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解释附则
㈠ 法条中的附则是做什么的104
附则,是附在法律、法规后面的规则,是法的整体中作为总则和分则辅助性内容而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立法的实践来看,那些在总则和分则中都不合适列入的内容,就放在附则中。法律的附则与法律的附件不同,附则尽管是位于法律、法规的最后,但属于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与法律、法规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附件则属于法律条文之外的内容。从立法实践来看,附则作为法律的附带条款,主要可以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一是关于名词、术语的定义。对法律、法规中的专(行)业名词、术语和需要定性、定量的名词、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可以使有关规定更加准确,便于人们理解和贯彻执行。这种解释,一般出现在附则中,当然,也可以放在总则或在需要解释的内容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还可以由实施细则(或办法)去解释。二是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一般放在总则中,但也有少数放在附则中,经常放在附则中的是一些有关“参照适用”、“比照适用”的规定。三是关于解释权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规定有权解释该法律、法规的机关。从近年的立法实践来看,解释权一般在法律、行政法规中不写。四是关于授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有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机关。五是关于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授权规定。六是关于与有关国际公约、条约关系的规定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的规定。七是关于实施时间的规定。所有的法律、法规不论是否设立了附则一章,都有实施时间的规定,并且只要设有附则一章,其实施时间一般都放在附则中规定。第八,其他不适合在总则和分则中规定的内容。由于我国目前对附则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上述内容并不是每个法律、法规的附则中都必须予以一一规定的,对哪些内容进行规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法根据需要,在附则中主要对本法有关专业用语的解释、有关气象工作的具体办法的制定、本法与有关国际条约的关系及本法的生效日期进行了规定。
㈡ 行政法问题
行政主体就像一个人,它要做很多事情,不可能把他能做的事情一一列举。而且行政机关会面临很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如果剥夺其管辖权,必然导致问题。所以你的问题让人很难回答,但是我还是努力给你找出来。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
第五条
市公安部门是本市养犬管理的主管部门。区、县公安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养犬管理以及相关处罚。市公安部门设立的犬只收容所负责犬只的收容、认领和领养工作。(这里有规定区县公安机关对有关行政相对人的处罚行为)
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犬只的狂犬病防疫,指导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相关管理以及处罚。(这里有规定兽医主管部门对有关行政相对人的处罚行为)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查处城市化地区饲养、经营犬只过程中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这里有规定城管执法部门对有关行政相对人的处罚行为。如果没有遵守,可能被城管整顿,比如没收犬只、强行搬离。)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卫生、财政、物价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第七、八、九条都规定了有关行政主体的行政事实行为,主要体现为行政指导、发布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信息。
第二章 养犬登记
本章规定的行政行为主要是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这两种行政行为贯穿本章。
例如:
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养犬登记制度和年检制度。饲养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养犬人应当办理养犬登记。
未经登记,不得饲养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
本市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实现犬只的狂犬病免疫接种与养犬登记、年检在同一场所办理。
第十一条规定的年检制度,实际是行政许可。登记制度,既是行政许可也是行政确认。例如:“未经登记,不得饲养犬龄满三个月的犬只”。这一款就是集中体现了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
第三章 养犬行为规范里并未规定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多是一些任意性规范,如果养犬人不遵守,在《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里也未规定处罚、强制措施。
第四章 犬只的收容、认领和领养里规定行政机关有在一定条件下取得犬只所有权的权力,但是不应该认为是行政法的内容,我觉得是民法(见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六条 相关行业协会、动物保护组织等社会团体经市公安部门认可,可以开展犬只的收容、领养工作,收容、领养的犬只不得用于经营活动。公安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予以支持,并履行监督职责。(本条有行政合同的影子,也有行政许可的影子)
第五章 犬只的经营里主要是行政许可。
第六章 法律责任里完全是行政处罚的规定,非常具体。
第七章 附则里只有第六十条——“本条例施行前已依法为犬只办理养犬登记的,继续有效”是行政确认行为。
《上海市城乡规划条例》中的行政行为在学界有争议,行政规划本身的性质还要研究。因为行政规划到底是抽象行政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现在说不清。如果认为是抽象行政行为,但是有针对具体的某地,不可以反复适用。如果认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在规划涉及的领域内又是必须遵守的准则,这个就带有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
有行政许可行为,例如: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村庄规划,以及规划管理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实施规划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也有行政处罚行为,例如: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您认为根据理论上对行政法上“行政”的理解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规定,我国邮政行业的各种业务是否都属于“行政”的范围?为什么?
