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第99

劳动法第99

发布时间: 2022-07-04 21:37:42

①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竞业限制条款应当承担何种责任

从上述问答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可以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其包括对禁止同业竞争的期限、范围和补偿等的规定,以及违反竞业限制条款而承担的违约金。所以,《劳动合同法》在第23条第2款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该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招用该违反竞业限制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呢?《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于赔偿的范围,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用人单位应向原用人单位赔偿下列损失:(1)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因获取商业秘密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本条第(2)项规定的损失,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20条的规定执行。

② 可以提前一周辞职吗

1、正常情况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正式工,提前三十天书面申请离职,到了三十天后就可以走人了,不管单位让不让你走,你都可以走了;试用期只需要提前三天即可。

2、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以上这些情况,只要单位存在其中之一,你就可以随时走人。

③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急!!!

(1)程序有问题,如招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该劳动者的原企业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当然,因为《劳动合同法》并不禁止多重劳动关系,只要该劳动者的前雇主不反对,企业招用了该员工也是可以的。
(2)签订程序有问题,劳动合同的签订应该是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不应完全由企业一方决定。
(3)该份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款如下:

(1)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婚丧假是法定的有薪假期,企业应当在职工休婚丧假期间支付工资。
(2)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我国法律规定,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3)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一方提前解除合同只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4)职工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社会保险是强制性的,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必须参加。
(5)在合同期内工人患矽肺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对。
(6)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可以享受年休假。对

④ 劳动者可否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除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外,劳动者还可行使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根据《劳动法》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合同约定的条件往往是临时性、突发性事件,不可能预先预测,因此,本条所规定的30日不是指合同约定终止情形,而是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或其他主客观原因的变化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对此,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规定:“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过用人单位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外,根据劳动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但由于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有关约定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若劳动者违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不予办理。根据《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⑤ 在职的劳动者被其他公司录用应否承担违约责任

现实困惑

2010年2月,金某通过朋友引荐到一家商贸公司做大区销售,面试合格后,金某与该公司订立了劳动合同,期限为两年。入职后,金某在工作中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业绩非常突出,公司对他很满意。因此合同到期后,公司高层领导示意人事经理与金某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且还给他涨了工资。后来在一个行业会议上,金某偶然认识了一个集团的总裁高某,二人相谈甚欢。该集团正预计要上市一系列生活用品,高某想要金某去做该集团下属的生活公司的销售经理,他对金某允诺薪酬会比金某现在所享受的高一倍,更诱人的是,他还说要分给金某一套住房。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金某决定辞职,周一上班时他就向单位递交了辞职申请。几天后,就在商贸公司还没批准金某的辞职申请时,该集团生活用品公司的人事经理就打电话给金某,说集团生活用品的项目已经开始,希望金某马上就职。金某见情况紧急,没等到商贸公司的答复就去该生活用品公司上班了,而且还与该公司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没想到一周后,原商贸公司却通知金某,让金某承担违约责任及经济损失共计10万元。商贸公司说金某未经允许擅自离岗一周,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公司规定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因此合同自行解除,金某负赔偿责任。对此,金某觉得很委屈,他之所以未辞职成功就去某集团公司工作,是因为该公司人事经理强烈要求他立即上班所致,再说他也没想到会给公司带来损失啊!他认为应该由某集团公司承担违约和赔偿责任。但是该集团公司却认为对方索赔数额太大,公司实在难以接受,他们只能支付一半,剩下的应由金某自己解决。那么,像金某这样在职的劳动者被其他公司录用是否应承担违约责任呢?

律师答疑

金某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我国《劳动法》第3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可见,金某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法律也保护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利。但《劳动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由此可见,金某一旦与某商贸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应该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否则,就构成违约。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就应该与商贸公司协商,只有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才可以解除。而且合同的解除还需要符合法定程序。我国《劳动法》第31条明确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同时,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补充规定,按照劳动法第31条的规定,劳动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超过30日后,劳动者便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办理。综上所述,只要金某按照上述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就不用承担任何违约金,但事实上金某虽然书面通知了用人单位,却在一个星期后就离开了公司,到另外一家公司上班,不符合法定的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的规定。如果真的是因为金某的离职给商贸公司造成经济损失,那么金某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对于金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事,某集团日用品公司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正是该日用品公司着急聘用金某,并一再要求其马上到公司上班,金某才没等到商贸公司的答复就去上班了,而且该日用品公司也明知金某还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某集团公司应承担一定的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我国《劳动法》第9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综上,金某明明知道没有解除合同擅自离开商贸公司到某集团公司上班是违反劳动合同的,但是还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么做了,可见金某主观上具有过错,根据法律规定金某应与某集团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十七条第二款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第九十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32.按照劳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超过三十日,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予以办理。如果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⑥ 劳动法对员工罢工情形如何处理

