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民事诉讼法第五版

民事诉讼法第五版

发布时间: 2022-05-30 22:05:11

❶ 民事诉讼法一审普通程序的地位

你好!
参考回答:
一审普通程序具有程序的完整性、广泛的适用性等特征,起着各种诉讼程序通则的作用,是整个民事审判程序的基础程序。
参考资料:《民事诉讼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伟 主编

❷ 必要共同诉讼、普通共同诉讼、代表诉讼的区别

您好,很高兴能帮助您。
首先,必要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 )。必要共同诉讼人具有共同的权利或义务,因而是不可分之诉,人民法院必须合并审理和判决。
其次,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获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而共同进行的诉讼。
再次,代表诉讼,是指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时,由众多的当事人推选出代表人代表本方全体当事人进行诉讼,维护本方全体当事人的利益,代表人所为诉讼行为对全体当事人发生效力的诉讼制度,属于群体性诉讼的一种形式。该制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4、55条明确规定,不同于美国的集团诉讼制度。
最后,从他们的定义中基本可以看出其中的区别:必要共同诉讼中,当事人不可以选择合并与不合并,而是有法院判别;普通共同诉讼中,诉讼的合并与否由法院判别,但需经当事人同意,具有可选择性;代表诉讼因诉讼当事人众多,须推选代表以代表众多的诉讼参加人进行诉讼,但结果对所有被代表人均产生效力。
希望这些能解决您的问题,以及对您有帮助。

❸ 民诉法司法解释中的撤销申请执行与撒回申请执行的区别

一、两者的概念不同:

单从汉语字面上理解,“撤回”是指收回,“ 撤销” 是指取消。对此,还可以比照合同法中要约的撤回和撤销,虽然执行中的撤回、撤销与其不完全相同,但是足以说明这两个概念在法律的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二、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撤回执行申请,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不受影响,仅仅是本次执行程序不再继续进行,申请人有权再申请执行;

而撤销执行申请,则意味着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予以彻底放弃,法院将终结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三、两者裁定的内容不同:

撤回申请的,法院应裁定准许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并告知当事人有权再次申请执行;撤销执行申请的,法院应裁定本案终结执行。


(3)民事诉讼法第五版扩展阅读:

“撤销”与“撤消”

撤销、撤消还是有区别的。

撤销是组织针对资质、资格的取消行为,即某自然人、法人持有的资质资格由于过期或者不再符合资质、资格要求,由资质发放管理方采取的一种取消行为。

撤消一般是针对组织机构、组织行为的取消,如:“唐绍仪南下组阁, 南京政府已承认撤销。” 中即是政府对其下组织的取消、解散行为,在包含资格取消的同时,对组织行为也予以取缔甚至禁止。

随着生产活动的细分工,诞生了很多资质、资格证书,以及评价证书,针对此类证书、证件,“撤销”的含义即发证机构对其发放的证书证件予以取消的行为。

“销”有“毁”意,而“消”有“弃”意,据此可以按需选择。

❹ 跪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法历年真题和考研资料!!!!!!!!!!!!

2014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2014年世界贸易组织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利明主编:《民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范健主编:《商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邵沙平主编:《国际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

5、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原书第三版;

6、《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中英对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

8、焦洪昌著:《宪法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利明主编:《民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范健主编:《商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5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邵沙平主编:《国际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第3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民商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利明主编:《民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范健主编:《商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邵沙平主编:《国际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第3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利明主编:《民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范健主编:《商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杨紫烜:《经济法》(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邵沙平主编:《国际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第3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王利明主编:《民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学》(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邵沙平主编:《国际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第3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范健主编:《商法》(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高级英语》上下册 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2、《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孙致礼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3、《普通语言学》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4、《英国文学史》(1-4) 陈嘉 商务印书馆 1981-1988年

