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四川大学行政法教授

四川大学行政法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6-04 16:27:50

1. 徐继敏的个人简介

徐继敏, 1965年12月出生,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教授,法学博士,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方向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政府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行政法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证据学、行政体制改革。
兼任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任重庆市人民政府立法评审委员、成都仲裁委员会委员、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兼任四川省律师协会行政法与劳动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川达律师事务所律师,任四川省德阳市人民政府、成都市金堂县人民政府等单位法律顾问
曾任海南省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助教,中共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法学部副主任、主任。曾任四川省武胜县司法局副局长、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199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行政处罚法实施环境研究”,2006年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研究”。2012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省直管县’改革法治保障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项,主持省部级重点及一般课题多项。科研成果曾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在《中国法学》、《四川大学学报》、《现代法学》、《清华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等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逾60余篇。在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等出版《行政处罚法的理论与实践》、《行政证据通论》、《行政程序证据规则研究》、《行政程序证据规则与案例》、《行政证据学基本问题研究》等个人学术专著。主编教材《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法学》等分别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参与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起草,2004年主持为重庆市人民政府起草《重庆市依法行政五年工作规划》和《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广泛参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立法论证及重大案件讨论。为各类厅级培训班和处级培训班、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重庆市公安局、四川省公安厅、四川德阳市人民政府等讲授“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办事”、“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行政执法热点与难点问题”、“依法行政新理念”、“行政程序证据规则与调查取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法治政府建设与执法风险防范”、“检察监督”等法治讲座逾200场次。

2. 四川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沿革

四川大学法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她创始于1903年,初称“课吏馆”,又称仕学馆。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在原仕学馆的基础上创办四川法政学堂。1912年四川法政学堂发展成为四川法政学校,1914年更名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连同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五大专门学校组建成为公立四川大学,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即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法政学院。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三校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1933年国立四川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和法学院,法学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经济系。其间法学院学生包括当时司法行政部为专门培训法官而委托筹办的司法组在内,共达一千人。此时的法律系拥有一大批留学日本和欧美的教授,如刑法的谢盛堂、赵念非;民商法的袭千昌、朱显祯、胡元义、宁柏青;宪法行政法的胡恭先;国际法的刘世传;土地法的余群宗;诉讼法的龙守荣;法院组织法的杨兰荪等,并在原有的法律课程基础上增设了亲属法、海商法、继承法、公司法、票据法、强制执行法、破产法、土地法等新课程,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法学论著。新中国成立之初,四川大学法律系的学生被分别派往司法部门参加司法改革和司法工作。1952年下半年院系调整,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和文教部决定,四川大学法律系、政治系连同重庆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等校的法律系和政治系并入西南革命大学总校,组建为革命大学一部政法系,1953年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四川大学自身的法学教育因之中断。
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四川大学任命郭炳和、秦大雕、赵炳寿组成四川大学法律系恢复建系筹备组。1984年四川大学法律系正式恢复,同年开始重招本科生。1985年由国家教委批准设立刑法学专业硕士点,开始招收刑法硕士研究生。1994年四川大学和成都科技大学两校合并,成立四川联合大学,同时法学院恢复建院,下设法律系和哲学系。1998年底,国家教育部决定将四川联合大学更名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法学院这一名称又重新恢复。法学院现任院党委书记为古立峰、院长唐磊、副院长李平、里赞。

3. 李成的介绍

李成,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反歧视法。

4. 杨泉明的介绍

杨泉明,男,汉族,四川旺苍人,1955年10月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7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专业毕业,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1。杨泉明教授先后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多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教材、词典10余部(含独著、主编和合著),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宪法保障论》、《行政法要论》等。在《政治学研究》、《现代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多篇为《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获国家、省、部级及其他科研、教学、贡献奖10余项。 杨泉明教授现担任全国和省多种学术、社会团体领导职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四川八届、九届省委委员。

5. 四川大学周伟教授

周伟教授:

法学博士,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四川大学人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兼任教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政治学会会员,美国国际法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公民基本权利,反歧视法,比较行政法。

一、 个人简介
1988年7月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1998年7月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
德国MAX-PLANCK比较公法与国际法研究所、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美国天普(Temple)大学法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曾代理身高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生命歧视等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宪法平与反歧视案件

