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对于年终奖

劳动法对于年终奖

发布时间: 2022-06-20 12:15:49

1. 劳动法有没有关于年终奖的规定

没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1)劳动法对于年终奖扩展阅读

《“年终奖入社保”背后的公平焦虑》

最近,部分省份将年终奖计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引发争议。

心疼当期收入减少的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者不满意:本来工资就不高,再从年终奖里划掉一笔,入社保岂不变成了降收入?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把年终奖、股权、期权收益通通计入缴费基数?

参加企业养老的人也不满意: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原本就比企业高一截,年终奖纳入后,未来差距可能更大,改革真的是要缩小差距吗?不同地方的参保者更免不了做比较:为什么有的省份没提年终奖的事儿,是不是自己所在的地方养老基金不够用了?

年终奖计入缴费基数,影响并不复杂:当期收入降低、未来养老待遇提高,对参保者总体上不构成利益的减少。小细节引来大动静,背后指向不同人群对养老保险的公平焦虑。

促进公平,是养老并轨的最大意义所在。此前养老“双轨制”屡遭诟病,主要是由于“制度轨道”不统一。并轨后,人人要缴费,缴费比例一致,退休待遇计发办法一致。有了统一的制度安排,养老公平就有了制度基础,改革因此赢得最大共识。

此次部分省份年终奖计入缴费基数,恰恰触动了人们对制度不一致的担心。这一风波提醒政策制定者,在大的制度并轨后,还要力争在操作中尺度一致,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

一方面,操作办法要立足“全国一盘棋”,不同省份、大中小城市,在缴费基数、项目选择上应当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并做到公开透明。另一方面,要正视多年来企业参保员工缴费工资低于实际工资、最终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完善实施细则,使缴费基数的确定更接近真实的缴费能力。

一谈到缴费人们就紧张,也反映了对社保的纠结。多缴多得,这道理讲了这么多年,谁都明白。但现实生活中,那些日子过得不太宽裕的参保者,宁愿先管眼下。去年以来,为降低企业成本压力,我国两次下调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率。

实际上,类似的压力对参保者个人同样存在,年终奖计入缴费基数也由此引起不小的情绪反弹。化解这种纠结,有必要在明确缴费基数的同时适当控制基数、降低费率,增加公民的获得感,也让所有参保者愿意据实缴费。

2. 年终奖是否可以写进劳动合同里

年终奖可以写进劳动合同里。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劳动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占据核心的地位。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年终奖是指每年度末企业给予员工不封顶的奖励,是对一年来的工作业绩的肯定。
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好的年终奖办法要有较好的考评指标、评价方法、发放规则等等相应的各项制度,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凝聚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百一十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工会和职工代表可以争取将“双薪”、“年终奖”等奖励机制写入劳动合同之中。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3. 劳动法是否规定公司必须给予员工年终奖

劳动法是否规定公司必须给予员工年终奖,你可以买一本劳动法看看就知道了,多学些法律知识对你有好处,可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劳动法关于年终奖发放的规定

法律分析
建议先和公司就另一半奖金的发放进行协商,如通过协商能解决,那对双方都是最佳的处理方式,既节省双方的时间、精力;如果协商不成,建议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寻求帮助,请求监察部门与公司协调并调查、处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你提供相应材料并积极配合。根据情况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或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部分组成。其中,奖金一项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而对于生产奖的范围,主要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由此推知,年终奖其实是工资的一部分,属于劳动报酬的范围,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否则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5. 劳动法中,怎么拿年终奖

年终奖属于绩效奖金,劳动法没有强制必须发放,但有些福利好的公司或者公司为了奖励部分优秀员工都会相应的发放一些年终奖的。

劳动者本身的价值。如果劳动者本人属于管理层或者是技术人才的话,在公司里能独当一面是不可缺德的人才,那么公司一般会对这样的人进行发放年终奖的。同样如果劳动者属于一般的操作工人,一般的发放年终奖的几率是比较小的,甚至根本没有。写在最后,如果我们没有拿到年终奖,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来评估是否应该得到年终奖。

6. 劳动法对年终奖的定义

年终奖在劳动合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属双方约定的或用人单位福利规定范围。从情理、法理上讲,是应当发给你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你在发完年终奖后辞职。

7. 劳动法有没有规定本年工作半年以上离职,是否公司可以兑现年终奖

劳动法没有规定年度工作半年以上离职,公司可以兑现年终奖。
一般来说,工作半年以上离职,年终奖公司是不会发放,公司年终奖发放是针对在职员工。

8. 年终奖的发放标准

法律分析:这是没有标准的。这取决于公司当年的盈利能力来确定分配金额。年终奖励是指企业在每年年末给予员工的无上限的奖励,是对过去一年工作业绩的肯定。年终奖励的金额和形式一般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调整。一个好的年终奖方法应该有更好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分配规则等相应制度,这样才能有效激励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年度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年度经济效益和对员工年度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向员工发放的一次性奖金。根据考核情况,还包括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的年加薪、年薪和绩效工资。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薪酬分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固定工资在员工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激励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趋势仍在发展。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小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年终奖的发放应体现三个方向: 第一,反映公司的年度业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鼓励员工更加关注公司的利益,稳定员工队伍,并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 第二,反映员工的年度工作表现。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9. 劳动法年终奖发放规定

劳动法没有关于年终奖的规定,要根据用人单位自己奖励制度,如果合同中有约定,从其约定,如果没有就只能协商解决。

热点内容
日照卜法官 发布:2025-01-24 02:09:36 浏览:225
贵阳贵阳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24 02:03:30 浏览:232
劳动法中假期是否包括节假日 发布:2025-01-24 01:28:53 浏览:786
初任法官改革 发布:2025-01-24 01:27:17 浏览:103
保密法律法规知识试题 发布:2025-01-24 01:05:13 浏览:197
1社会保障法的定义是 发布:2025-01-23 23:11:01 浏览:396
列举国家的五个行政法规 发布:2025-01-23 23:10:17 浏览:375
投资框架协议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23 23:03:07 浏览:450
三大诉讼法管辖 发布:2025-01-23 22:43:06 浏览:841
重庆大巴坠江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3 22:04:45 浏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