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61
❶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现行法律有规定吗
有,
《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
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1)行政诉讼法61扩展阅读:
行政诉讼证据的规定
1、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行政诉讼全部证明活动的中心。
行政诉讼的许多证据制度——尤其是证明责任制度都是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基本出发点规定的。
证明对象对整个证据制度的建构有着深刻的影响,基本原因就在于它直接反映了司法诉讼的中心任务。
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不同,行政诉讼的中心任务是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所以行政诉讼的主要证明任务就是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查清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事实,同时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2、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与证明力须经法庭查证。
人民法院作出合法有效的裁决的前提是对证据的查证属实。
当事又将行政诉讼证据提交法院,但这些证据在法律上均无预决力,必须经法院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依据证据法原理,能被法院认定、最终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必须具备的特征为:
1、合法性。即可定案证据必须为法定主体经法定程序、通过合法手段而取得,且符合法定的形式;
2、客观性。即可定案证据必须是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情况。
对行政诉讼证据而言,这种真实情况指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与规范性文件;
3、关联性。即可定案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及与此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与规范性文件——存在一定的联系。
可定案证据是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依据,其认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裁判的客观与准确。行政诉讼证据的以上三个特征,
实际上包容着行政法与诉讼法两方面的特征。行政诉讼证明责任制度的建构,必须对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加以体现。
3、行政诉讼证据的来源特定。
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来自行政程序,且主要由被诉行政主体提供。
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行政主体应当在充分、全在掌握证据、查明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即行政主体必须遵循先取证、后裁决的规则。在注重程序与注重实体同等重要的今天,这已是行政法治的内在要求。
这决定行政主体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在作出裁决之前就已获得,以便在引起诉讼时如实向法院提供。
原告在诉讼程序上有权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对被告的证据进行反驳,
但其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相对人地位,使其难以从处于主导地位的行政主体处获得证据。
所以行政诉讼的证据主要应由被告行政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提供给法院,而其提供的证据,必须取自于行政程序(“行政案卷排除规则”)。
先取证、后裁决的行政程序规则,决定了行政诉讼证据来源的特定性。这区别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据来源。
❷ 行政诉讼中,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的,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吗
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 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由此可见,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而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 争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待民事争议解决以后再恢复 行政诉讼。
(2)行政诉讼法61扩展阅读:
《行诉解释》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请求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相关民事争议,应当在第一审开庭审理前提出。
有正当理由的,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出。这一内容是借鉴《行政诉讼证据规定》中关于原告或者第三人举证期限的规定,即在“开庭审理前”提出。
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提出“一并审理”的申请,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准许,否则就剥夺了民事争议对方当事人的上诉权。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认为调解有可能成立的,二审法院可以一并处理。即,当事人在第二审程序中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对于能够调解的事项,二审法院可以在当事人自愿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告知其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❸ 2014行政诉讼法修改多少法条
您好抄,2014年修改《行政诉讼法》是该法实施24年来作出的首次修改,法律条文由75个条文增加至103个条文,修改条款的地方总共是61项,修改的内容涉及到整个制度体系具体包括:行政审判价值取向的调整,加强对当事人诉权保护,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完善行政诉讼管辖制度,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建立民事行政争议交叉的处理机制,确立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确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加大行政机关不执行判决责任等内容。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扩大行政诉讼被告、可诉行政行为和原告及第三人范围
(二)完善起诉期限和形式制度,强化法院受理职责,破解“立案难”
(三)完善管辖制度,强化行政机关应诉职责,破解“审理难”
(四)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
(五)强化行政机关执行职责,破解“执行难”
(六)修改后《行政诉讼法》进一步强化了行政诉讼法律监督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六十一条第三项规定
首先来看一下法条原文:
第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是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依法改判;
(三)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这一条是对于上诉案件的规定。要理解这条法规,要结合第六条的规定来看。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我国诉讼法体系是用两审终审制,这一制度不只是在行政诉讼法,在刑事、民事诉讼中都在采用。行政诉讼尖第六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和第一第二款的区别就在于认定事实是否清楚,在认定事实清楚的情形下,适用前两款规定。在“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这是案件实体方面;“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这是程序方面。在这两种情形下,上级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就是说上级法院对这两种情况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发回重审或直接改判,至于采用哪一种,上级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审判资源决定。
如果是上级法院直接查清事实后改判,这个判决或裁定就是第二审判决或裁定,是终审判决或裁定,不能再上诉。如对此不服,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申诉。
如果是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那就是重新进行第一审程序,重审的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❺ 行政诉讼中,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的,该怎么办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版关对民权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由此可见,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而如果存在必须先行解决的民事争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待民事争议解决以后再恢复行政诉讼。
❻ 法院执行局超越职权范围的执行违反哪条法律
法院执行局超越职权范围的执行违反行政诉讼法第61条法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执行和解协议超出执行范围的,如果当事人对法院执行措施有异议的,可以申请执行异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二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恢复执行或者不予恢复执行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提出异议。
❼ 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要以民事诉讼裁决为依据的,可以中止行政诉讼对吗
如果一个正在诉讼中的行政案件,其事实认定需要以另一个民事判决结果为依据时,那么该行政案件就可以中止诉讼程序。待民事判决确定以后再恢复行政诉讼程序。
❽ 行政诉讼法原告举证范围
按现行现行法律规定,行政诉讼中,原告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另外,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原告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
第三十八条在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
(二)原告因正当理由不能提供证据的。
在行政赔偿、补偿的案件中,原告应当对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提供证据。因被告的原因导致原告无法举证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第三十九条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❾ 行政诉讼法 61条
改判或发回
❿ 行政诉讼法第61条规定的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有哪三种例外情况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专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属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