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讲稿
❶ 演讲的程序有哪些
演讲的程序:
1、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的目的不是告诉听众你是谁,而是让听众能够加深印象,从而集中注意力在接下来的演讲中。好的自我介绍,要和每一次的演讲主题切合。如果是在一个庆功宴上演讲,那么,角色,对于听众来说,很重要。
2、介绍演讲主题。
演讲可长可短,可激情可直叙。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演讲,必须要让听众知道要和她们分享什么。除了PPT、视频等辅助工具,颇具逻辑思维的演讲主题介绍,会立刻决定听众是否一起享受这次演讲。
3、演讲要保持稳定的气场。
站立稳定、微笑稳定、心态稳定、手势稳定、眼神稳定。当气场足够稳定,听众会跟着所演讲的内容,一步步踏入用语言编织的王国,被吸引,成就一场成功的演讲。
演讲的注意事项:
1、要理解你的听众都希望你成功,他们来听你的演讲就是希望能听到有趣的、有意义的、能刺激和提升他们思想的演讲。
2、对自己没有信心或没有兴趣的演讲,如果能推掉就尽量推掉。
3、要坚信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只要不断练习,必然能够成功。
❷ 脚丫论文网的服务范畴
论文类
医学、教育、农业、IT、MBA、MPA、英语、哲学、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公安学、体育学、职业技术教育、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类、历史学、管理学、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图书档案学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
著书
出书、专著、挂名、传记、小说、散文、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集
外文类
英语论文、日文、韩文
演讲稿类
竞争竟岗竟职演说、参赛演讲稿、专题演讲稿、上岗演讲、教师学生竞选竟职演讲稿、思想体会演讲、青春、爱岗敬业演讲、文明诚信演讲稿、述职报告、领导讲话、致辞等
文书类
报告、总结、启事、请示、会议纪要、计划、典型事迹材料、经验交流材料、入党程序、入党申请、思想汇报、心得体会、征文、简报、制度、请示汇报、开幕词、闭幕词、悼词等
经济事务
经济合同、调查报告、计划书、商业信函、诉状官司、公司征文、经营创意、经典文案、商业信函及各种经济文书等
法律文书
民事、刑事、行政诉状,非诉讼法律文书,合同,协议,仲裁书,申请书,司法机关各种诉讼文书等
研究报告
物流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经理工作述职报告、项目投资融资可行性报告、股份公司运作策划报告、大型调研及珍断报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转换经营机制策划报告、上市案例报告、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研究等。
❸ 马怀德的学术论文
1、《行政裁决辨析》,载《法学研究》1990年第6期
2、《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载《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3、《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4、《国家赔偿立法探索》,载《中国法学》1991年第5期
5、《向新的高峰迈进——九十年代我国行政法学展望》,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3期
6、《行政处罚现状与立法建议》,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5期
7、《规范行政行为》,载《中国法学》1994年第1期
8、《行政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立法构想》,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
9、《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范围》,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2期
10、《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
11、《行政许可权初探》,载《中外法学》1991年第3期
12、《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2期
13、《司法赔偿制度论要》,载《政法论坛》1992年第4期
14、《论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特征》,载《政法论坛》1994年第3期
15、《论行政诉讼听证程序的基本原则》,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2期
16、《行政监督与救济制度的新突破》,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4期
17、《对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反思与重构》,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
18、《WTO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
19、《澳大利亚行政法中的程序公平原则》,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20、《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21、《行政许可、登记行为违法的法律责任》,载《法学》2001年第10期
22、《行政诉讼案件执行难的现状及对策》,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6期
23、《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国家侵权损害赔偿》,载《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24、《关于收容审查、行政程序及法治原则的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5、《行政法官对国际法的适用》,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26、《公安派出所能否采取刑事强制传唤措施》,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7、《行政赔偿的范围》,载《江海学刊》1994年第5期
28、《我国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及立法构想》,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9、《行政诉讼范围研究》,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一卷,2002年)
