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

发布时间: 2022-06-01 19:52:03

A. 行政行为以及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行概念和特征
行政行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行行政行概念包括下几层含义:
(1)行政行行政主体所行
(2)行政行行使行政职权进行行政管理行
(3)行政行行政主体实施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行
行政行特征:
(1)行政行执行法律行任何行政行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得作出任何行政行
(2)行政行具有定裁量性由立法技术本身局限性和行政管理广泛性、变动性、应变性所决定
(3)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时具有单方意志性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依法自主作出即使行政合同行行政合同缔结、变更、解除与履行等诸方面行政主体均具有与民事合同同单方意志性
(4)行政行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带有强制性行政相对方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否则行政主体予制裁或强制执行种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紧密联系起没有行政行强制性无法实现行政行单方意志性
行政法律关系
国家行政机关行政管理活动所
发生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法
律关系种同其法律关系相比较有下特点:
()行政法律关系方必须国家行政机关或受其委
托和授权机关、团体或人即必须有代表国家从事行
政管理当事人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
及公民、法人与其社会团体之间能产生行政法
律关系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组织之间、行政机
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其国家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与外国
有关机关之间依法产生行政法律关系(二)行政法
律关系当事人地位往往平等大部分行
政法律关系国家行政机关作当事人方其地位优
于对方当事人主要表现下3方面:(1)行政法律
关系产生般只要具有方面职权国家行政机关
单方意思表示能成立只有别情况下才能由社
会团体或者公民意思表示而发生(2)某些行政法律关
系消灭也往往因国家行政机关单方面行即确定
(3)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增设或限制、剥夺对方当事人
某项权利也增设或豁免对方当事人义务而对
方当事人能样做(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其权
利和义务等都由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等事先规
定行政机关和其当事人都能自由选择(四)行政
法律关系违法者通常要向其主管机关承担责任有
时还要对受害公民负责只有同时具备上特点社
会关系才行政法律关系

B.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麻烦您帮帮忙,非常感谢

行政关系包括 1、行政管理关系 2、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 4、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 (权力活动与非权力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即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的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而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关系强调的是上下级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强调的是权力义务关系。

C.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之间的关系

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回、行政法制监督主答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二者范围不同,内容不同,有区别也有联系。

D.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之间有什么关系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之间的联系一般如下:1、二者的相同点是:都是双方、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2、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在主体方面: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通常是指,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为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E. 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既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其中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而客体则是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1、行政法律关系是受法律调整或约束的一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5)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扩展阅读

行政法律关系特征:

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即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在我国,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则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之间不能互为原被告。

2、主体资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国,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3、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

(2)、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F. 我想问一下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到底怎么区分四大关系(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是

行政关系经过法律调整就成了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管理是行政机关管理相对人的关系
行政监督是相对人,检查机关对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所产生的关系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G. 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关系的区别

行政关系,是复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制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 是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由行政法规范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

H.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有哪些区别

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双方、多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主体方面——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为行政机关。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I.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主要有三大区别:

1、关于性质的区别

行政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社会关系,体现了国家的意志,而行政关系不属于思想社会关系。这一分类是基于列宁对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划分。

2、关于范围的区别

也就是说并非是所有的行政关系都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调整范围,例如行政指导、行政建议、行政咨询等行政关系,就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范畴。

3、关于调整的不同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结果;行政法并不对所有行政关系作出规定或调整,只调整其主要部分。

(9)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扩展阅读:

学术界对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主要区别在于对行政法调整对象的理解不同。这里我们主要看看周有永教授的观点。他认为,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调整行政权力行使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后,通过行政法规范而形成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权力和行政能力的社会组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力,并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概念看似一般,但对于具体行政法律关系的适用,尤其是行政诉讼中的具体行政法律关系的适用,由于行政主体是否具有主体资格,是否具有法律权威,是否具有独立性,都具有重要意义。Y承担法律责任是审查的重要内容。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