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

发布时间: 2022-08-06 12:23:57

㈠ 运用证据的原则简答题

(一)重证据、重调查,不轻信口供
1.重证据。重证据即要求我们以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实,绝不能附加任何主观臆断的成分,其实质就是要正确分辨口供和其他证据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的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从这一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口供和其他证据的证明力是不同的。口供经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证据,但必须要有其他证据印证,这就要求我们在司法实践中必须重视证据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全面地收集证据,并细致、谨慎地予以审查判断,才能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提高办案质量。
2、重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收集、获取证据的重要手段。任何证据都存在于我们的主观想像中,因此,只有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紧密依靠、深入发动群众,相信科学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才能有效地发现和获取符合客观实际的证据,才能对案件的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当然,这也存在一个与侦查活动相结合的过程,即把发现、收集的证据与审查判断的证据结合起来,达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的境地。
3、不轻信口供。口供的属性告诉我们,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在查证属实之前,不论是认罪或否认罪行的辩解,都不能轻易相信。毋庸置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案件的处理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其口供的虚伪性很大,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认证即轻信之,就有可能伤害无辜,或放纵犯罪。然而不轻信口供,并不是说就全不可信,当口供经查证属实后,它也是一种证据,对案件的认定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严禁刑讯逼供
刑讯逼供是指以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它是旧中国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也是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在诉讼证据制度上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行为收集证据。”《刑法》第1 36条也对刑讯逼供行为明确了具体的刑罚处罚。
(三)查实为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这就要求在具体运用刑事证据来认定某一案件事实之前,必须对所收集到的所有证据进行有效的审查、判断,即依据其各自的特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各类证据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以确定其真伪以及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客观联系。针对各类证据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证:
1.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这几类证据的特点是具有客观真实性,但是它容易被伪造、破坏或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有时在证据的收集、保管和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差错,因此对此类证据的查证必须注意以下两方面:
(1)须查清其来源,即查明是否来源于案件事实,有无伪造,物证是怎样形成的,与案件事实是否存在客观联系,书证和视听资料是在什么条件下制作的等。
(2)须查清其变化情况,详细分析物证、视听资料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变化,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案件的影响如何等。
2、鉴定结论。鉴定结论应该是科学的论证,但由于多种原因,有时鉴定结论也可能发生差错,因此须查证:
(1)鉴定人的资格,即鉴定人是否具备该鉴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授权单位授予的鉴定权。此外还须查明是否与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有无作虚假鉴定的可能。
(2)原始材料的可靠性,分析意见所依据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无虚假材料,如假病历等。
(3)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确切。
3、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来源最广泛,运用较普遍,但此证又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因此运用时应注意:
(1)须查明证人的资格问题,如证人的职业、政治素质、文化程度、感知、记忆力、陈述能力以及与案件当事人的利害关系等。
(2)证据的来源是在什么情况下取得的,如是亲眼目睹还是听他人传闻,以及获取证人证言的程序的合法性。
(3)多个证人的证言之间以及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吻合。
4、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上述人员都与案件的处理结果有一定的利害关系,因此,他们的陈(供)述或辩解大多有较大的虚伪性,在运用这类证据时应注意:
(1)获取这类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有无引诱逼供现象。
(2)陈述的情况是自身感知还是传闻,与案件事实是否有出入,与其他证据及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5、勘验、检查笔录。此类证据是对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勘查的真实记录,对证明案件事实有很大的帮助,可直接提供侦破线索和依据。但是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有时也会出现错误,因而在查证时须注意:
(1)勘查的对象是否是原始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否已遭破坏。
(2)勘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如何,勘查的过程是否科学客观,笔录的制作是否真实全面等。
(四)证据要确实充分
获取和运用证据是侦查阶段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地认定或否定犯罪,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1.证据必须确实。此为证据的质量问题,即所取得的证据应当是与案件事实相关联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证据的客观性和关联性。用作定案的每一个证据都是与案件事实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的客观事实,这就是说,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和关联性。客观性是证据具备诉讼效力的最根本的要求,任何收集到的证据,首先须查证属实。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这也是证据具有诉讼效力的必要条件。这种关联性既存在于证据与案件的事实之间,也存在于证据本身之间。
(2)证据的合法性。即证据的法律性,它是指证据必须是法定人员经法定程序取得,并具有法律规定的特定表现形式,这也是证据具有诉讼效力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因此,非司法人员的材料或其检举、控告以及揭发材料必须经法定人员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证据运用。
(3)证据的协调性。对某一案件的证据可能不只一类,而能够证明同一事实的证据与证据之间应该是协调一致的,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排斥。这就是说对同一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得出同一结论,否则该证据就很难说明其真实性,需进一步查证核实。
2、证据必须充分。这就是说,要证明全案必须要有足以证明全案的每一事实的论据,这就要求证据不但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质量,即证据要有证明力,证据的充分是质和量的统一。在实际操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证据应足以得出认定的结论,同时也应足以排除其他结论的一切可能性。对于一些需区分此罪与彼罪的案件,由于界限不清,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能从正面肯定或从侧面否定的证据。
(2)在实际案例中,有主要事实,也有非主要事实,而这两方面都需要证据去证明,两者都不可忽视。
(3)对间接证据的运用。在实际案例中,有些案件无法取得直接证据,则必须运用间接证据,运用此类证据时须注意:
①间接证据都必须完整。因其不能直接单独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因此只有将同一案件的若干间接证据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锁链体系,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认定,这是运用间接证据的一个必要条件。
②间接证据锁链必须环环紧扣,不能脱节。因为如果其中某一环节被某一反证推翻,则整个锁链便形成了断裂的片断,全案的结论无法证实,也可能会动摇甚至被推翻。
⑨间接证据必须协调一致,所有的间接证据都应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时间顺序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总之,经过对全案证据体系的综合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肯定的、必然的结论,而这一结论能够排除其他任何结论的可能性。