30、《行政诉讼证据问题研究》,载《证据学论坛》2002年3月
31、《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及发展探索》,载《政府法制建设》2001年第2期
32、《论行政诉讼中的撤销判决》,载《法学与实践》1990年第5期
33、《建议制定行政许可证法》,载《法学与实践》1991年第5期
34、《我国立法法应规范的“法”的范围》,载《法学杂志》1997年第4期
35、《荷兰的行政法制度》,载《法学杂志》1999年第2期
36、《国家赔偿法的立法模式》,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3期
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载《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38、《中国法治的里程碑--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39、《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载《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40、《中国行政程序立法探索》,载《求是学刊》1999年第1期
41、《公安侦查行为行政可诉性研究》,载《求是学刊》2000年第3期
42、《透视中国的行政审判体制:问题与改革》,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43、《法治难题与行政法的任务》,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5期
44、《司法赔偿研究》,载《人民检察》1994年第1期
45、《行政许可案件判决方式探微》,载《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
46、《析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围之必要性》,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10期
47、《公益行政诉讼:维护公共利益的司法方式》,载《方圆》2001年第11期
48、《澳大利亚行政法概览》,载《法律适用》1993年第4期
49、《行政机关赔偿协议程序》,载《法律适用》1994年第2期
50、《论对物行政行为》,载《法律适用》2002年第9期
51、《试论行政诉讼的种类》,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52、《中国行政许可程序解决方案之选择》,载《法制建设》2002年第6期
53、《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关键是严格执法》,载《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7期
54、《正当期望:概念性的分析》,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
55、《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与处理》,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4期
56、《司法独立与宪法修改》,载《法学》2003年第12期
57、《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和解决之道》,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6期
58、《中国行政审判体制重构与司法体制改革》,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9、《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方式》,载《法学》2005年第5期
60、《警惕执法者规避法律》,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2期
61、《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8期
62、《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复议决定的法律效力》,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3期
63、《立法的民主化及法律监督》,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4、《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65、《创新立法方式提高立法质量的重大举措》,载《中国人大》2006年第5期
66、《修改行政诉讼法需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67、《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7期
6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作者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的部分讲稿,略有删节。原讲稿执笔人为马怀德、史际春、薛刚凌、刘守文。
69、《公益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及提起条件论析》,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70、《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及立法意义》,载于《政法论坛》2004年第5期
71、《完善城管综合执法需更多智慧》,载于《法制日报》2006年9月5日
❹ 岗位竞聘演讲稿怎么写
竞聘演讲稿开头和结尾有:
开头:首先,感谢公司提供了这个展示自己、让大家认识我、了解我的机会。“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次竞聘对我个人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和挑战,将有益于我个人素质的提高。此次竞争,无论成功与否,我都将一如既往的听从组织的安排,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结尾:我将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各品类人员、维护专家及相关厂家之间通畅的信息传送途径,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同提高人员水平和技能。同时,我还将努力建立一个通畅的维题解决途径,使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及时得到相关技术人员及专家的支持,并能将类似问题统一发布,使大家得到共同提高。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com/s/1-Ie__Kv187lsLfhniCkcMQ
❺ 恳求好心人论述一下:古代法律为什么重视自新精神最好分条列一下,谢谢啊!
