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行政法
① 行政常识有哪些内容
1、负责进入公司办公场所的所有不定期客的招呼、接待、登记、导引,对无回关人员、上门答推销和无理取闹
者,阴挡在外或协助保安人员处理。
2、负责公司邮件的收取、分发工作。
3、负责公司电话小总机的接线工作。
4、定期维护、保养话机,并保持前台环境清洁、安静。
5、协助打字员、文秘兼做部分计算机打字、复印等行政工作。
6、完成各部门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7、分公司工作人员的考勤,包括上下班,请假、休息
8、工作人员月工资卡的制定。
9、各类表格、资料档案的建设和管理。
10、负责招聘、员工入职、离职手续等等
② 法律基本常识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关比较多,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劳动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须提供赔偿,赔偿标准如下: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而女性员工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还享有三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61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③ 行政法学的行政法常识
概念: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规范、行政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的理念、价值、原则以及行政法产生发展历史规律的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
行政法是宪法统领下的三大部门法之一。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作用:
(1)为行政立法提供立法理念、立法价值观与立法基本原则。A、行政法学关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护观念,可帮助摆正行政立法重心;B、行政法学研究可在一定范围填补行政立法空白;C、行政法学界的某些评论,往往是某一行政立法制定、修改的前奏。
(2)为行政执法提供统一的法律规范,为行政执法活动的有序进行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法律实施中,对法学术语、同一规范有不同的解释,往往会造成行政执法不统一的结果,行政法学对行政规范的阐释,科学界定行政规范的含义,有利于执法统一。
(3)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抵制违法行政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可以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最大限度的保护相对人权益。
(4)为行政审判和对行政权实施严格的司法监督、司法救济提供法律准则和学理上的支持。在法律实施过程中,行政法学研究成果可以为执法提供学理上的、大家公认的准则,对处理疑难案件作用不可低估。 渊源:即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解释,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
特点:
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3、行政法规范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易变性;
4、行政法渊源、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
5、行政法是实体法和程序法交织在一起。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往往同时在一个法规中出现。
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
概念: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要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它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个方面的内容。实体法是指规定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行政法律规范。程序法则通常是为保证行政程序公正,没有偏私,从而保障实体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公职人员在处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务时应予以回避。2)、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予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3)、做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内涵:(1)职权法定,授权行政;(2)于法有据,越权无效;(3)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必须在法律授权和委托的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这里所讲的“法律”是广义上的法律。
辨析:被授权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法律、法规所授职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受委托组织不是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只能以委托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职权,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
2、行政合理性原则
概念: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凡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处理具体事件时,可以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但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精神和公平正义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法理。行政合理性原则也正是基于自由裁量权而产生的。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规范明示或默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决定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法律虽然赋予行政机关以自由裁量权,但为了防止这一权力的滥用,法律同时必须加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
内涵:(1)行政行为的动机应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3)行政权力的内容应当合乎情理、公平、适度、具有可行性;(4)违反合理性原则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活动。行政立法具有立法的性质,是一种从属性立法行为,又具有行政的性质,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
分类:职权立法和授权立法;执行性立法和创制性立法。
④ 2019国考常识行政处罚出题点整理(1)
行政处罚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人处罚时,处罚种类与限度不得超出法律规定。
《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了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其中“警告”指的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规定的相对人所做的训诫、谴责;“罚款”通常指违法人员收到处罚决定书后向指定银行缴纳一定数量的金钱,如《道路安全法》规定,遮挡车牌在公路上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中的前者指违法行为所获得的收益,如贩卖淫秽光碟的收入,后者则是指非法行为中的工具,如淫秽光碟;“责令停产停业”指暂停生产经营或资格,如工商局责令丽江的一些违规营运的饭店停业整顿;“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比较常见的就是交警对违规驾驶人员吊销或暂扣驾驶执照;“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一些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人员限制其自由的一种处罚方式。第七种属于兜底性条款,例如外国人在我国境内违反行政管理法规,行政机关可以驱逐出境。