㈡ 简答 如何理解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理解,具体如下:
1、据以定案的每个证据都已查证属实;
2、每个证据必须和待查的犯罪事实之间存在客观联系,具有证明力;
3、属于犯罪构成各要件的事实均有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
4、所有证据在总体上已足以对所要证明的犯罪事实得出确定无疑的结论,即排除其他一切可能性而得出的唯一结论。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第五十八条 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第五十九条 在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证明。现有证据材料不能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出庭说明情况。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人员也可以要求出庭说明情况。经人民法院通知,有关人员应当出庭。

㈢ 简答题 简述 为何补充侦查补充侦查有哪些类型

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案件中的部分事实情况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案子到检察院审查起诉,重新打回侦查机关进行的才算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现分为两类:

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
《刑事诉讼法》第17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侦查。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2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
1.补充侦查的情况有两种。即如果是由公安机关侦查终结,人民检察院审查之后,需要补充侦查时,既可以决定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决定自行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协助。但是,如果是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的,则不能退由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40条及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268条和第269条规定,对于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从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中决定自行侦查的,应当在审查起诉期限内侦查完毕。
3.补充侦查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这既指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也包括人民检察院决定退回侦查部门补充侦查的案件。
4.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目的在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提高诉讼效率。 (《刑事诉讼法171条第四款)
5.《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二百六十二条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逮捕,应当撤销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
第二百六十三条
审查起诉部门对于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具有本规则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销案件的处理。
6.对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原侦查部门应当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和定性处理意见进行认真、全面地审查,分析研究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意见,根据不同情况,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分别作如下处理:
(一)原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不够充分的,在补充证据后,应当制作《补充侦查报告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对有些证据无法补充的,应当作出说明;
(二)在补充侦查过程中,发现新的同案犯或者新的罪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制作《起诉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
(三)发现原认定的犯罪事实有重大变化,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重新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通知退查的人民检察院;
(四)原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不当的,应当说明理由,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

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8条规定和第200条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并提出补充侦查建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延期审理,补充侦查应当在1个月以内完毕。
另外,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二十六条规定,合议庭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起诉和移送的证据材料中没有这方面的证据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移送。
审批期间,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线索的,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㈣ 1. 简答题 阅读我国刑法条文,试分析我国刑法中有哪些条文及规定体现了保障人

答:通过阅读我国刑法条文,在刑法总则当中通过第三条、第五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体现了人权的保障;
通过这些条款的规定,明确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即罪行与其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判处的刑罚相适应;以及特殊人群的刑事责任承担的特别规定,即恤老护幼的刑罚规定;同时,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作为保障《刑法》有效实施的程序法,既进行了有利于打击犯罪的程序性规定,也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法院专属定罪权等一系列规则对人权加以保障,在正义价值与效率价值发生冲突时,优先正义价值。

㈤ 人民检察院直接自行侦查的案件类型有那些《刑事诉讼法》简答题

按照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管辖的分工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管辖“贪污贿专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属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对于涉税等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http://laws.66law.cn/law-37575.aspx