自新精神是关注反省,从以下的说明就可以看到古代的法律是想人改过
从中国古代法的结构看,法律以刑法为主。刑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犯罪活动,而犯罪活动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尖锐矛盾的产物。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一切诉讼活动都是因为与他人的尖锐矛盾而起,故自然会进一步加剧双方人格关系的紧张程度。
瞿同祖先生在其一篇学术讲座讲稿《法律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历史的考察》一文中曾提到:“试观唐、宋、元、明、清律,主要是刑法、诉讼法及行政法,都属于公法的范围,民法很少,对于大部分民事、商事都为法律所不过问。”)因此中国古代法不是主要用来调整人民及人民团体的生活和活动的,这大不同于西方的法律。至于律例虽然属于民事性质,但违犯规定的处罚方式同样是附以笞、杖、徒、流处分,这于刑事犯罪无所区别。从这里可以看出,民事争议的当事人如果将纠纷提交官府处理,那败诉的一方将受到刑事意义上的处罚,自然会从深层次上加强双方业已存在的矛盾,造成双方人格关系的紧张
从中国古代的诉讼文化看,贱讼观念是为最显著的特征。鄙视、厌恶诉讼活动,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观念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一思想层面的认识既是诉讼加剧人格关系紧张的逻辑起点,也是诉讼加剧人格关系紧张的必然结论。由此可见,贱讼观念与诉讼加剧人格关系的紧张有着相辅相承的关系,下文将结合范忠信教授的观点和我个人的一点认识,对中国古代法中贱讼观念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对于古代中国士人来说,诉讼是道德败坏的结果或表现。在古代中国人眼里,讼特别是打官司就成了不光彩的同义语。古人在说到诉讼行为及其参与者时,常常要加上明显带有贬义的前缀或后缀词,以示鄙弃。如“滋讼”、“讼棍”等等便是。
❻ 谁有税务行政处罚培训资料和讲稿
一、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1. 税务行政处罚的范围和种类
2. 税务行政处罚的权限
3.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分类
4. 税务行政处罚的时效
二、程序
1. 简易程序
2. 一般程序
三、听证程序
1. 听证的举行
2. 决定和执行
3. 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义务
4. 听证的条件
5.听证的申请
四、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1. 到银行缴纳罚款
2. 当场收缴罚款
3. 法律责任
4. 复议、诉讼
编辑本段一、税务行政处罚概述
税务行政处罚的范围和种类
税务行政处罚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以及其他与税务行政处罚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以下简称当事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各类罚款以及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都属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范围。
税务行政处罚的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其他税务行政处罚由县以上税务机关决定。
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分类
税务行政处罚按罚款额的多少,分为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
1、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
2、简易程序之外的其他处罚适用一般程序。
3、税务机关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适用听证程序。
税务行政处罚的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2001年4月30日以前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2001年5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上述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编辑本段二、程序
简易程序
税务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是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适用的程序,也称“当场处罚”。
一、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的,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应当场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二、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税务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三、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当场缴纳的。
四、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一般程序
税务机关对公民个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之外的其他处罚适用一般程序。
一、税务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处以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二、当事人要求陈述、申辩的,应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事项之日起3日内向税务机关陈述、申辩,进行陈述、申辩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采取口头形式进行陈述、申辩的,税务机关可以记录。当事人对《听取陈述申辩笔录》审核无误后应签字或者盖章。
三、税务机关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税务机关不能因当事人的陈述或申辩而加重处罚。
四、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并复核后,或当事人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后,税务机关应当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并送达当事人签收。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7、行政处罚决定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印章。
五、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编辑本段三、听证程序
听证的举行
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当事人听证申请后15日内举行听证,并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听证通知》送达当事人,告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听证主持人的姓名及有关事项。听证公开举行。因案件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当事人要求不公开举行的,可以不公开举行。当事人认为听证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回避申请应当在举行听证的3日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并说明理由。听证主持人是否回避,由组织听证的税务机关负责入决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复核一次。
公开进行的听证,允许群众旁听。经听证主持人许可,旁听群众可以发表意见。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参加听证,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听证终止。
决定和执行
一、听证后,税务机关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税务机关不能因当事人要求听证而加重处罚。
二、对听证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复核后,或当事人表示放弃陈述、申辩权后,税务机关应当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并送达当事人签收。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7、行政处罚决定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印章。
三、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的,经当事人提出,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义务
一、当事人在听证中享有下列权利:
1、有参加听证和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委托代理人参加听证应当出具代理委托书,并应注明代理权限和期限;听证过程中当事人认为委托代理人不能正确履行代理责任时,有权中止委托代理,中止委托代理应向主持人声明;
2、有就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与证据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可以出示有关证据,要求己方证人出席做证,并可要求质证;
3、当事人有放弃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放弃听证的,应提前一日书面通知税务机关;
