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民事诉讼法第44条规定
❶ 申请人向审判长申请回避审判长不与受理审判员长有哪些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第十条 审判基本制度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了回避的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在《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了回避制度的程序规范。
1.回避的法定情形及适用对象:
《民事诉讼法》第44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近亲属通常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
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指案件处理的结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法官或其他有关人员的利益。
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外的、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的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
同时,《回避规定》细化了应当回避的情形。
回避适用的对象首先是法官和陪审员,其次是书记员、执行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2.回避的方式和程序:
回避有两种方式,其一是自行回避,即确有法定的回避原因时,由法官或其他有关人员主动要求回避;其二是依据《民诉法》第45条,由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官或其他有关人员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两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当说明申请的理由。在必要时,还应当提供证明应当回避情形存在的证据。提出回避申请的时间,一般在开庭之时。法院按普通程序审理案件时,一般应当在合议庭组成后的3日内将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
在开庭审理时,审判长要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如申请回避,就应在此时提出。但有时当事人在审理开始后才得知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法庭辩论终结前申请回避。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回避申请提出后,除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外,被申请人员在回避与否的决定作出前,应当暂停参与案件的审理工作。对当事人等提出的回避申请,法院应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作出决定。决定回避的权限依被申请回避人员的不同而异: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如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在实行独任审判时,则由法官决定。
3.救济措施:
《民诉法》第47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4.违反回避规定的后果:
审判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是严重违反诉讼程序规则的行为,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纪检、监察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法院对依法应当回避而未自行回避的审判人员,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的规定予以处分。审判人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也是再审的法定事由。
❷ 民事诉讼中审判员什么情况下要回避
《民事诉讼法》第44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内有权用口头或者容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❸ 《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中前款与前三款如何理解
一、《民来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
1、第一自款: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2、第二款: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3、第三款: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第四款: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二、上述条文中,关于“前款”“前三款”的含义
1、“前款”,就是指第二款,即审判人员有第二款规定之行为的,除了当事人可以申请其回避外,审判人员还应当被追究法律责任。
3、“前三款”,就是指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即前面三款的规定,同时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3、上述条文中的(一)(二)(三),应称之为第一款中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
❹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四十四条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四十四条规定是: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fa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fa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fa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fa应当作出裁定。
❺ 法律面前亲朋好友可以作证吗
在刑事案件中,案件在审理阶段,犯罪嫌疑人是可以收集证据包括找证人来为自己辩护,那么亲朋好友的证言能作为证据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可以,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该“亲朋好友的证言能作为证据吗”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果您有法律问题想要咨询,可关注无讼,私信咨询。
❻ 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4条的理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四条 【再审中的版新证据】《民事诉讼法》第一权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申请再审时提出。
条文注释
本条是关于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提出“新证据”的规定。
在审判监督程序中涉及“新的证据”可能启动再审程序的,只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情形。所谓新发现,应当是指在此之前客观上没有出现、不存在而在结束之后才出现的;或者庭审结束之前虽然出现、存在,但从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当时的条件等诸多因素当事人无法知晓该证据已经出现,而在庭审结束后才发现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当事人提出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的规定,当事人提出新的证据的时间也应在两年内提出,超过两年才提出的证据,即使是新的证据也不再具有“新的证据”的法律效果。
❼ 民事诉讼法第几条规定临时更换法官须提前三天通知当事人
如果是法院决定换法官,不用提前通知你。如果你提出要换法官,只有符合必须版回避的情形时,法院才会更换权法官。对于你提出的回避申请,法院会给你答复,决定是否要换法官,但并没有规定要提前多少天通知你。《民事诉讼法》第44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❽ 具有哪些情形时,可以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法律分析:申请回避,是指应当回避的人员具有法定的回避情形却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
求他们回避。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4条规定,民事诉讼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刑事诉讼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四条 民事诉讼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刑事诉讼法》第29条
刑事诉讼审判人员回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❾ 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44条,第45条,第49条,第13条
第十三条 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回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答讼权利。
第四十四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前三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八条 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