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227条
㈠ 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有哪些
发回重审适用于两种情形:
一是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二是提出上诉或者抗诉的理由具有《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的情形之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 :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 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对于发回重审的案件,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的次数仅限于一次。《刑事诉讼法》第225条第3款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因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二,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可以提出上诉、抗诉。
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五项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回反法律规答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㈢ 刑事诉讼法第227条第三款
刑事诉讼法第227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版的诉讼权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
(二)违反回避制度的
(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㈣ 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后被判刑的所有人口头提起上诉有用吗,还是必须要以书面的形式提起上诉
刑事案件中一审判决后被判刑的所有人口头提起上诉有用,没有要求必须要以书面的形式提起上诉。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㈤ 杀人犯被判死刑后为什么会提起上诉他真的认为还能改判吗
杀人犯被判死刑后,还有上诉的权利,为求生欲望,抓著最后一根稻草,希望能从死亡缝隙躲过一劫,孤注一掷。死到临头别无选择,在黑暗中看到一曙光明,就是法律给与的上诉机会,紧紧抓住或许有一线希望,改判为无期徒刑,让生命得以延续,就是最大的奢望。
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被判处死刑的犯人还会提出“上诉”请求完全是为了求生而进行的最后一搏。
㈥ 证据链不完整定不了罪吗
是的。证据链指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形成的证明链条。公安刑侦人员在破案过程中需要广泛收集证据,当所收集的证人证言和痕迹物证有秩序的衔接组合出犯罪嫌疑人作案的主要环节,能够完整地证明其犯罪过程,方可判定其有作案嫌疑并对其采取必要的刑事侦查措施。法院在审判时必须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证据链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有罪或无罪认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刑事诉讼法第53条除了规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以外,同时明确了证据确实、充分的三项条件,其中第三项条件是“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这也就意味着全案证据之间必须形成一个不相矛盾、能够相互印证且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链。因此,证据链的构成至少包括以下三个要求:一是有适格的证据;二是证据能够证明案件的证明对象;三是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对案件事实排除了合理怀疑。
证据链中的证据必须适格
所谓适格就是要求证据必须具有可采性。可采性要求证据必须满足:1.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证据必须同案件事实存在某种联系,并因此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2.证据没有法律所禁止的情形,包括法律所禁止的证据形式和取证方式。
所形成的证据链能够证明案件的证明对象
证明对象作为证明的最初环节,指的是证明活动中需要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主要指的是有关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和量刑情节的事实。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第227条分别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明对象中的实体要件事实和程序要件事实。证明对象的实体要件事实包括:1.被指控犯罪构成要件事实,一般认为包括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的客观方面以及犯罪的主观方面。2.与认定犯罪行为轻重相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3.排除行为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证据链之中的证据必须能够相互印证 排除合理怀疑
证据相互印证就是在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为了判断证据的真伪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将某一证据与案件其他证据进行比对、检验,考察证据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进而证明案件事实的活动。无论是控诉方提供的控诉证据还是辩护方提供的辩护证据,法官在采纳某一证据以及根据全案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必须注重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证据必须得到与其含有相同信息的其他证据的印证性支持,全案证据之间不能有矛盾,应一致性地证明案件事实。对于言词证据,因为其证明力较低以及具有反复性的特点,更需要有其他证据予以印证。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表明单独的被告人供述不能定案,需要其他证据来予以印证,补强其证明力。同时该条又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就表明只要全案证据之间能够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排除了合理怀疑,那么即使没有被告人的认罪,也可以定罪结案。
㈦ 被告强奸罪不成立还可以在上告么
法律分析:受害方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不服判决的上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上诉指的是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227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