4、听证过程中当事人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中止听证或延期听证,是否允许,由主持人决定;当事人有放弃申辩权和质证权的权利。当事人放弃申辩权和质证权应向主持人声明。当事人未经主持人允许擅自退出听证的,视同放弃权利;
5、当事人对听证记录认为有遗漏或有差错,可以请求补充或改正,并可以注明意见。
二、当事人在听证中有下列义务:
1、遵守会场纪律;
2、遵重服从主持人,未经主持人允许不得擅自发言、提问或打断对方发言;
3、有回答主持人询问和出示有关证据的义务;
4、发言应语言文明,遵重对方,不得带有污秽语言,不得带有诬蔑、侮辱或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
5、对听证记录在确认没有遗漏或差错后,应签字或盖章。
6、税务机关认为需要对本案的事实与证据补充调查的,当事人有义务配合与支持。
听证的条件
税务机关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适用听证程序,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
税务机关对公民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0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听证的申请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在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告知事项之日起3日内向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申请。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而耽误提出听证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申请是否准许,由税务机关决定。
听证申请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当事人名称、住所、税务登记号、法人代表姓名、职务;当事人为公民个人的,应当载明当事人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
2、有代理人的,应当载明代理人单位、姓名、联系方法(地址、电话、寻呼)、代理权限并应附代理委托书;
3、案由及要求听证的理由;
4、声明本案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
5、当事人签章。
编辑本段四、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到银行缴纳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作出罚款决定的税务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指定的银行可以是当事人的开户银行,也可以是税务机关指定的银行。
当场收缴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
2、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处罚,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有困难,经当事人申请当场缴纳的。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法律责任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一)税务行政复议
1.复议范围
(1)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
(2)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行为;
(3)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4)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等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
(5)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6)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7)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8)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9)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
2.复议管辖
对省级以下各级地方税务局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省级地方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国家税务总局或省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3.申请人
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地方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申请复议。
4.被申请人
纳税人或其他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是被申请人。
5.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
(1)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2)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除征税行为以外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6.复议申请的处理
(1)不予受理
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复议申请,税务机关必须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制作《不予受理复议裁决书》,书面告知理由和诉权,送达申请人。
(2)受理
对符合法律条件的复议申请,税务机关必须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制作《受理复议通知书》,书面告知申请人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受理复议。
7.复议审查依据
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级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
8.撤回复议申请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说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
9.行政复议决定作出
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10.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
(1)维持决定;
(2)限期履行决定;
(3)撤销、变更或确认的决定;
(4)责令赔偿的决定。
11.复议决定的效力
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二)税务行政诉讼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申请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4.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三)税务行政赔偿
1.赔偿范围
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侵犯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财产权而引起的行政赔偿。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且造成损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有权取得赔偿:
(1)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征收税款及滞纳金的;
(2)违法实施税务行政处罚行为的;
(3)违法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的;
(4)税务不作为行为造成损害的;
(5)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越权行为造成损害的(包括对人身权的损害);
(6)其他违法行为。
2.赔偿请求人
因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要求行政赔偿的受害人。
3.赔偿义务机关
(1)地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地方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2)经地方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地方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地方税务复议机关对加重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4.申请赔偿期限
赔偿请求人请求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5.税务行政赔偿提起方式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时,应当先向负有赔偿义务的税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6.作出赔偿决定期限
负有赔偿义务的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人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7.赔偿方式
税务行政赔偿方式采取以支付赔偿金为主,以返还财产和恢复原状为辅的赔偿原则。
开超市的,被国税查到我的怅本,上面的营业额收入为一天3500元左右,一共三年的营业额都在笔记本上,三年共400来万营业额.而每个月自己申报是7500元,等于每月交300元的国税,这样的情况一般国税局会怎么样去处理!是自己申报的,不是定税!被查到的笔记本上面是这样写的,几月几号营业额是多少,进货总额是多少,保险箱里还有多少现金,这样的一共三年都被查走了,这样会怎么样处理!