“行政”这个概念本身存在争议,但是“行政”的核心内容没有争议,就是“管理”。这个“管理”的范围有争议。广义上的”行政“,包括了一切管理行为和为管理服务的行为。中国行政法受苏联影响,以前认同这个道理。狭义的”行政“仅仅指有行政权的组织依法(法做广义解释,指国家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履行职责的管理行为。中国目前倾向后者。
邮政行业的各种业务不完全是”行政“,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经营行为,是市场行为。”行政“的部分就是对邮政行为进行管理的部分,比如批准快递企业从业、处罚违规的邮政企业。
邮政行业和铁路行业很类似,曾经都是全国唯一的政企合一的巨无霸单位,各自都行使了部分行政权,也进行经营活动,都具有公益性质。但是邮政这块市场化比铁路早,所以大家不怎么关注。
㈢ 刑法附则的内容什么意思
我国刑法的附则是说生效时间和本法生效前的一些规定如果处理。
附 则
第四百五十二条【生效时间】本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列于本法附件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已纳入本法或者已不适用,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予以废止。
列于本法附件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决定予以保留。其中,有关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的规定继续有效;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已纳入本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适用本法规定。
附件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下列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已纳入本法或者已不适用,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予以废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
2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3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4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
5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6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
7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
8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
9关于惩治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的补充规定
10关于惩治劫持航空器犯罪分子的决定
11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
12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13关于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4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15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附件二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下列补充规定和决定予以保留,其中,有关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的规定继续有效;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已纳入本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适用本法规定:
1关于禁毒的决定
2关于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3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4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5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
6关于严惩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补充规定
7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8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㈣ 行政强制法条文释义及应用的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总则
一、立法宗旨
二、概念
三、适用范围
四、依法原则
五、适当原则
六、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
七、不得谋取利益原则
八、当事人权利
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
三、行政强制措施的确立规则
四、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五、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
六、行政强制设定中的公众参与
七、行政强制的立法评估
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
二、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
三、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一般程序
四、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特别程序
五、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特别程序
六、被采取强制措施财物的移送程序
第二节 查封、扣押
一、查封、扣押的实施主体
二、查封、扣押的范围
三、查封、扣押决定书
四、查封、扣押期限
五、被查封、扣押财产的保管
六、被查封、扣押财产的处置
七、查封、扣押的解除
第三节 冻结
一、冻结的实施主体
二、金融机构的协助义务
三、冻结决定书
四、冻结期限
五、冻结的解除
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第一节 一般规定
一、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二、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一般规定
三、中止执行
四、终结执行
五、执行回转
六、执行和解
七、执行手段及时间限制
八、对违法建筑物等的强制执行
第二节 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
一、执行罚
二、强制执行
三、强制划拨
四、强制拍卖
五、划入专用账户
第三节 代履行
一、代履行的适用条件
二、代履行的程序、费用及方式
三、强制清除
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管辖
三、申请材料
四、申请与受理
五、审查方式
六、听取意见与裁定
七、立即执行
八、费用承担
第六章 法律责任
一、行政机关违法的责任承担
二、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责任
三、查封、扣押财产的法律责任
四、以权谋私的法律责任
五、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
六、违法划拨款项的法律责任
七、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八、刑事责任与赔偿责任
第七章 附则
一、法律期限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生效日期
