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民事诉讼法
Ⅰ 国办发 1999 78号
一、重新组建仲裁委
为了贯彻落实仲裁法,积极推行和完善仲裁制度,国务院办公厅从1994年起先后发出了《关于做好重组建仲裁机构和筹建中国仲裁协会筹备工作的通知》等4个文件,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作了大量调和指导性的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一系列有仲裁问题的司法解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司法部、国家工商局、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分别发布了关于积极做好仲裁委换届、仲裁委登记、格式合同文本修订等文件。各有关地方政府和组织对仲裁工作也很重视、支持。截止1998年年底,在全国依法可以重新组建仲裁委的220多个城市中,已有145个城市组建了新的仲裁委。
二、仲裁队伍建设
截止1998年底,全国145个仲裁委共有仲裁员近2万名,仲裁委委员近2000名,工作人员近2000人,其中,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仲裁队伍的高素质是仲裁质量、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保证,为充分发挥仲裁的公正、便捷等优势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仲裁员的素质和仲裁委的工作水平,大多数仲裁委除了根据仲裁法制定了仲裁委章程、仲裁规则之外,还对仲裁员、仲裁委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北京、石家庄、济南、青岛、宝鸡、昆明、厦门、汕头等城市的仲裁委制定了仲裁员办案“十不准”纪律、仲裁员管理办法、仲裁员守则、办案秘书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办法等,对仲裁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三、仲裁案件的受理与审理
(一)受案数量逐年递增。据统计,截止1998年6月底,全国各新组建的仲裁委共受理仲裁案件6629件,标的额达124亿元。95年、96年、97年分别为107件、880件、3548件;98年上半年受理2094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组建的仲裁委也可以受理涉外案件的规定,北京、深圳、上海、海口、汕头等城市的仲裁委逐步受理了一些涉外和涉港澳、涉台案件。
(二)结案效率逐年上升。从各仲裁委审结案件情况看,在3个月内结案的占1/3强,4个月内结案的约占1/4,基本做到当年受案、当年结案。例如,98年上半年有779件在3个月内结案,占结案总数的37%。为了减少当事人的经济负担,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许多仲裁委根据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仲裁规则规定得十分详细,并根据法律和实际需要制定了较为灵活的提高办案效率、方便当事人参加仲裁的具体措施。
(三)仲裁质量不断提高。仲裁庭依法进行调解、裁决的自动履行率逐年上升,强制执行率逐年下降。例如,荆州仲裁委调解结案占全部结案数的68%,四川省全省的裁决自动履行率达到91%。与此同时,当事人申请法院撤销、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况和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通知仲裁庭重新仲裁的情况逐年减少。1996年至1998年,全国仲裁委共有489件仲裁裁决的当事人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394件被法院驳回,法院裁定撤销、不予执行或者裁定重新仲裁案件的共95件,仅占结案总数的1.4%。
(国务院法制办协调司)
Ⅱ 怎么申请支付令
如果被申请人是外地的,申诉人可以在自已所在地法院申请支付令吗?
Ⅲ 如何解决涉台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12月29日正式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法释[2010]19号,以下简称《规定》),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涉台民商事案件审判实践的需要,依法作出的一项重要司法解释。
近年来,随着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的实现,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涉台婚姻、继承、经贸投资等民商事纠纷越来越多,案件涉及的法律和审判规范也越来越复杂。明确涉台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规范,对于人民法院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切实保障两岸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有效维护两岸民商事交往的正常秩序,十分必要和重要。
《规定》共3条,主要解决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涉台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同时对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法律地位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规定》第一条是该司法解释的核心内容,明确规定了涉台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根据该条第一款,人民法院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应当适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并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则确定应当适用的实体法。这里所讲的实体法既包括两岸的法律,也包括其他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该条第二款进一步明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中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则,确定台湾地区法律为案件所应适用的实体法,并予以适用。同时,《规定》第三条规定,适用该有关法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条中“选择适用法律的规则”指的是参照适用的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规则,也即冲突规范,包括民法通则第八章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规定的内容。人民法院适用台湾地区民事法律,是从司法角度妥善处理法律适用难题、切实维护两岸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务实做法。
《规定》第二条对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民事诉讼法律地位作了强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平等,外国人在诉讼中也享有同中国公民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台湾同胞作为中国特殊地域的居民,在诉讼中当然具有与大陆当事人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也一贯坚持平等保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一贯重视依法保护海峡两岸当事人的正当权益。早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就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处理涉台民事案件的几个问题》的司法解释,对审理涉台婚姻、夫妻共同财产、抚养和赡养、收养、继承、房产、债务案件以及诉讼时效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1998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保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尤其是台湾同胞在大陆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随后,为回应台湾法律界人士和民众的诉求与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又将认可台湾地区民事判决的范围予以扩大,对于台湾地区有关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和支付令也予以认可。为适应新时期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变化,发挥认可台湾地区民事判决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更大作用,2009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又公布实施了《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该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裁定认可的台湾地区民事判决与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具有同等效力,同时更加详细地规定了认可的具体程序,使台湾地区民事判决在大陆的执行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为解决涉台民商事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诉讼文书送达难问题,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发布了《关于涉台民事诉讼文书送达的若干规定》。该司法解释的出台对于两岸法院及时、公正审理互涉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上述司法解释的制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为维护两岸同胞实体权益、平等保护两岸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发展正常有序的两岸关系所采取的务实而重要的举措。
这次公布和实施《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继制定实施上述重要司法解释后的又一重大司法举措,体现了人民法院服务对台工作大局,切实为两岸人民谋福祉的精神。今后,人民法院在涉台民商事案件的审判中,将严格依照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准确适用法律,确保涉台案件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坚持公正、高效、严格司法,妥善处理好相关案件,促进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Ⅳ 涉台民商事案件一审必须是中院审理吗
您的这个问题主要涉及民事案件一审的级别管辖,按照民诉法规定涉台案件一审管辖法院一般为中院,也有例外情况(详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
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第一,重大涉外案件(包括涉港、澳、台地区的案件)。所谓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案件,如原告或被告是外国人、涉及的财产在外国等。所谓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或当事人分属多国国籍的涉外案件。
第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所谓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一般是指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当事人或诉讼标的及标的物涉及到的人或事在政治上有重大影响,如当事人是党、政、军界要员或人大代表等。在经济上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主要是指诉讼标的金额较大、争议的法律关系涉及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贯彻等类案件。
第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目前这类案件主要有海事和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商标侵权案件。海事、海商案件只能由海事法院管辖(海事法院与普通中级法院同级),其他法院不能管辖;专利纠纷案件只能由省级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以及青岛、大连和各经济特区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没有管辖权。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2]第5号2002年2月25日
为正确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依法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现将有关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管辖的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第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由下列人民法院管辖:(一)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二)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三)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中级人民法院;(四)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其他中级人民法院;(五)高级人民法院。上述中级人民法院的区域管辖范围由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确定。
第二条对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所作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其第二审由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下列案件:(一)涉外合同和侵权纠纷案件;(二)信用证纠纷案件;(三)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四)审查有关涉外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五)申请承认和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
第四条发生在与外国接壤的边境省份的边境贸易纠纷案件,涉外房地产案件和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当事人的民商事纠纷案件的管辖,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六条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对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辖实施监督,凡越权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应当通知或者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
第七条本规定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前已经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本规定人发布前的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Ⅳ 被车撞了到法院起诉有什么流程
详情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