1、除了对你销售额重新认定核算应补缴的增值税外,还要对未核算的增值税处于0.5倍到5倍的罚款,同时还要按天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刑事责任(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❼ 关于隐私的演讲稿
隐私和隐私权
隐私,是指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者受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肖像、住址、电话、E-Mail等;
⑵个人私事,包括婚恋、避孕、堕胎、收养、疾病等;
⑶私人领域,如身高、体重、三围、日记、卧室等。
隐私权,又称“宁居权”、“独处权”,是指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人事项,有权要求他人不打听、不搜集、不传播,也有权要求新闻媒介不报道、不评论以及不非法获得。
二、是公民对于自己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生活,有权要求他人不得任意干扰,包括自己的身体不受搜查,自己的住宅和其他私生活区域不受侵入、窥探等。
隐私权具有以下特征: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自然人个人的私的权利,并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实际上就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隐私权的保护并非毫无限制。应当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依公共利益的要求进行调整。
当隐私涉及共同利益、公共需求、政治利益时,法律就要偏向于后者,因为它符合大多数人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根本上也符合隐私权主体的利益。恩格斯曾经指出:“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阴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事,而属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受隐私权的保护,应成为历史记载和新闻报道不可回避的内容”。
来自: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一、国际人权法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二条规定:“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人人享有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和攻击。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七条规定:“一、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一些区域性人权公约也有类似规定,国际人权法所保护的公民隐私与国内法所保护的公民隐私在基本内容方面是相同的,但是前者更偏重于对国家行为的规范:
(1)政府机构不得非法侵犯公民的隐私,任何国家机关非法侵害本国公民隐私权的行为,都是应当受到禁止的,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国家作为公约或者条约的签字国应当通过国内具体法律制度之设定,使隐私得到切实的保护。
二、宪法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绝大多数国家宪法都直接或间接规定了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内容,尤其是对居住不受非法侵扰、通信秘密受保护之规定很普遍。宪法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直接或间接规定,也是其他法律从不同角度对隐私权保护提供了依据。
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上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的这一条规定可认为是对隐私权的直接确认与保护,并且明确禁止两种侵害私生活安宁的侵权行为: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宪法的这条规定,为刑法和民法对公民私生活安宁之分别保护,提供了依据。
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究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条观包括对公民通信两个方面的保护,一是对通信自由的保护,二是对通信秘密的保护。前者属于自由权的范畴,后者则属于隐私权的范畴。
三、刑法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刑法虽然没有直接使用“隐私”或“隐私权”等概念,但其中的几个条文可以理解为包括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任何人、任何机关非法侵犯,违法侵犯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刑事处分。”这是一条宣示性的规定,反映了我国刑法对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的一般态度。如果其他法律法规将隐私权解释为身权之一部分,隐私权也就当然受刑法的保护。
刑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非法管制他人,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非法搜查或侵入他人住宅,属于侵犯公民隐私的情形之一种,对公民个人私生活的侵入。刑法的这一条规定有利于公民私生安宁的保护,也可看作是对我国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具体化。
刑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隐匿一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邮电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隐匿、毁弃他人信件,属于侵犯通信自由权利的行为。而私拆他人信件,不仅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权利,也毫无疑问侵犯了他人通信秘密的权利,属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行为。
四、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法院开庭进行民事审判,是一种行使国家公权的活动。当事人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会提出一些证据,法院也可能依职权收集证据。这些证据可能会涉及个人,包括当事人和案外人的隐私。于此情形,有关当事人得请求“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允许。人民法院也可主动裁定某些证据不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以保护当事人或案外人的隐私权。