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㈤ 附则的规定
从立法实践来看,附则作为法律的附带条款,主要可以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
一是关于名词、术语的定义。对法律、法规中的专(行)业名词、术语和需要定性、定量的名词、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可以使有关规定更加准确,便于人们理解和贯彻执行。这种解释,一般出现在附则中,当然,也可以放在总则或在需要解释的内容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还可以由实施细则(或办法)去解释。
二是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一般放在总则中,但也有少数放在附则中,经常放在附则中的是一些有关“参照适用”、“比照适用”的规定。
三是关于解释权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规定有权解释该法律、法规的机关。从近年的立法实践来看,解释权一般在法律、行政法规中不写。
四是关于授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有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机关。
五是关于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授权规定。
六是关于与有关国际公约、条约关系的规定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的规定。
七是关于实施时间的规定。所有的法律、法规不论是否设立了附则一章,都有实施时间的规定,并且只要设有附则一章,其实施时间一般都放在附则中规定。
第八,其他不适合在总则和分则中规定的内容。由于我国目前对附则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上述内容并不是每个法律、法规的附则中都必须予以一一规定的,对哪些内容进行规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法根据需要,在附则中主要对本法有关专业用语的解释、有关气象工作的具体办法的制定、本法与有关国际条约的关系及本法的生效日期进行了规定
㈥ 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所称执法职能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行政监察、货币信贷、统计、会计、支付科技、货币金银、国库等承担金融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
本规定所称法律事务工作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条法司、各级分支机构的法律事务办公室以及经指定承担法律事务工作职能的有关部门。
第四十二条对错缴、多缴或者经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复议后认为不应给予行政处罚,但当事人已缴罚款,需办理退付款项的,应按照《罚款代收代缴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门、罚款代收机构就罚款收入的收缴情况、代收情况进行对账,应按照《罚款代收代缴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对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外汇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规定,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另行制定。
第四十五条本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定发布前发布的有关行政处罚程序方面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㈦ 附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附则,是附在法律、法规后面的规则,是法的整体中作为总则和分则辅助性内容而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
从立法的实践来看,那些在总则和分则中都不合适列入的内容,就放在附则中。
在我国,法律性文件的附则部分,主要是规定文件的生效时间、解释权修改权的归属等问题。如:本制度自xx年xx月xx日起施行从立法的实践来看,那些在总则和分则中都不合适列入的内容,就放在附则中。法律的附则与法律的附件不同,附则尽管是位于法律、法规的最后,但属于法律、法规的组成部分,与法律、法规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而附件则属于法律条文之外的内容。
从立法实践来看,附则作为法律的附带条款,主要可以对以下内容作出规定:
一是关于名词、术语的定义。对法律、法规中的专(行)业名词、术语和需要定性、定量的名词、术语进行必要的解释,可以使有关规定更加准确,便于人们理解和贯彻执行。这种解释,一般出现在附则中,当然,也可以放在总则或在需要解释的内容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还可以由实施细则(或办法)去解释。
二是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适用范围一般放在总则中,但也有少数放在附则中,经常放在附则中的是一些有关“参照适用”、“比照适用”的规定。
三是关于解释权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规定有权解释该法律、法规的机关。从近年的立法实践来看,解释权一般在法律、行政法规中不写。
四是关于授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规定,即在附则中明确有权制定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机关。
五是关于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授权规定。
六是关于与有关国际公约、条约关系的规定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的规定。
七是关于实施时间的规定。所有的法律、法规不论是否设立了附则一章,都有实施时间的规定,并且只要设有附则一章,其实施时间一般都放在附则中规定。
第八,其他不适合在总则和分则中规定的内容。由于我国目前对附则的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上述内容并不是每个法律、法规的附则中都必须予以一一规定的,对哪些内容进行规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法根据需要,在附则中主要对本法有关专业用语的解释、有关气象工作的具体办法的制定、本法与有关国际条约的关系及本法的生效日期进行了规定
㈧ 行政法是什么
行政法
行政法是规定国家行政主体的组织、职权、行使职权的方式、程序以及专对行使行政职权的法制监督,调整属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
行政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组织法;
(二)行政行为法;
(三)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
行政法的这三个部分分别调整着不同的行政关系:
行政组织法主要调整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行为法,主要调整行政管理关系;
行政法制监督、行政救济、行政责任法主要调整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补充定义: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附则的内容包括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其中附则的内容包括:
第一百零五条 本法所称领导成员,是指机关的领导人员,不包括机关内设机构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
第一百零六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57年10月23日批准、国务院1957年10月26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