5、《美国文学史》 童明 译林出版社 2002年

6、《新公共法语》(1-3) 吴贤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

7、《新编日语》(1-3) 陈小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2011年

8、《现代英语词汇学》 陆国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年

9、《新编英语国家概况》 王恩铭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

10、《当代实用英语精华》 罗国梁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3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日语综合教程》五、六、七 陆静华、陈小芬、季林根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2、《日语语法讲座与测试》 徐曙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3、《新编日语语法教程》 皮细庚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年8月

4、《日语惯用语谚语详解》 王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3月

5、《日语概说》 皮细庚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年

6、《商务日语大全》 周林娟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1年7月

7、《日语精读》第三、四册徐久高、周异夫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法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法语课本》(五、六册) 束景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重印版

2、《现代法语词汇学》 曹德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3、《法语文体学导论》 王文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4、《全新法语语法》 Y·德拉图尔等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版

5、《法国文学大手笔》 F·普洛坎、钱培鑫、陈伟 上海译文出版社

6、《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法语口译,笔译实务二、三级教材)》 曹德明总主编 外文出版社2005年版

7、《法国文化渐进(中级)》 曹德明主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版

8、《法学文学史》 柳鸣九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

(包括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数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专业)

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五版

2、《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范里安著 格致出版社 2011年

3、《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巴罗著 格致出版社 2012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以下提供的参考书目均用最新版本)

1、《货币银行学》中文版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投资学》中文版 滋维·博迪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国际金融》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商业银行管理学》 戴国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金融市场学》 张亦春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1、《金融工程》(第三版) 郑振龙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2、《证券投资分析》(每年最新版)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3、《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每年最新版) 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4、《财务管理学》 杨淑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9月

5、《金融学》(第三版) 黄达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年1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以下提供的参考书目均用最新版本)

2013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1、《管理学》 海因茨·韦里克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2版或第13版

2、《管理学——案例、题库、课件(第二版)》

徐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1、《管理学》 海因茨·韦里克 经济科学出版社 第12版或第13版

2、《管理学——案例、题库、课件(第二版)》

徐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

3、《国际企业管理》 王朝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4、《战略管理》 弗雷德·R·戴维 经济科学出版社 最新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市场营销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1、《市场营销原理》 Philip Kotler著楼尊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3版

2、《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11版) 德尔·霍金斯、戴维·马瑟斯博著 符国群、吴振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版

3、《市场调研精要》(第6版) 迈克·丹尼尔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编写组 2010年6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社政司编 2010年6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经济技术及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1、《新编技术经济学》 袁明鹏、胡艳、庄越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版

2、《资产评估》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教材编写组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版

3、《财务成本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版

4、《不动产评估》应尚军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版

5、《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1、《旅游学概论》 李天元 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6版 书号:ISBN978-310-03293-8

2、《旅游经济学》 林南枝、陶汉军 南开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10-03184-9

3、《会展导论》 张义 复旦大学出版社 书号:ISBN9787309-064933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1、《旅游地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1版书号:ISBN7-5623-2208-2

2、《旅游英语》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6 书号:ISBN7-5637-1104-X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1、《统计学》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版(2010.12)

复试口试参考书目:

1、《运筹学》赵可培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同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4年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1、《产业经济学》 魏农建、谷永芬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产业经济学》 苏东水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最新版

3、《产业经济学》 王俊豪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4、《产业经济学与组织》 安德鲁索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5、《信息规则:网络经济时代的策略指导》 夏皮罗·范里安著

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1、《区域经济学》 孙海鸣、张学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发展经济学》 波金斯著黄卫平等译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13年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笔试参考书目:

1、《区域经济学》 孙海鸣、张学良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2、《城市与区域经济学》 麦凯恩著 格致出版社 2010年版

3、《区域经济学与区域政策》 阿姆斯特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科目:

1、《发展经济学》 波金斯著黄卫平等译上海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城市经济学》 奥沙利文著周京奎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❺ 浅谈执行申请可否撤回

