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平等性

劳动法平等性

发布时间: 2020-12-17 10:11:45

1. 劳动合同的平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劳动合同的平等性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全日制用工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具备必备条款,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用人单位不得以强势地位压制劳动者而制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条款。
3)平等自愿原则:
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出于自愿而签订。
4)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合同条款是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不得强迫订立劳动合同。
5)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社会基本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均应当遵循该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欺诈对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2. 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特点的是 A。当期性B.权利义务的对应性C社会法属性D 平等性

1、劳动法调整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是平等版关系,是管理与被管权理的关系
3、平等性是民法的特点,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及财产关系,体现的是平等性。
4、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的,具有期限性、时间性。
5、权利义务对应是劳动法律最基本的体现
6、劳动法在法律框架下属于经济法范畴,而经济法是服务于社会的,当然具有社会法属性

3. 简述劳动关系中平等性与人身依附性(从属性)的关系

1、劳动关系上的平等性的说法,现在来讲是比较少见的,该种说法源于早期的雇用自由原则,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完全有双方意思自治,平等协商确定。但可想而知,事实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由于地位不同,财富占有不同,双方地位不可能平等。劳动者往往更有求于用人单位,老板离开了员工,照样能好好生活和生产;员工离开了老板,则会有经济上的困难,更或生存上的麻烦。
2、从属性原则,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后,劳动者要受到单位的管理,其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地位从属于管理者,劳动者的经济依赖于雇主,劳动者的工作是生产经营的一个环节,简言之,劳动者无论在组织地位,经济地位,工作环节上都要服从雇主的安排。
3、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属性具有与生俱来的的特征,比如你是老板,你也肯定希望你的员工100%的听你话,而不是顶嘴与反抗,你是员工,你也不大敢于与老板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工作是人的生存之基。平等性,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及相当的理性主义,说是主观色彩,是因为它创设了生活中很难看到的平等原则,话说人人平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真的很难见到;说是相当理性主义成分,如果过于放纵雇用自由原则,劳动者势必被严重剥削,所以,普鲁士一位将军的征兵报告中说,我们找不到国家所需要的年轻人(大意如此)。因为儿童都被资本家们剥削的瘦骨嶙峋。所以,劳动法中存在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体现着理性主义的成分。
4、具体到我国的劳动法,从属性当然还存在,你的工作当然是老板安排的,工资当然是老板发的,但老板却有了很多责任,要交社保,出了工伤要赔偿,也有了很多限制,不能随便开除员工。而相反,员工的事故不管是不是存在重大过错,都是工伤,员工要离开单位,基本随时可以炒老板鱿鱼。但我们好像也不能把这些情形,归类为劳动者与老板的平等性吧。