行政处罚的种类虽然不多,但是在考试中,出现频率比较高,而且考察形式多样。由于在《行政处罚法》中规定了以上六种种类,而在学术界则对此有另一种分类,即声诫罚、财产罚、行为罚和人身罚,这四种学理分类要和法定分类相对应,即声诫罚对应警告;财产罚对应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为罚对应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人身罚对应行政拘留。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行政处罚的种类经常与刑罚、行政强制措施等混淆。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其他处罚的种类到底有哪些:
一、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刑罚中的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三、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强制措施方式。行政强制执行包括: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代履行;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四、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五、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训诫、具结悔过、罚款、拘留 。
考试中关于行政处罚种类的常考题型有:
1.行政处罚包括哪些种类( )。
A.拘留、罚款 B.警告、罚金 C.降级、拘役 D.开除、拘传
【答案】A。解析: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选项B中罚金属于刑罚的附加刑,C中降级和D中的开除属于行政处分,拘役属于刑罚中的主刑,拘传属于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故本题答案为A。
2.2017年10月5日郎永淳酒后驾车,后被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定构成危险驾驶罪,并依法判处其拘役三个月,罚金4000元。罚金属于( )。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刑事处罚 D.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答案】C。解析:罚金属于刑罚中的附加刑。故本题答案为C。
3.责令停产停业属于( )。
A.申诫罚 B.财产罚 C.行为罚 D.人身罚
【答案】C。解析:责令停产停业属于行为罚。故本题答案为C。
⑤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法律考点有哪些
在常规法律中以五大基本部门法为主,法理学、宪法学、刑法、行政法和民法;对于版各部分中的基本概念进权行理解和记忆,对于案例题要找准考试的点。法理学中的法的渊源,一定得在理解并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多做题。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刑法中的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正当防卫,对于正当防卫的条件一定要理解,然后根据讲义中的内容勤加练习才能融会贯通,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行政法的行政处罚、复议机关确定、行政诉讼的管辖和行政诉讼的被告确认。民法中的民事行为、善意取得制度、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⑥ 行政诉讼法常识:什么是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内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容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这种关系既应包括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应包括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救济或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范围十分广泛,概括来讲可以分成这三种:物、智力成果、行为。物可以是指一定的物质财富,如土地、房屋、森林、交通工具等。智力成果可以是指一定形式的智力成果,如著作、专利、发明等。行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为一定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可以是纳税、征地、交通肇事、打架斗殴等。但是注意一点,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即纳税、不纳税等)
⑦ 行政能力测试中的常识题目都包括哪方面的常识啊
常识判断部分包含一下四部分:
(1)法律常识:法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
(2)政治常识。
(3)经济常识。
(4)管理常识。
⑧ 行政法常识
1. 行政主体,是指抄享有袭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此外依照法定授权而获得行政权的组织,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主体不等于行政机关,除行政机关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也可成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与公务员。行政主体与公务员联系紧密,不可分割。尽管行政活动是由公务员代表行政主体具体实施的,但公务员并不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2.行政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是行政职权的运行.
⑨ 基本法律常识掌握哪些,都有哪几部法律条文需了解
《宪法》;
《民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劳动法》;
《物权法》;
《婚姻法》等基本法;
国家机关部门法,国际法,法学基础原理等。
拓展:应掌握的基本法律常识有:
首先,应培养学生依法办事的思想观念,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要监督社会主义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坚决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使社会主义法制得以真正实现。
其次,培养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的观念。树立法律权威即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任何个人和机关、组织都不具有超越干法律之上的权力,都必须依法办事,
坚决反对“权大干法”,“人情大干法”的法律虚无主义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无条件地服从和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再次,也即最重要一点,即培养大学生权利义务相一致的观念。法律最主要的精神即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公民要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既要依法行使法律
赋予公民的权利,也要履行法律赋予公民的义务,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以社会主义法律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在享有个人所拥有的权利时,不忘
记尊重和承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忘履行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义务。同时,应杜绝一切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培养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良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