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复议不加重
Ⅰ 急求答案:行政复议能否加重对申请人的处罚
1、“是不是行政复议不能加重对申请人的处罚”: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这一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是无权加重处罚。
2、关于复议不加罚的问题:目前虽然没有像《刑事诉讼法》有“上诉不回刑”的明确、统一的规定,但在各主管机关的复函或解释中,有相似的规定,比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行政复议机关能否加重对申请人处罚问题的函》
(环函[2001]121号)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5599
公安部《关于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于上级公安机关复议案件的裁决问题作了如下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申诉后,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裁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处罚适当的,维持原裁决;(二)原裁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处罚幅度明显失当的,可以变更原裁决;(三)原裁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的,在查清事实或补足证据后,维持、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决。但是,上一级公安机关对原裁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的申诉案件,不得以被处罚人提出申诉而加重处罚。”
3、至于你所说的在题目中经常看到行政复议机关加重对申请人的处罚的:复议不加罚现在没有明确的规定,还是学界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个别主管机关有明确规定不能加罚的,可能复议不加罚,但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实践中给予加罚的情况也有,更何况是在考试题目中呢,在立法不明确的情况下,有也可以理解。
Ⅱ 经复议机关复议后加重原行政处罚的应该怎么处理
复议机关不能加重原行政处罚决定。你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该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作出复议决定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作出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撤销、变更、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等决定,并可责令被申请人限期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000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2001年9月6日指出: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行政处罚或者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议时,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得对该行政处罚或者该具体行政行为增加处罚种类或加重对申请人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2)行政诉讼法复议不加重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 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的除外。
Ⅲ 行政诉讼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因为这涉及到《行政复议法》的一个立法漏洞。《行政复议法》在制订的时候,出发点主要是给相对人(行政处罚中就是被处罚人)提供法律救济的途径,所以《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才会在第51条设定复议禁止加重的的规定。但现实中利害关系人(比如治安处罚中的受害人)提起行政复议也是常有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复议决定能否作出对被处罚人更有利,但对利害关系人更不利的决定?
我个人认为:禁止更为不利原则的出发点,是鼓励当事人积极通过复议途径寻求救济,这一出发点决定了,即使发现依法本应对当事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决定时,行政机关仍不能依职权再变更原决定,这是对依法行政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必要的突破。
所以,从这一原则本身的立足点而言,禁止更为不利原则不仅适用于被处罚人申请复议的情形,也适用于利害关系人申请复议的情形。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对被处罚人不公平,如果被处罚人确实不应被处罚,复议机关是否应该主动纠正错误?我个人认为,如果被处罚人自己没有申请复议,应视为他已经放弃了救济的权利。反过来想,如果不是在复议程序,而是利害关系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加重处罚,而被处罚人也未请求撤销处罚决定,如果法院认为处罚决定应当被撤销,法院能够直接判决撤销吗?我认为不能。
因此,当一方提出复议时,复议机关应当审查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此时应当适用《复议法实施条例》第51条的规定。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您参考,但您的案件所在法院未必会认可这种观点,可能会有观点会认为:首先应当保证依法行政,因此如果错了,也应当依法予以纠正,这种观点可能会有很多人认可。
Ⅳ 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74条75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一)主要证据不足的;
(二)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职权的;
(五)滥用职权的;
(六)明显不当的。
第七十四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
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
(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
(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第七十五条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
(4)行政诉讼法复议不加重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七条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第七十八条被告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的,人民法院判决被告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
被告变更、解除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协议合法,但未依法给予补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给予补偿。
第七十九条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第八十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人民法院。
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Ⅳ 复议机关加重处罚的,只能能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这句话错在什么地方
加重处罚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 管辖法院有两个 原机关所在地或复议机关所在地 维持的只有一个
Ⅵ 行政诉讼不加重原告处罚,但利害关系人是谁为什么要加重她
建议你细化咨询问题,有针对性提问。
纵横法律网 韩宇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