4.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平等者的关系

去年全国人大向全社会公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了该法的立法宗旨———为了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制定本法。这一立法宗旨突出了该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对此,有些人有不同看法,认为这是法律对劳动者的“偏袒”,会造成损害用人单位现象的产生。对此,您是怎么看的?这样规定是否会导致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失衡?
林嘉:《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一稿第一条开宗明义,突出了该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由此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单保护”和“双保护”之争,即劳动合同法应当立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抑或是“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在劳动合同法起草过程中,立法宗旨是一个纲领性问题,其不仅关系到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定位、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制度设计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劳动合同法作为一个子法与劳动法律体系中其它法律之间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因此,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劳动合同立法中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应当说,“单保护”与“双保护”之说并无本质上的矛盾,“单保护”说并不意味着只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不保护或者排斥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在现代民主国家,任何一部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法律都不可能以牺牲某一类社会主体的合法、正当权益来维护另一类社会主体的特权,法律的制定总是在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对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每部法律都体现了立法者一定的价值选择。
因此,“单保护”是在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保护,并不是忽视对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导致劳动合同关系双方主体的权利失衡。
适度倾斜以追求实质正义
记者:《劳动合同法(草案)》为什么要如此规定,这在法理和法律上有什么依据?
林嘉:之所以在立法中突出对劳动者的保护,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劳动关系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决定了需要国家立法予以矫正的必要性。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力拥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具有一种天然的不平等性。劳动者作为劳动力的拥有者,只有通过提供劳动来维持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而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加上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劳动者个体很难与用人单位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谈判,因此,劳动者的生存权相对于用人单位的用工自主权总是处于弱势地位。
在进入劳动关系之后,由于劳动给付的特殊性———劳动给付的人身属性及劳动给付的连续性,即劳动行为与劳动者的人身具有不可分离性,劳动者一旦进入劳动关系就成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同时由于劳动给付的连续性与工资支付的非连续性,使得劳动者在人格和经济上都从属于用人单位。
由于普通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过大,使得大多数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都形成了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因此,除了少数掌握特殊技能而成为稀缺资源的劳动者外,大部分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都处于弱势地位。以追求实质正义的法律应当对劳动者一方进行适度的倾斜保护,但这不意味着对劳动者进行“偏袒”,而是对现实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这种不平等地位的矫正。
(2)劳动合同法属于劳动法的范畴,必然具有社会法的属性。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是以当事人双方地位平等、意思自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平等,在劳动合同谈判过程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并无充分的自由可言,不能自由地选择用人单位,这使得传统的合同法律制度在双方当事人经济地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领域遇到了障碍。
劳动合同的特殊性使得劳动合同已经不同于一般民法意义上的合同,其某些因素已不为民事合同所囊括,而是属于具有社会法品格的劳动法律法域,劳动合同法应当是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即在第3章专章规定了劳动合同制度。劳动法的产生即以矫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平等为己任,明确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作为劳动法的下位法———劳动合同法也应当秉承“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这一立法宗旨。
(3)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劳动合同法应当突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劳动制度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劳动者从“铁饭碗”转到了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劳动者失去了国家的庇护,另一方面,我国集体协商制度不发达,加上劳动监察不到位,这就导致了现实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屡遭侵害,造成了劳动关系的不和谐。而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矫正个别劳动关系中的权利失衡现象。因此,在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以个别劳动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劳动合同法应当强调对个体劳动者合法利益的保护,使劳动者有力量与用人单位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这样有利于解决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记者:4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据了解,立法宗旨在二次审议稿的基础上修改为: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对此,您是否认为还有可以继续改进的地方?
林嘉:可以注意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从一审稿中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到二审稿和三审稿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加突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应当明确的是,强调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在于立法宗旨的表述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制度中。
事业单位职工是否应纳入调整范围
记者:一审《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二审后的草案修改为:“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其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依照本法执行。”两次审议的草案都将事业单位的职工纳入到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据悉,三审劳动合同法草案对这一内容修改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的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请问,三审草案的规定,其用意是否依然是将事业单位职工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
林嘉:你说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现在争议比较大的是事业单位的人员是否纳入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在一审稿中,基本上是沿用了《劳动法》第二条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而二审稿和三审稿则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将事业单位中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都纳入了《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来一直实行“劳动———人事”相分离的制度,事业单位与其人员之间是人事关系,由人事部门管理,其人员享受干部待遇,具一定的身份特权。企业与其职工之间是劳动关系,由劳动部门管理,其职工只是一般的工人,劳动力的配置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劳动力市场中的身份因素,统一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资源从行政配置转为市场配置。
2002年7月6日国家人事部发布《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度,以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大体进行了三方面的分流:第一类,比照公务员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一些由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第二类,进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这主要是一些改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科研机构。第三类,正在试行聘用制的以科、教、文、卫系统为代表的事业单位。其中,第一类人事法律关系在性质上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由《公务员法》调整。第二类人事法律关系已经从行政法律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从事业单位改革的前景以及我国劳动人事一体化趋势来看,第三类聘用合同关系也应当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理由是:
(1)聘用合同关系与个别劳动关系具有同质性。从聘用合同关系的主体、客体及内容来看,聘用合同关系的受聘人与聘用单位之间实质上仍是劳动力的拥有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的一种劳动用工关系,受聘人与聘用单位之间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受聘人实质上从属于聘用单位。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后,事业单位的自主性增强,对于受市场供需及价格影响的劳动力市场来说,受聘人员与一般劳动者一样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而且,从2002年的《意见》可以看出,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无本质区别。
(2)有利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权益保护及纠纷的解决。一般来说,事业单位与其职工发生纠纷按照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处理。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按照劳动争议的“一裁二审”制度处理。前述第一类事业单位适用《公务员法》,第二类事业单位适用《劳动法》,第三类事业单位没有专门适用的法律。现实中,这类事业单位职工与聘用单位发生了争议常常出现人事争议仲裁与法院相互推诿现象,使得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因此,为了给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提供救济,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可见,司法领域在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争议的处理方面已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但是,考虑到事业单位改革正在进行,而且事业单位在经费来源、编制管理、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与企业不同,这使得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上也与企业有很大的差别,不作区分地将事业单位一律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在实践中会遇到障碍,特别是公立学校及其教师。在德国、法国等大陆法律国家将公立学校视为公务法人,将学校的教师视为公务员。
基于我国教育事业主要以公立学校为主,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没有改进的情况下,为了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教师这个职业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纳入劳动合同法调整之前应当采取一些过渡性的措施,此外,原来的一些规定在未做出调整以前应当优先适用。
记者:对于目前劳动合同法草案关于该法调整范围的规定,您是否认为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林嘉:关于草案中对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的规定,仍然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如对用人单位的穷尽列举会导致不能适用于新出现的用人单位的情形;对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关系的概念应当明晰化,对不属于劳动者范围的高管人员应当作出排除规定;对事业单位人员适用劳动合同法应作出特别的规定等等。