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多个条文涉及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控告人,检举人不愿公开姓名的,在侦查期间应为其保密;第六十四条规定,被告人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第七十九至八十三条规定,搜查必须有合法手续。
五、民法的有关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民法通则没有直接规定对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但由于一般性地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这便为司法解释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一般认为,隐私权应当属于人格尊严的一个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年8月7日)中再次强调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文中有披露隐私的内容,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这一司法解释在总体上与前述司法解释相仿。
严重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包括:
(1)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包括非法搜查行为;
(2)严重侵犯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
(3)有关专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要求或行业管理法规,泄露业务上知悉的他人隐私而给受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4)其他严重侵害隐私权造成受害人人格尊严重大损害及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六、其他法律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律法规中也有从不同角度保护隐私权的规定。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予以特别保护;调整房东与承租人关系的法律法规对承租人的隐私给予保护;有些国家有关计算机与数据的立法对公民的隐私予以保护。由于政府部门、司法机关常成为侵犯隐私的主体,所以国家赔偿法中对此作出了专门规定。由于新闻媒介常成为侵犯隐私的主体,一些国家的新闻立法对此作出了专门规定。劳动立法应当对工作场所的隐私权保护与限制问题作出相应规定。此外,法律对医生、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员的职业规范也作出特别规定。
来自:金栋法律咨询网
-----------------------------
什么情况是侵犯了隐私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侵犯隐私权: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经bmk333查找相关法律资料,我国法律涉及隐私权内容主要有如下条款,列出供大家参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三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
日期:1990-12-05 发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
158.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原139条)
159.以侮辱或者恶意丑化的形式使用他人肖像的,可以认定为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16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原140条)
161.公民死亡后,其名誉受到侵害,使其配偶、父母、子女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
162.盗用、假冒他人姓名、名称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侵犯姓名权、名称权的行为。(原141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五十三条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❽ 自诉人、公诉人的演讲是
摘要 朗诵,就是用响亮有力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 艺术鉴赏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读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❾ 以“自然的控诉”为题的演讲稿300字
大自然的控诉 亲爱的人们
我是大自然,以前我生机勃勃,身上披着绿色的大衣,头上戴着深蓝色的帽子,小鸟在我的怀抱里自由自在的飞翔。而今天,我却肮脏不堪,帽子变灰了,大衣不断被扯坏,就是你们把我破坏成这样的。请你们快点弥补自己的错误吧!要净化水质让水变的更加干净;要植树造林,让我的大衣重新变绿;要减少污气的排放,让帽子更加湛蓝……只有这样小鸟和小动物们才能自由的飞翔和成长。你们才能生活的更加健康、有趣和幸福。 折星星
我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天上有很多星星。他最喜欢在屋顶上数星星。于是,我学爸爸的样子在夜里数星星。但是,我一颗星星也找不到。我奇怪的问:“星星是不是躲起来了?”爸爸说:“大气层被污染了,星星被遮住了。”我感到很失望。
第二天,我发现大家都不在走廊上打闹了,都在座位上折着什么。我放眼望去,发现他们在折星星。于是,一个好点子涌上我的心头。我经过妈妈的同意买了星星纸,我把折好的星星放在宝盒里,再把宝盒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等着老爸打开。果然,老爸打开宝盒,惊叹道:“哇,是星星。”原来星星没有被遮住,只是跑到我们家了。爸爸又对我说:“是你折的吗,如果你想看到真的星星,就要保护环境,成为一个环境小卫士。” 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家园吧!
❿ 从演讲的角度分析这篇演讲稿的内容、结构及语言风格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
这一个大学生活的尾巴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
前几天,在红四楼网上招生答问,潘思源同学也在;结束后,走到未名湖畔,我问,快毕业了,有什么感慨?看着阳光下未名湖那光影绰约的漾漾碧水,她幽幽地说了一句,“过好大学生活的尾巴”。
在这次欢庆你们毕业、欢送一些同学离开校园的场合,我说两句话,也加入你们大学生活的尾巴。
第一句更多是说给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的,一句大实话:社会和学校很不一样。
在校园里,个人的努力也起作用。但作用更大的其实是天份,老师不要求你们的物质回报,只要你能考试成绩好,只要人格上没有大的问题,基本上就能获得老师的欢心,就会获得以分数表现的奖励。在这个意义上,大学基本是一个“贤人政治”或者说“精英政治”的环境,更像家庭,评价体系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定,以一种中央集权的方式,奖励的是你的智力。
