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鸿潮行政法
林鸿潮的不错,每个老师都很优秀,关键是你自己更喜欢哪个老师的讲课方式。
‘复习版司考去书店购权买三大本,法律法规,历年真题,结合九八考资的音视频网络课程复习就可以了,我已经通过了,复习时就用的以上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师的讲座九八考资很全的。
三大本:全名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
法律法规:推荐使用上律指南针法律法规
历年真题:张能宝历年真题或者众合五卷本,选择其一即可
希望采纳
㈡ 关于林鸿潮和行政法的问题
转自林红潮博客
好久没有上自己的博客了。这一次上来,是想和朋友们说一些告别和感谢的话。
最近两年,我讲司考的课已经很少了,相比起原来在万国的时候,大概就是保持了三分之一的课程量吧。不过,今天看了看发起的一个投票,承蒙许多朋友的抬举,暂时还把我选在行政法的第一,实在是惭愧得很!
想起原来在念博士的时候,因为在司考课堂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导致学术废弛,几无所成、愧对师友,一直成为我心头的一大憾事。拿到学位之后,终于有条件折回学术道路继续修行、奋起直追,却常恨光阴易逝、时不我待、年华老去。而对于自己的司考授课质量,也自感没有了继续提升的空间,即使是勉力坚持,也仅能维持现状、“不倒退”而已。因此,对网友们的抬爱,鸿潮自感名不副实,只能连呼“不敢当”三字。在此,既致谢忱,也表愧疚!
近年来,在网上也常常能看到针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其中不乏恳切、真诚、中肯的声音,使我能够时时警惕、反思不足,可惜自己才思有限、改进不多,想必让这些朋友大失所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为了不使朋友们继续失望,以致招来我极不愿意听到的骂名,我也不得不为自己谋好退路。为免终有一日身败名裂,兹做如下声明:
其一,自2009年元月1日起,与我两年来最重要的合作机构——新东方北斗星培训学校——终止一切合作。感谢两年来北斗星学员们对我的厚爱。
其二,继续节制自己的授课时间,原则上,今后只在几位好朋友开办的地方性培训机构处友情客串。
其三,对于在京开办的全国性培训机构,因海天学校屡次相邀,盛情难却,2009年允诺为其授课数日。
其四,对于全国性播放的视频、网络等非面授课程,鄙人一律回绝,敬请谅解。
其五,目前,没有允诺任何机构出版由本人署名的司考培训教材,此前已经出版的教材不再改版。
再次对几年来给予过自己帮助的朋友们致以诚挚谢意!
林鸿潮
2008年12月29日11:17:00
2,没有见过他本人主编的司法考试辅导书
3,行政法内容多,看辅导书的话,不容易抓到重点,且十分枯燥,林红潮老师的课有意思,这样利于对行政法产生兴趣,但不是最佳的途径,我认为林老师对于一个问题的判断标准比较主观,就是听明白了也做不对题,可以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件,比如说王锴,季红,胡锦光的
㈢ 林鸿潮老师的行政法讲的怎么样
林鸿潮老师善于将行政法化繁为简,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行政法的精髓~
㈣ 中国行政法方向有哪些有名的教授
林鸿潮:现任抄中国政袭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季宏: 万国重点学科班
王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行政法学。曾获中国人民王锴大学研究生学术新星一等奖。在《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法学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八篇.
㈤ 司考行政法 林鸿潮、吴鹏、王旭的课有谁听过能评价一下么
吴鹏的,因为我上三校辅导班给我的就是他的,不好的话,人家不会拿来给学员的对不对?