二、学术成果
近5年承担的科研项目:
1.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禁止歧视与少数人暨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负责人;
2. 2008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法中心,《《中国反歧视法理论研究》,负责人;
3. 2007年,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平等就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负责人;
4. 2006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反歧视法律制度研究》,负责人;
5. 2006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中国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负责人;
6. 2005年,美国福特基金,《中国宪法基本权利与违宪审查实证案例研究》,负责人;
7. 2004年,教育部2004年重大课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宪政》子课题“宪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研人员;
8. 2004年,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中国西部劳动就业反歧视法律制度研究》,负责人;
9. 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完善公民权利法律救济机制理论与实务研究》,负责人。
10. 2002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体制创新研究》,负责人。
11. 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体制改革过程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制发展保障制度研究》,主研人员。
近5年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1.《反歧视法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
2.《宪法解释的方法与案例研究:法律询问答复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版;
3.《宪法基本权利?理论?规范?应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
4.《德国行政法》,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5.《中国劳动就业歧视:法律与现实》(合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
6.《各国立法机关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宪法学》(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合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9月版;
9.《宪法学》(教材)(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论文:
1 .《第一至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期与会议议程研究》《清华法律评论》2008第5期
2.《宪政:理念与实践》《法学》2008年第4期
3.《城镇就业中的身长歧视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4.《中国城镇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5.《城镇就业中的长相歧视研究》《政法论丛》,2008年第2期6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专职化的进程与展望》,《河北法学》,2007年第12期;
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8.《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歧视法学术建议稿> 的说明》,《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9.《我国就业中年龄歧视的实证研究》,《政法论丛》,2007年第3期;
10.《中国地方外地劳动力就业立法例合法性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1.《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歧视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6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2.《通信自由与通信秘密的保护问题》,《法学》2006年第6期;
13.《论禁止歧视》,《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14.《婚姻与国家:婚姻自由之宪法之维》,《河北法学》2006年第12期;
15.《宪法解释中学说解释、历史解释和先例解释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005年3期
16.《我国立法中专门委员会审查法案的主要问题》,《学海》2005年第3期;
17.《活的宪法解释——以宪法解释明确宪法及其与法律的界限之实证问题研究》,《黄海学术论坛》2005年第5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版;13、《1982年宪法以前的宪法解释与违宪审查案例之启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

18.《论立法上的平等》,《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2期;
19.《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0.《我国宪法解释的特征与意义》,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3期;
21.《宪法解释的方法体系》,《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
22.《宪法解释机关比较研究》,《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3.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法律草案立法程序之改革》,《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
24.《改革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统一审议法律草案为各专门委员会分别审议的立法程序》,《法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5.《中国公共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前瞻》,《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 ;
26.《中国宪法诉讼的现状、理论与前瞻》(德文),《德中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
27.《法律询问答复法律效力实证研究》,《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6月;
28.《活的宪法解释案例补充宪法规定研究》,《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第1期;
29.《立法机关委员会管辖比较》,《人大研究》2003年第4期。
近5年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
1 .2007年4月19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发表中国反歧视立法机制最新发展的演讲(China Anti-discrimination Legislative and Cases Recently Development);
2. 2006年12月13日-14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中华律师协会: “反就业歧视”律师培训及国际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国就业歧视案件诉讼实践”的演讲;
3 .2006年.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西部高校教师人权法教学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国禁止歧视的理论与法律实践”的演讲;
4 .2006年8月19日-20日,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反就业歧视的立法必要性和理论框架:中国项目成果发布会及研讨会,发表题为“西部就业歧视研究看中国建立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演讲;
5 .2006年7月15日-21日,美国天普大学法学院, 艾滋病毒/艾滋病法律防护非政府组织国际论坛,发表题为“疾病、反歧视与宪法平等权——以乙肝歧视案为例”的演讲;
6 .2006年6月9日-11日,瑞典人道主义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平等权与公益诉讼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国有关平等权的公益诉讼”的演讲;
7. 2006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四川省司法厅:宪法平等与就业歧视公益诉讼法律技术与方法研讨会,发表题为“就业平等与反歧视公益诉讼的法律策略与方法”的演讲;
8 .2005年,韩国光州亚洲人权论坛,发表题为“中国环境法律与环境权”的演讲;
9 .2005年,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发表题为“中国劳动就业反歧视法律案件的发展”的演讲;
10. 2005年,芬兰Turkey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发表题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的法律诉讼”的演讲;
11. 2005年,美国律师协会,发表题为:“妇女权利与公益诉讼”的演讲;
12. 2005年.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四川大学法学院:中国西部高校教师人权法教学研讨会,发表题为:“中国禁止歧视的公益诉讼”的演讲;
13 .2004年,北京中欧人权两公约第六次网络研讨会(EU –China Human Rights Network Seminar ),发表题为 “工作权及其实现”的演讲;
14. 2004年,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作题为“中国宪法平等权诉讼的最新发展” 的演讲;
15. 2004年,北京挪威奥斯陆大学中国合作项目讨论班做题为“以案说法——运用中国法律中的平等权条款对抗就业歧视问题” (Using the Chinese Equality Clause to Fight Agains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 Discussion On Recent Cases.)的演讲;
16. 2003年,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做题为“中国宪法发展与制度发展的多元方法”(Differing Approaches to Co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的演讲;
17. 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亚州法论坛,做题为《中国宪法诉讼》(Constitutional litigation in China)的演讲;
18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所,做题为《中国宪法诉讼近况》(Recent development of China constitutional litigation)的演讲
三、成果获奖情况
省部级奖: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问题研究》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 三等奖 第一名 1999年
《有关中国法院适用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研究》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等奖 2003年
《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 三等奖2005年
《各国立法机关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年
《各国立法机关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
《论恩格斯晚年关于法的功能的理论》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1991年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共四川省委员会、四川省人民政府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005年
四、学术、技术组织任职情况
2007年至今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2006年至今 四川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 副会长
2007年至今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 立法咨询专家四川省政协法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成都市人大常会立法咨询委员会