㈥ 刑事诉讼法——简答题

1、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有哪些?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有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
2、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和证据分类,各自包括哪些证据?
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
证据分类: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言辞证据与实物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3、刑事诉讼国际准则包括哪几项内容?
刑事诉讼国际标准,是指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为各国刑事诉讼程序所建立的基本权利保障标准。它们一般以“基本原则”、“标准”或“准则”的形式存在于一系列由联合国通过的有关刑事司法活动的国际法律文书之中。包括:
(一)平等原则。
(二)司法补救原则。
(三)程序人道性原则。
(四)强制措施法定原则。
五)司法独立原则。
(六)控审分离原则。
(七)公开审判原则。
(八)无罪推定原则。
(九)有效辩护原则。
(十)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特权规则。
(十一)有权上诉原则。
(十二)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保障原则。
(十三)刑事错案国家赔偿原则。
(十四)一事不再理原则。
(十五)诉讼及时原则。
(十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㈦ 谁有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转来也行,帮帮忙!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⒉世界观是人们对( D )的最根本看法和总和。
A 社会 B 人生意义 C 自然界 D 整个世界
⒊人生观是( C )的反应。
A 自我认识 B 政治关系 C 社会存在 D 自然条件
⒋人生的目的是对(B)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 人为什么努力
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人生对(D)的意义。
A 自我与社会 B 集体与社会 C 自我与他人 D 社会与他人
⒍人生的价值趋向是对(D)的意义。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价值质量 D 价值目标
⒎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想法。
A 实现豁然性 B 不可能性 C超越客观性 D 实现可能性
⒏理想人的确立于(D)
A 中年 B 童年 C 青年 D 青年时期
⒐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B)
A 生活 B社会理想 C 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A)
A“信” B“诚” C “真” D“疑”
⒒社会主义的核心是(A)
A 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
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惯 D 上层建筑
⒔道德核心问题是( C)
A物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⒕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⒖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⒗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 职业道德
⒘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⒙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⒚法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⒛法律以(B)为基础。
A 意志 B 经济关系 C 政策 D 政治

24.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5.国家对个体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6.人民代表

㈧ 简述被害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刑事被害人的地位由诉讼参加人提升为当事人,并赋予其当事人的一系列诉讼权利。
其中,在总则中增加了被害人的申请回避权和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的权利。在立案阶段,增加了被害人对被侵害的事实和行为人有报案权并有权要求对其控告行为的保密采取保障措施;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在原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有申请复议权的基础上,增加了保障这一权利行使的措施。
在侦查阶段,增加规定了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询问时有要求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的权利;被害人有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权利。在起诉阶段,增加规定了在审查起诉时,被害人有权发表意见;对不起诉不服,被害人有提出申诉和起诉的权利。
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增加规定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在收到判决书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收到请求后5日内必须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在第二审程序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等,对一审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权提出意见;二审法院开庭审理的,被害人等有权依照第一审程序行使权利。在审判监督程序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对生效判决提出申诉。
对刑事诉讼法赋予自诉被害人和公诉被害人的权利进行分析和比较,各项权利大同小异,似乎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权利多于自诉案件中被害人,但是自诉案件中被害人在起诉时的证据收集上明显处于劣势,且自诉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却存在刑事诉讼证据不如民事诉讼证据要求的那么宽松,且需要缴纳诉讼费等问题;公诉案件中的受害人的权利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却大都加以限制,需要检察机关批准,在实践中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大都仅被当作证人来使用,在诉讼中明显不被列为当事人,不可能享有上诉权,虽然可以不缴纳诉讼费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由于受到审理案件期限和刑事诉讼本身重点在于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在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权利根本无法得到彻底有效的保护。

