单位愿意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拿钱也送不走人,给了的钱也算白给”。
希望我的回答你满意。
C. 劳动法中说的"用工之日"是指试用期过后的第一天还是试用期的第一天
试用期的第一天
D. 劳动合同法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工作年限也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只要建立的劳动关系,不论是否签订的劳动合同,都受到同等的保护。
而双方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时,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工作年限也是从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计算。
在上述说明中,从建立劳动关系其第一个月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第二个月起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用人单位愿意签订而劳动者拒绝的,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而在12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第十三个月视为按前十二个月的约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就不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
(4)劳动法中用工之日的起算扩展阅读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E. 劳动法中的用工之日指什么时候
指劳动者第一天到该单位上班之日,从这一天开始双方确立劳动关系.
F. 劳动法中工作满一年怎么界定的是从试用期开始算还是从转正开始算
工作复满一年应当是从试制用期开始算起的。也就是正式成立劳动关系之日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G. 劳动法用工之日是到公司报到办理入职手续算用工之日吗
您好,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应当是计算工作年限的时间,以用工之日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进行工作安排之日即视为"用工之日"。
H.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最迟可以自用工之日起,多久签订
用人单位应该在于来劳动者建立劳源动关系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否则自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I. 劳动法中“自用工之日”起怎么解释
用工之日起,是指劳动者正式到用人单位上班那天开始的.有些情况是员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而没有到用人单位上班,这种情况是不能算存在劳动关系的.
J.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未解释自用工之日起的含义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仅从字义上解释,就应该得出自用工之日起,通俗地讲就是到单位内那天开始,哪天容到的就从哪天开始的结论。
大部分单位不会在入职的当天就签订劳动合同,但签订合同的起始日期就是进入单位那天而不是签订合同之日。
至于续签合同的概念,应该是指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延续,不是从头开始,自然不会有自用工之日起的叙述。
但只签了一次合同后就不再续签却一直工作的情况,《劳动合同法》是有明确规定的,即《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则是二倍的工资。
不知你的结论来自何方?出处何在?!
合同到期后未续签但继续工作,双方形成新的劳动关系(绝不是所谓的双方同意按原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二倍的工资。
这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利。
诚如你提到的那样,凡是在劳动争议中打赢了的劳动者,至少他们知道权利和义务各是什么?当权益被侵害时,他们会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需严谨、应健全,但劳动者是否也应普及最基本的《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以便在权益被侵害之初,就会发觉并依法维权,岂不比整天沉溺在弱势群体的氛围中,被动的任人宰割要活得精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