5.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主体双方具有什么性和什么性

广义上的雇佣关系包含“劳动关系”,对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契约的受雇人与雇佣人间存在“特殊的从属关系”,受雇人的劳动须“在于高度服从雇方之情形下行之”;二是劳动者系提供其职业上之劳动力。
1、主体方面的不同
(1)用工主体的要求不同。 雇佣关系中的用工主体范围相当广泛,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劳动关系中的用工主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同时包括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同时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2条和第63条的规定,非法用工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的劳动关系也按照劳动关系处理。因此,如果用工主体仅因为违反法律规定没有办理获得合法主体资格的手续,但已经具备了“用人单位”的其他形式要件,也可以将其认定为劳动中的“用人单位”,只是该“用人单位”是非法的(至于其自身的违法问题,应当由工商部门予以纠正)。 (2)主体地位不同。 雇佣关系中主体地位是平等的。它们之间是一种“劳务”与“报酬”之间的交换,受雇人可以不遵守雇佣方的内部规定(当然也不享受雇佣方的福利待遇),受雇人还可以同时选择给两家以上的雇佣方提供劳务。 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具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应当遵守其内部的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领导与安排(当然也享受单位的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只允许劳动者在其一家单位上班。 故,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惩罚措施可以约束其内部员工,但未经受雇人同意却不得约束受雇人。受雇人只需要按照雇佣契约完成工作任务,无需接受雇佣人的其他无理指示。雇佣关系强调成果之给付,而劳动关系则强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劳动过程。
2、权利义务及国家对其的干预程度不同
雇佣关系是一种私法上的关系,强调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只要当事人双方的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国家就不予干预,其权利义务的调整主要参照《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 而对于劳动关系则有大量的劳动法规予以规制,比如劳动法对工作时间、最低工资、休息制度、工伤保险等等。调整其权利义务法律是介乎公私法之间的混合法——西方法学界称之为“社会法”。
3、处理机制不同
雇佣关系中发生的纠纷应当按照民事争议处理,而劳动争议的解决则应该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按照现行的劳动法律规范,发生劳动争议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如果不服仲裁才能向法院起诉。而雇佣关系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需要经过仲裁程序。 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2]》的规定处理。 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劳社部发[2005]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三、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符合第一条规定的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终止劳动关系,但对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的劳动者,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订立。 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四、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五、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引发争议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有帮助,请采纳!