社会则不同,社会更多的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你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东西来;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老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的消费者——来确定。因此,尽管定价178元,不到10天,3000多册英文版《哈利波特与风凰令》在北京新华书店已经脱销,而许多学者的著作一辈子也卖不了这么多,甚至只能 一辈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因此,才有了“傻于瓜子”年广九,才有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才有了IT产业中的退学生现象。这种“脑体倒挂”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了市场的标准。
人类的局限——你甭指望通过教育或其他,把消费者都变成钱钟书或布什。因此,我们的同学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了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到社会,否则你就会发现“楚材晋不用”,你只能像李白那样以“天生我才必有用”来安慰自己,更极端地,甚至成为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却都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用期货,就是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的成长与成熟。它把每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作平等的,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什么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你就失去了许多,不像在学校中,会让你补考,或者说到老师那里求个请,改个分数。“北大学生有潜力,有后劲”别人这样说行,你们自己千万不要说,也不要相信,这种说法不是安慰剂,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就是说你不行,至少现在不行,如果你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就得给我拿出来,你就得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起草,也许是一次成功的诉讼。
这一点对于文科毕业生尤其重要。理工科的学生几乎是从一入学就很务实,就是一次次实验,一道道习题,就是一个毕业设计,没有什么幻想;他们几乎没有谁幻想自己成为牛顿、达尔文或爱因斯坦,就是成名了,也是他或她自己。文科学生,大学四年,往往是同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些事件和人物交往,在同古今中外的大师“会谈”,你们知道了苏格拉底审判,知道了马伯利诉麦迪逊。知道了“大宪章”等等。你们还可以评点孔、孟、老、庄,议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舍我其谁也”。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会使许多人从骨子里更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 甚至使人膨胀起来,但这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学院中想像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生活中日常的琐细之中。
因此,第二句话:要安分守己,这是对每一个同学说的。
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许过时了,但对你们,可能还不过时。因为我从来也不担心北大的毕业生会没有理想以及理想是否远大,还因为,我要说,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特别是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起来的时候。我当然希望而且相信,你们当中能涌现杰出的政治家、企业家、法律家、学问家,但只可能是少数——多了就挤不下了,多了也就不那么值钱了,边际效用总是递减的,无论在世俗的眼光还是自我评价中,绝大多数人都必定是不那么成功的。但是,要知道,成功并不必定同幸福相连,所谓的不成功也未必等于不幸福。因此,在你们离开校园之际,你们不仅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更必须要界定自己的成功。
让我告诉你们一个人吧,一个也许当年把你当中的谁招进北大的人,一个本来会且应当出现在这一场合却再也不可能的人。这个人当年曾以全班第一名毕业于这个法学院,毕业留校后,长期做学生工作、党团工作、行政工作;在北大这样一个学者成堆的地方,他的工作注定了他只能是配角,而且还永远不可能令所有的人满意,乃至有人怀疑他当年留校做行政工作是不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不行。但他安分:勤勤恳恳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为我们和你们服务;他守己:恪守着他学生时代起对于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一直到他外出招生不幸殉职。
他不是学者,更谈不上著名;他没有留下学术著作,留下的,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中,是诸多的报告和决定,有关招生,有关法学院大楼,有关保送研究生以及处分考试作弊的学生;他每年都出现在“十佳教师”的晚会上,但不是在台上接过鲜花,而是在台下安排布置;他没有车子、房子,更不如他的许多同学有钱。但是,当他离去之际,他的同事、同学和学生都很悲痛,包括那些受过他批评的学生。是的,他没有成为一个被纪念的人,甚至不是一位会被许多人长久记住的人,但是,他是一位令他的同事和同学们怀念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令人羡慕的成功?尽管有点惨烈和令人心痛!
我们的事业,中国的事业,其实靠的更多是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安分守己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安分”是不容易的,在这个是时代,“守已”则更不容易。
看来老天注定是要给你们的这一个大学生活的尾巴更多的色彩,更浓的情感。同学们,或者,还请允许我加上一个平庸的形容词——“亲爱的”;我想,哪怕是多少年过去之后,你们都一定会想起这个只属于你们的大学生活的尾巴。想起那个其实比其本身在中国更为流行的名词,那些慌乱和不安,“逃窜”和出入证,22、23、24楼以及楼前那又一次漏不下星光的林荫路;你们会想起网名“飞花”的师姐,为她的疾病募捐以及向朱苏力院长提出的关于建立扶助基金的建议;你们会想起建武老师的突然离去,想起泪水中的鲜花和鲜花中的泪水,想起他爽朗的笑声,也许还有眼镜后他那责备的目光;也许还有今天的毕业典礼,此刻你周围那众多熟悉又陌生的“企鹅”,以及今晚你们年级的聚餐和狂歌……
我祝福你们!我祝福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