㈥ 林鸿潮的行政法
只有2011年的,目前没报班听课的还拿不到完整的讲义、录音。 正在发送。。。。。
网速忒慢。。。。。。
㈦ 林鸿潮的教学感悟
个人感觉,自己在司法考试教学中有三个方面的收获能够聊以自慰:
一、开创了图表化教学方式
我在2004年初登司考讲台时,便大胆将教学提纲中的大部分内容编制为表格,这种形式让学员感到耳目一新。经过不断完善,我的教学讲义“行政法学八十八图表”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司考学员备考行政法的必备资料。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开一时之风气,迅速被大量的业内同行所模仿,当前已成为司考讲义编写的主流模式之一。
二、实现了行政法学科内容的应试化重组
在司法考试中,行政法学科的考查方式带有极其典型的复合型特征。绝大多数试题考查的对象,都是打破学科自然顺序的多知识点组合,按部就班、孤立零碎的学习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应试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实现了行政法考点的复合化重组,通过课堂教学迫使学员对行政法的认知过程符合司考命题特点。2007年以来,本人由此形成的教学讲义和课件已经成为许多行政法司考教师借鉴、学习乃至模仿的对象。
三、实现了教学过程演讲化
在绝大多数考生看来,行政法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感性认知基础,对教学内容难以接受。这一现实情况给行政法培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一障碍,我一直致力于实现教学过程的演讲化,即通过辅之以肢体动作、语音语速控制、课堂小道具等手段来提高学员专注度,增进知识理解效果,深化考点记忆。我认为自己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已基本实现了这一点。
㈧ 林鸿潮的介绍
林鸿潮,男,广东潮汕人,1979年11月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本科(1998~20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硕士(2002~2004)、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2004~2007)、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07~2009)。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行政法学研究》编辑,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㈨ 林鸿潮的学术成果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子课题(2009);
2.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行政紧急程序研究”(2008)。 以时间为序:
1.《行政许可法条文精析与案例解析》(参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2.《应急法制论》(参编),法律出版社,2005;
3.《法治视野中的行政指导》(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释义》(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5.《行政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参编),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释义》(副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8.《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9.《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指南》(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0.《领导干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讲座读本》(合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1.《大城市应急法制建设探索》(合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2.《案例行政法教程》(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应急管理案例研究》(副主编),研究出版社,2009;
14.《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度解析与案例指导》(参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5.《共和国六十年法学论争实录》(行政法卷)(参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16.《地方层面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规制》(参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17.《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独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以时间为序:
1.《论当代行政法上的信赖保护原则》,《法商研究》2004第5期;
2.《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报告》,《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人权入宪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人权入宪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将“拍违照片”选作处罚证据何过之有?》,《法制日报》2005-1-13;
6.《行政机关借助市民力量取证,证据是否有效》,《人民检察》2005年第4期;
7.《试论信访的功能收缩与制度重构》,《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8.《2003年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报告导言》,《宪政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第1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9.《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述评》,《行政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10.《对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宪法学思考》,《时代法学》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辑录;
11.《试论行政机关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可能性》,《判解研究》2005年第4辑;
12.《论限制人身自由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法学教育》2005年第11期;
13.《论民事责任在国家赔偿中的适用——扩大国家赔偿范围的一种可能途径》,《南都学坛》2006年第1期;
14.《行政诉讼制度改革中的焦点问题——目标、方案与理由》,《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5.《行政许可与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经济法学评论》(第六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6月;
16.《人权入宪对中国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影响》,《宪政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第2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宪政与行政法治发展报告》第3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对出租车业政府管制政策的若干思考》,《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第9期;
19.《“执行难”就可以“不执行”吗?》,《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11-8;
20.《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尚需跨越多重门槛》,《法制日报》2007-12-27;
21.《启动地方执行立法 促进应急法治建设》,《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1期;
22.《通往阳光政府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法制日报》2008-2-13;
23.《论公民的社会保障权与突发事件中的国家救助》,《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8年第6期转载;
24.《论重大突发事件国家救助的制度完善》,《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6期;
25.《公共应急“二次立法”应有所不为》,《法制日报》2008-3-27;
26.《论公共应急领域的地方“二次立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7.《<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准备调研报告》,《法学》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8年第10期转载;
28.《信息公开地方准备不足——从苏闽川滇数省考察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国改革》2008年第6期;
29.《政府信息公开,个别地方置若罔闻》,《改革内参》2008年第17期;
30.《反腐五年规划18次提及“公开”的深层含义》,《法制日报》2008-6-29;
31.《消除观念误区和制度漏洞——法学专家专题研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检察日报》2007-7-1;
32.《抗震救灾中的公共应急法制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应急管理》2008年第7期;
33.《回顾雪灾与反思公共应急“一案三制”》,《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第9期;
34.《公共应急“一案三制”反思》,《中国改革》2008年第8期;
35.《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地方立法创新:对北京范本的解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6.《试论危机预控的概念、功能与具体措施》,《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7.《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理想与误区》,《政法论丛》2008年第5期;
38.《法治政府建设三十年回眸》,《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9-25;
39.《私车“尾号限行”合法性不足》,《中国青年报》2008-10-16;
40.《“地方政府出手拯救楼市”的法治底线》,《法制日报》2008-10-19;
41.《“尾号限行”,权从何来》,《中国改革》2008年第12期;
42.《政府信息公开的诉讼之路堵在何处》,《法制日报》2008-12-4;
43.《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及其自我认知调查》,《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1期;
44.《论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的证明责任》,《证据科学》2009年第1期;
45.《行政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理想与误区》,《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1期;
46.《由自然灾害频发反思公共应急体制》,《法制日报》2009-2-19;
47.《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公共应急体制的建议》,《中国行政管理内刊 》2009年2月,清华大学《危机管理研究通讯》2009年3月(第52期)转载;
48.《论应急预案的性质和效力》,《法学家》200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9年第7期转载;
49.《安置+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4-9;
50.《经营自主权在我国的公法确认与保障》,《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1.《我国应急预案特点及建设方针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7期;
52.《论应急预案的异化与我国预案体系的建设方针》,《中国应急管理》2009年第7期;
53.《金融危机是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绝好契机》,《法制日报》2009-6-11;
54.《行政罚款信息应予公开》,《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5-28;
55.《罚款信息公开应避免损害被处罚人社会声誉》,《法制日报》2009-5-28;
56.《论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