【写作年份】2011年【正文】我国《民事诉讼法》未规定执行申请能否撤回以及撤回后的法律后果。然而,实践中常常会遇到申请人向法院申请撤回执行申请的情形。因此,现阶段探讨申请执行能否撤回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申请执行权是法律赋予申请人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对于这样一种程序性权利可以赋予其较大的自由支配度,即可以允许申请人申请执行,也可以允许其撤回申请,法院公权力不宜过多干预。
现有法律相关规定分析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篇中未有撤回申请的表述,只有撤回申请的规定。正式提及撤回申请的法律规范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下称《查扣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下称《拍卖规定》)。如前者第31条规定,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或者放弃债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裁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到,实际是认可司法实践中申请人撤回申请这一做法的,只是对概念、性质和法律效果未进行系统规定而已。
撤回申请与撤销申请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鉴于《民事诉讼法》只有撤销申请的概念而没有撤回申请的概念,所以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及其法律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首先,两者字面含义理解不同。《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对撤回的解释是收回之意,如收回文件;对撤销的解释是取消之意,即取回消灭。其次,两者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撤回申请,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不受影响,仅限本次执行程序不再进行,申请人仍有权再申请执行。撤销申请,则意味着当事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予以放弃,法院将终结执行生效法律文书。再次,两者最终裁定的内容不同。撤回申请时,法院应裁定准许申请人撤回执行申请,并交代申请人有权再行申请执行。撤销申请时,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申请尽管两者存在不同之处,但两者最多的还是共同点。比如:都会造成执行活动的停止;查封、冻结等执行措施都将归于消灭;法院均需以裁定的形式对申请人的申请作出交代等。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执行时效制度的确立,更是说明执行申请能够撤回
《民事诉讼法》第215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而《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而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比较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分析出诉讼时效的中断方式应有三种情形,即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由此可推理,申请执行时效中断的方式也应该有三种情形,即申请执行、申请人主张权利、被执行人同意履行。反推,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不允许申请人撤回申请,那么也就不存在申请执行能够产生执行时效中断的问题。
侯陶,单位为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❻ 对于民事诉讼法第五条理解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实行同等原则,回外国人、无国答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时,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但如果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实行对等原则。我国法院也对该国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❼ 民事诉讼法全文

民事诉讼法全文如下: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宪法为根据,结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第四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本法。
第五条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第六条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第八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九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第十一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
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
第十三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六条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如有违背法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
第十九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二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第二节地域管辖
第二十二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三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七条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八条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九条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条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一条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二条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三条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五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节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得再自行移送。
第三十七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第三十八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第四十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
陪审员在执行陪审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
第四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第四十二条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
第四十三条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评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四十七条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
第五十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第五十一条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二条原告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第五十三条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共同诉讼的一方当事人对诉讼标的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经其他共同诉讼人承认,对其他共同诉讼人发生效力;对诉讼标的没有共同权利义务的,其中一人的诉讼行为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不发生效力。
第五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第五十五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
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第五十六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第二节诉讼代理人
第五十七条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第五十九条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者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没有使领馆的,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第六十条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如果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
第六十一条代理诉讼的律师和其他诉讼代理人有权调查收集证据,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查阅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人民法院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证明文书,应当辨别真伪,审查确定其效力。
第六十六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
第六十七条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第六十八条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
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第六十九条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七十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
第七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
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鉴定部门及其指定的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
鉴定部门和鉴定人应当提出书面鉴定结论,在鉴定书上签名或者盖章。鉴定人鉴定的,应当由鉴定人所在单位加盖印章,证明鉴定人身份。
第七十三条勘验物证或者现场,勘验人必须出示人民法院的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派人参加。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成年家属应当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
有关单位和个人根据人民法院的通知,有义务保护现场,协助勘验工作。
勘验人应当将勘验情况和结果制作笔录,由勘验人、当事人和被邀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节送达
第七十七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八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七十九条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第八十条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一条受送达人是军人的,通过其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的政治机关转交。
第八十二条受送达人是被监禁的,通过其所在监所或者劳动改造单位转交。
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劳动教养单位转交。
第八十三条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受送达人签收,以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八十四条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第八章调解折叠
第八十五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八十六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八十七条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八十八条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八十九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条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三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九十四条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
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
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
第九十五条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九十六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第九十七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
(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二)追索劳动报酬的;
(三)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的。
第九十八条人民法院裁定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的;
(二)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先予执行遭受的财产损失。
第九十九条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❽ 1.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哪些