首先要看罢工的理由和原因是否是属于正当的,如果不正当,那么法律是不会支持的,照样要扣工资罚款

⑦ 劳动法案例分析

一答案要点:(1)该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第13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本案中,该公司内定的招工条件中,提高了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侵犯了妇女的平等就业权。(2)对该公司的违法行为应由劳动行政部门予以纠正。
二答案
(没有找到该提答案,你自己在找找)
合同违法,
三答案
(1)该煤矿招收尚未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20名工人,属违法行为。因为我国《劳动法》第99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2)用人单位拿出事先印好的劳动合同要求工人签字,违反了签订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我国《劳动法》第16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3)该份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有:第一,“婚丧假期间不支付工资”。劳动部发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第二,“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第三,“职工一方要求提前解除合同需60天以前通知用人单位”。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⑧ 求有关《劳动法》的法律条款,越多越好,急,谢谢!

1、 2005年2月的《关于外国使领馆雇用中国公民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规定:“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不能直接与中国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合同。”“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聘用中国雇员,应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由外交人员服务机构派遣雇员,代理社会保险事务。”
2、 目前正在讨论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对劳动派遣问题有了更利于劳动者的规定,要求劳动派遣公司注册资金由现在的最低10万元上升到50万元,每派出一名劳动者劳动派遣公司向银行存入5万元,以备以后万一出现问题时使用。“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1年,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劳动者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终止,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
3、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4、 《劳动法》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5、 《劳动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中规定有试用期内容是法律给予劳动关系双方有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条件。
6、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7、 《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8、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我国诉讼时效一般期限为2年,适用于普遍的民事权利被侵害的情况。特殊诉讼时效期限,《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为1年。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为1年。
9、 《劳动法》第99条“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其连带赔偿的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7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 工资、薪金所得;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 劳务报酬所得;
五、 稿酬所得;
六、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 财产租赁所得;
九、 财产转让所得;
十、 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11、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四十五。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2、 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 保险赔款;
六、 军人的专业费、复员费;
七、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13、 第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 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14、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 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15、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元的 5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6、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交所得税额 税率(%)
1 不超过5000的 5
2 超过5000至10000的部分 10
3 超过10000至30000的部分 20
4 超过30000至50000的部分 30
5 超过50000的部分 35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三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 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 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 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 有公司住所。
18、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19、第二十五条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 公司名称和住所;
(二) 公司经营范围;
(三) 公司注册资本;
(四) 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
(五) 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
(六)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
(七) 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 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0、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出资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三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21、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
2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 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 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 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 考勤记录;
(五)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
一、 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的范围
区域性行业集体协商是指区域内的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与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一般在小型企业或同行业企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薪技术产业园区)开展。在行业特点明显的区域要重点推行行业性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县(区)一级开展行业性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代表的产生方式
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代表应按照规范程序产生。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工会组织或行业工会组织选派,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企业一方的协商代表由区域内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或其他企业组织、行业协会选派,也可以由上级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织区域内的企业主经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等方式产生,首席代表由企业方代表民主推选产生。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一般每方3~10人。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专家、学者、律师等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1/3。
三、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内容
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要从本区域、本行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和企业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劳动报酬、劳动定额、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问题进行。通过协商签订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专项的。在协商过程中要力求重点突出,议题集中,措施可行。签订集体合同的条款要具体,标准要量化,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要将职工工资水平、工作时间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劳动定额、计件单价等劳动标准作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的重点,通过集体协商妥善处理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推动企业建立正常的工资决定机制。

⑨ 常见的劳动法知识点

作者:付英(版权所有,请勿转贴,内容来源葵花高阶教程《商法经济法》)

1

热点内容
民法上的时效是指 发布:2025-01-23 04:38:28 浏览:31
刑事诉讼法签字 发布:2025-01-23 04:32:04 浏览:933
洪公法院 发布:2025-01-23 04:30:23 浏览:972
最高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发布:2025-01-23 03:30:20 浏览:940
司法中打架 发布:2025-01-23 03:18:00 浏览:895
铁路法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3 03:03:11 浏览:403
农业发展公司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发布:2025-01-23 02:40:29 浏览:507
新婚姻法夫妻共同财产司法解释 发布:2025-01-23 02:26:07 浏览:293
初中篮球竞赛规章制度 发布:2025-01-23 02:12:16 浏览:258
南通十大律师 发布:2025-01-23 01:41:49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