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员工手册的规定
『壹』 员工手册应包含什么内容呢
很简单,我给你的绝不是网上抄来的,你再去网上抄点,就全面了:
员工手册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员工手册要经过全体员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让大家提建议,这样以后执行,你就有托辞了,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也符合了劳动法的规定。
2、员工手册要介绍公司的价值观、目标、体系之类的,让员工对企业有个大致的了解。最主要的,员工手册要对员工的行为和办公纪律做出规定和规范。这是它真正的目的所在。
『贰』 员工手册里面有罚款劳动法允许吗
罚款是违法的。2008.1.15国务院已经废止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从此企业单位不得对劳动者进行罚款、警告、记过、留厂察看、开除等行政处罚。员工手册里关于罚款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属于无效。
『叁』 劳动法有规定企业员工手册要收到吗
不一定要发放。
公示有效的方式有:
1.传阅(注意阅读后签名确认已阅读知悉);
2.规章制度培训;
3.考试试卷等。
如果要发放员工手册,最好依照最新法律法规更改、经民主程序讨论、公示,方能有效。
『肆』 员工手册有法律效应吗
员工手册具有法律效力吗
员工手册内容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则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条规定确定了员工手册的制定或修改有效,确定了三条原则:
第一,需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
第二,是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第三,是已向劳动者公示。公司员工手册制定注意哪些问题,怎么制定员工手册才能保证员工手册有效?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根据以上规定,公司制定或修改员工手册有效,取决于是否履行了上述程序,如履行了上述程序,员工手册有效。从法律意见上来讲,在这些程序中,没有明确规定员工是否签字,一般经过上述程序后,并没有规定员工必须签字。从实践操作角度讲,企业或公司最好让劳动者在员工手册上签字确认。企业在用工方面,在系统规范的制定员工手册等规章制度时,更应注意使其产生法律上意义。
《员工手册》公示风险的有效防范
中小企业为避免和防止《员工手册》的公示风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第一,要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会议室、办公大堂或公告栏内;
第二,将《员工手册》公布在企业的内部网站上,每个员工皆可以通过公司网站进行查询、查看,或者将《员工手册》通过电子邮件,向每一名员工送达。
第三,员工应聘入职时,公司将《员工手册》和劳动合同等一并交付给员工,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
第四,员工应聘入职时,对员工进行任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员工手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时,应聘员工都要登记,要签到,培训结束时,对员工进行考试,答卷上要签自己的名字。
『伍』 员工手册有法律效力吗
您好:
1.一般来说,员工手册中记录的都是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果手册内的内容没有违反版放律权法规的规定,即使在职工看来有不利于员工的条款,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2.你签收了就意味着你对该手册内容已经知悉,充分了解了单位的规章制度,如违反该手册内的内容,单位可以依据该手册规定对你进行处罚;
3.还是那句话,只要单位发放的手册中的内容不违法,单位的做法无可厚非,属于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陆』 员工手册包括什么内容
员工手册包括以下内容:
1、总则:员工手册的总则主要是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制定员工手册的目的和宗旨,通常出现的内容是:为规范公司的人事管理,特制定本规定,本公司各级员工,均应遵守本规则各项规定。
2、考勤管理规定:这项规定包括作息时间、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的处罚、旷工、病事假制度等。
3、福利制度:这项规定主要包括国家法定假日、带薪年假、婚假、丧假、产假、哺乳假、社会保险等等福利。
4、薪酬制度:具体包括:员工薪酬构成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几部分。
5、考核规定:员工考核分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晋升考核等,主要针对员工品德、能力、考勤及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
6、聘用及岗位管理:员工自进入公司之日起,行政人事部将为其建立人事档案。
7、培训制度。
8、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9、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的使用。
10、保密制度。
11、奖惩制度。
(6)劳动法对员工手册的规定扩展阅读:
员工手册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浓缩,也是企业内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起到了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它既覆盖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规章制度的主要内容,又因适应企业独特个性的经营发展需要而弥补了规章制度制定上的一些疏漏。
站在企业的角度,合法的“员工手册”可以成为企业有效管理的“武器”; 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它是员工了 解企业形象、认同企业文化的渠道,也是自己工作规范、行为规范的指南。特别是,在企业单方面解聘员工时,合法的“员工手册”往往会成为有力的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