1.《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一般以标的额为标准,但有的知识产权案件有特殊规定,至于标的额各省不同。
2.《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3.(1)首先得确定这个第三人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不论全部或部分,以独立的实体权利人的资格,提出诉讼请求而参加诉讼的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相当于原告,享有原告享有的除提出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权利。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可以撤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撤诉不影响本诉继续进行。
(3)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进行的诉讼,就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虽然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是案件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的人。根据《民诉意见》66.在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提出上诉。但该第三人在一审中无权对案件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
(4)撤诉时间为案件受理后,裁判宣告前。撤诉一般可分为主动撤诉和被动撤诉。主动撤诉为写申请撤诉,但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被动撤诉是存在按法律规定视为撤诉的情形,比如不按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不到庭或中途退庭,法院也是裁定撤诉。
4.诚信原则的理解
(1)概念:诚信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in是诉讼时必须公证、诚实和善意。
(2)诚信原则的适用
①诚信原则对法院的适用:禁止滥用自由裁量权;禁止突袭裁判。
②对当事人的适用:禁止恶意制造诉讼状态;禁止矛盾行为;禁止滥用诉讼权利;义务真实;在法定时效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适用:参加诉讼应真诚善意,比如代理人不滥用或超越代理权限,证人不作虚假证言等。

❾ 湖南师范大学刑法学考研

1、湖南师范大学官网查看考研信息。刑法学考研的初试科目是: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4德语任选
③701 法学综合课1 (含法理学、民法学)
④802 法学综合课3 (含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

2、701 法学综合课1 参考书:
《法理学》,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802 法学综合课3参考书:
《刑法学》(第五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江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❿ 人大法学考研需要哪些参考书啊考研辅导机构哪个好点

(623)理论法学《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806)应用法学《应用法学》包括: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七门任选三门。623理论法学(包括法理学、宪法、法制史)
(1)法理学参考书目:
法理学(第二版)朱景文 2012-01-11
(2)宪法参考书目:
第一参考书:中国宪法(第二版) 胡锦光,韩大元著 法律出版社 2007-11-1,第二参考书:宪法(第四版)许崇德 2009年
(3)中国法制史参考书:
中国法制史(第三版)曾宪义 2009年
806应用法学(综合7选3)
(1)民法参考书目:
民法(第五版)王利明 2010年
(2)刑法参考书目:
刑法(第五版)王作富 2011年
(3)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参考书:民事诉讼法(第六版) 江伟 2013年,刑事诉讼法参考书:刑事诉讼法(第三版) 陈卫东 2012年
(4)知识产权法参考书:
第一参考书:知识产权法(第四版)刘春田 2009年,第二参考书:知识产权法关键词 李琛 2006年
(5)经济法参考书:
经济法(第四版) 刘文华 2012年
(6)环境法参考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二版)周珂 2010年
(7)三国法
国际法参考书:国际法(第四版)程晓霞 余民才 2011年,国际私法参考书:国际私法(第四版)章尚锦 徐青森 2011年,国际经济法参考书:国际经济法(第四版) 郭寿康 赵秀文 2012年
辅导机构的话,看你是考虑公共课还是专业课都考虑,专业课的话,可以考虑一直有做专业课辅导的机构,比如凯程、文都、海文等考研机构,你可以去你当地实地考察这些考研机构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