6. 四川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值得去蹭的

作为在川大待了半年以上的任何川大学子,必须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搜集公选课课程技巧与川大老师推荐白名单,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注重哪个老师给分高,哪个老师事情少不点名,哪个老师讲的好期末不考试andsoon,作为一个课程较少选修课选的比较多的大三商学院学姐,在这里必须要强烈安利两节川大“网红课”老师呀~

总结

因为我虽然是商学院的学生但是自己感觉商学院的课程大多比较水应该多实践,而自己对于心理学与法学十分感兴趣,在这里强烈安利这两位川大名师呀!抢到就是赚到,没抢到这两位老师的课,蹭课有空也要来蹭课呀~

7. 郭忠的介绍

郭忠,男,汉族,1968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0毕业于四川大学图书情报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获硕士学位;2010年获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法理学》、《立法学》、《西方法哲学》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

8. 李成的基本信息

李成,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宪法、行政法、反歧视法。
工作经历
2011年08月至今,四川大学法学院教师
受教育经历
2008年09月-2011年06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法学博士
2004年09月-2007年06月,四川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法学硕士
2000年09月-2004年06月,四川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法学学士

9. 陶涛的介绍

陶涛,法学硕士、医学博士,宪法与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人权法学、医事法学。 主要承担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立法学、人权法学等课程的讲授。先后在《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中华学术论坛》、《学术前沿》、《中国教育改革》、《中国法医学杂志》、《法律与医学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和参与编写专著6本;先后获得四川省法学会优秀法学学术成果二等奖;成都市检察官协会检察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四川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四川大学法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四川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奖。

10. 陈永革的经历

1971年8月至1979年8月 广西军区生产师一团研究所一连副指导员
1979年9月至1983年6月 西南政法学院读本科 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1983年7月至1984年8月 中南政法学院助教、国家法教研组长
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 西南政法学院攻读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1987年7月至1994年7月 四川大学法律系助教、讲师、教研室主任
1994年7月至1999年6月 四川联合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1999年7月至今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诉讼法、宪法和行政法专业硕士生导师,诉讼法教研室主任
四川省诉讼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建设法制协会常务理事
四川省海峡两岸法律问题研究会理事
四川省人大法制委立法咨询委员
四川省总工会法律顾问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通讯评审专家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挂职锻炼于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检察院任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等

热点内容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
锡林郭勒盟法律服务所 发布:2025-02-02 06:07:56 浏览:136
法官藏匿伪造证据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991
法律援助工作站申请流程 发布:2025-02-02 05:55:41 浏览:966
医药公司法律监管 发布:2025-02-02 05:54:19 浏览:734
电力公司违法规定罪名 发布:2025-02-02 05:37:18 浏览: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