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简述分析

刑事诉讼法简述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6-06 03:08:30

『壹』 刑事诉讼法内容是怎么样的

法律分析:内容是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贰』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

(1)此案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县人民法院有权直接受理。

(2)自诉案件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乙父其妻作为其近亲属,有权向法院起诉。

(3)刑事诉讼中的自诉是相对于公诉而言的,它是指法律规定的享有自诉权的个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的刑事诉讼。在我国,自诉案件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人民法院能够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及六机关《决定》、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此类案件具体包括:(1)侮辱、诽谤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3)虐待案;(4)侵占案。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此类案件具体包括:(1)故意伤害案;(2)非法侵入住宅案;(3)侵犯通信自由案;(4)重婚案;(5)遗弃案;(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7)侵犯知识产权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第五章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对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此处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如不起诉决定、不予立案决定等。这类自诉案件是刑事诉讼法为解决司法实践中老百姓告状无门,强化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制约而新增加的公诉转自诉案件。
提起自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将不被人民法院受理。
1、案件属于自诉案件范围。
2、案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自诉人享有自诉权,也即是说,自诉人主体资格合法。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自诉案件原则上由被害人提起,如果被害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者因受强制、威吓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由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告诉。当然,这种情况下,代为告诉人应当提供与被害人关系的证明和被害人不能亲自告诉的原因证明。
4、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5、对于公诉转自诉案件,还应当收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予起诉被告人的书面决定书。
具体来说刑事自诉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1、由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不经过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2、在法院审理过程中,适用调解,原告在法院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也可以撤回起诉。
3、被告人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可以提出反诉。所谓反诉,就是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自诉人犯有与本案有联系的犯罪行为,要求人民法院进行审判。
4、自诉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无论是作为被害人还是作为他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者裁定不服,有权提出申诉。

『叁』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法律分析:(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1、惩罚犯罪是对国家刑罚权的赋予,保障人权是对国家刑罚权的规制。2、当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发生冲突时,犯罪控制模式往往选择惩罚犯罪,正当程序模式则往往选择保护人权。3、现代人权保障理念的核心是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1、实体公正是结果的公正,程序公正是过程的公正。2、关于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关系的观点:(1)实体优先论。(2)并重论。(3)程序优先论。3、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终极目的都在于公正解决纠纷。4、在追求实体正义的过程中应将程序正义放在优先地位。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百九十条 审判长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到庭后,应当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出生日期、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或者被告单位的名称、住所地、诉讼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二)是否受过法律处分及处分的种类、时间;

(三)是否被采取强制措施及强制措施的种类、时间; (四)收到起诉书副本的日期;有附带民事诉讼的,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附带民事起诉状的日期。

『肆』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内容是:1、刑事诉讼的任务和基本原则;2、管辖、回避、辩护与代理;3、证据、强制措施、附带民事诉讼;4、侦查、起诉、审判;5、执行以及特别程序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伍』 刑事诉讼原则与刑事诉讼法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我国刑事诉讼奉行的原则如下:1、侦查、检察、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4、依靠群众原则;5、审判公开原则;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等等。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是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全过程或主要诉讼阶段,公、检、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学中,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往往被称为“刑事诉讼之主义”。民国时期学者也有类似用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热点内容
南京森林法院 发布:2025-02-02 01:53:24 浏览:99
上海市司法局的电话 发布:2025-02-02 01:49:57 浏览:727
叙述体育法学 发布:2025-02-02 01:19:23 浏览:899
劳动法出勤奖励 发布:2025-02-02 00:32:06 浏览:575
旅游加法治 发布:2025-02-02 00:18:51 浏览:720
女律师外传 发布:2025-02-02 00:18:43 浏览:789
本裁定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2 00:15:53 浏览:662
劳动法30条6款 发布:2025-02-02 00:09:19 浏览:255
无责任底薪法律 发布:2025-02-01 23:03:36 浏览:232
小利帮忙有没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1 22:32:26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