6. 劳动合同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劳动合同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要求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和内容合法。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全日制用工外,都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必须具备必备条款,且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劳动合同内容公平合理,用人单位不得以强势地位压制劳动者而制定显失公平的合同条款。
3)平等自愿原则:
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法律地位平等,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真实意思的表示,出于自愿而签订。
4)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是指合同条款是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不得强迫订立劳动合同。
5)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一项社会基本道德原则,为人处世均应当遵循该原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欺诈对方。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7. 劳动关系同时具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的平等性,一般只体现回在劳动关系建立前;而答且这种平等性具有触发性,即一旦劳动关系正式建立,劳动关系的平等性即为隶属性所替代。当然,这种替代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以劳动合同的签订为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对劳动条件和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进行商榷,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劳动关系的平等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当劳动合同签订的一瞬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转变为隶属性为主,平等性为辅。劳动者必须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成为被管理者。这种隶属性会保持下去,直至劳动者脱离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但劳动者随即又会寻找新的用人单位。如此反复,因此劳动者是不断地由劳动关系地平等性走向隶属性,再由隶属性走向平等性,不断循环。本题题干在说“同时具有”,不太符合上述之意,有陷阱之嫌,答案定错比较好。仅供参考。

8. 中国劳动法男女平等吗

中国劳动复法男女是平等的制。

1、《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护妇女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得到平等的、合理合法的权利:
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里强调的是妇女有与男子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规定:“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在分配住房和享受福利待遇方面男女平等。”
2、《劳动法》有关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规定:
第十二条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女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3、男女同工同酬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9. 如何理解劳动法是保护劳动力的倾斜法

倾斜保护原则,是指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第1条都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正是倾斜保护原则的体现。倾斜保护原则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之一,彰显了劳动法的价值取向。作为劳动法制度构建基础,为人们理解和适用劳动法律规范提供了价值引导。
《劳动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表明劳动合同在形式上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然而,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实质上是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劳动合同具有形式上的平等性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性,因为劳动者受雇于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而用人单位占有生产资料,拥有强大的资本。劳动者在订立合同时也并没有多少自由,为了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对用人单位提出的苛刻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合同条款,有时也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因此,倾斜保护实质上是对于现实中当事人地位的对比的衡平,是符合“弱势公平”价值的。其中特殊劳动者的谈判能力相对于一般劳动者更弱,则倾斜保护的强度更大。
倾斜保护仅仅是国家通过法律制度的干预来调整劳动关系,适度的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劳动关系调整模式,除了国家法律的适度干预外,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还可以基于意思自治对各自的权利、义务进行分配,而用人单位实质的强势地位,使得其在协商中占得优势。国家的干预只是基准性的,倾斜保护不可能消除合同双方的利益和实力差别。
倾斜保护只是在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利益保护的基础上,对劳动者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保护。并不是忽视对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会导致劳动合同双方主体的权利失衡。

10. 劳动合同平等性体现是那些

劳动合同关系的平等性主要表现为双方权利义务的表面上的对等。
签订劳动回合同的时候答,双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劳动者有权利选择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也有权利选择劳动者,两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合同有关的权利义务等内容具有平等的权利。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立宪宗旨 发布:2024-12-27 15:17:50 浏览:466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政审表 发布:2024-12-27 15:07:30 浏览:535
法院分判决和 发布:2024-12-27 13:53:08 浏览:637
旌阳法院招聘 发布:2024-12-27 13:35:46 浏览:605
二建经济法口诀 发布:2024-12-27 13:35:05 浏览:491
法官陈朝晖 发布:2024-12-27 13:23:40 浏览:860
政府案例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2024-12-27 13:22:18 浏览:283
车撞人法律责任划分 发布:2024-12-27 13:00:54 浏览:545
高校法律援助站工作 发布:2024-12-27 13:00:49 浏览:965
税务相关行政法律法规 发布:2024-12-27 12:57:58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