㈨ 刑事诉讼法考试题有哪些@zxfspy

你好,具体试题有哪些不好一概而论。现发一套样题供参考。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事诉讼法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纠问式诉讼”中,诉讼程序的进行主要取决于()
A.被害人B.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官吏
C.被追诉人D.被害人的近亲属
2.外国人在我国实施犯罪,必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是()
A.各国驻华领事馆的外交代表B.途经中国的各国驻第三国外交代表
C.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D.不享有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
3.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只能是()
A.法人B.自然人
C.非法人组织D.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4.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受“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约束的诉讼主体是()
A.公、检、法专门机关B.被害人
C.被告人D.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
5.在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应当由()
A.公安机关立案侦查B.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
C.检察机关立案侦查D.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
6.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不包括()
A.自行回避B.申请回避
C.指令回避D.无因回避
7.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阶段书记员回避的决定主体是()
A.审判长B.刑庭庭长
C.法院院长D.审判委员会
8.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为自己提供法律服务的最早时间是()
A.审查起诉之日起B.审判之日起
C.侦查之日起D.提起公诉之日起
9.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原则是,若被告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原告人的损失()
A.可由国家代为承担赔偿责任
B.可以其家庭财产赔偿
C.可以其服刑期满后劳动所得赔偿
D.仍只能以被告人本人财产为限进行赔偿
10.下列诉讼阶段中,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是()
A.上诉、抗诉期内B.二审阶段
C.侦查阶段D.刑事执行阶段
11.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间是()
A.3个月B.6个月
C.12个月 D.18个月
12.依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文书的送达主体是()
A.司法机关B.被告人
C.辩护人D.自诉人
13.某甲因受到某乙的严重伤害,于是向犯罪地法院报案,法院应当()
A.接受某甲的报案材料
B.告知某甲向犯罪地公安机关报案
C.告知某甲向某乙居住地公安机关报案
D.告知某甲向检察机关报案
14.侦查阶段,享有扣押电报、邮件批准权的主体是()
A.侦查人员B.侦查人员所在的部门负责人
C.侦查机关负责人D.同级法院
15.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每一次补充侦查的最长期限为()
A.半个月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16.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
A.可以听取被害人的意见
B.不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
C.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D.可以不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人的意见
17.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只能适用于()
A.最高人民法院B.高级人民法院

C.中级人民法院D.基层人民法院

18.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 80条规定,享有独立上诉权的主体是()

A.被告人B.被害人

C.被告人的辩护人D.被告人的近亲属

19.在我国,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必须经过()

A.最高人民法院批准B.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C.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D.中级人民法院批准

20.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

A.一审程序B.二审程序

C.对生效裁判重新审判的程序D.死刑复核程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大陆法系刑事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A.由合议庭法官主导庭审的进程

B.控、辩双方经法官同意后可以询问证人、鉴定人

C.法庭在审理之前可以了解全部案件事实及证据材料

D.法庭审理采取交叉询问的方式

E.由控、辩双方主导庭审的进程

22.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权包括()

A.批准逮捕权

B.提起公诉权

C.对法院、公安机关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权

D.对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权

E.刑事裁判的执行权

23.中国公民张某,在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内实施犯罪行为,对其享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有()

A.张某原户籍所在地法院

B.中国驻美大使馆所在地法院

C.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所在地法院

D.张某出境地法院

E.张某主管单位所在地法院

24.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诉讼代理人的种类包括()

A.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B.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C.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代理人D.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代理人

E.刑事被告人的代理人

25.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拘留与拘传都有权适用的机关有()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国家安全机关

E.司法行政部门

26.对于一般公诉案件,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主体包括()

A.检察机关B.公安机关

C.法院D.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E.被害人

27.在侦查过程中,询问证人的地点可以是()

A.证人的住处

B.证人所在单位

C.证人所在市、县以内的指定地点

D.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

E.证人所在市、县以外的指定地点

28.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

A.被告人B.犯罪嫌疑人

C.鉴定人D.翻译人员

E.被害人

29.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上诉与二审抗诉的相同之处有()

A.都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B.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C.都可以经过一审法院向二审法院提出

D.都可以直接向二审法院提出

E.两者的法定期间相同

30.与公诉案件相比,自诉案件的特点有()

A.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B.自诉人与被告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

C.自诉人可以撤回自诉

D.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人可以对自诉人提出反诉

E.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自诉人

32.刑事拘留

33.级别管辖

34.不起诉

35.监外执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6.刑事诉讼证明对象包括哪几类?

37.辩护人的权利包括哪些?

38.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9.论述“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原则”。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2分)

40.某甲因抢劫罪被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诉期满后,某甲未提出上诉,同级检察院亦未提起抗诉。上诉期满后的第5日,中级人民法院启动死刑复核程序,向高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高级人民法院指派5名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复核。合议庭经过审理,未提审被告人某甲,即认为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判量刑过轻,于是直接改判某甲死刑立即执行。

请指出该案程序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㈩ 刑法简答题:程序法的内涵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法治与公正的程序是不可分开的,如果把法治看作是良好的法律能够普遍遵守,那么,法律必须要通过一套公正的程序才能得到良好的运作,任何良好的法律都要通过正当的程序才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正当的程序如司法独立、公开审判都成为了基本的法治原则。司法以正确地适用法律,裁决纠纷为宗旨,司法过程乃是准确地适用法律的过程。然而,适用法律并不是由法官自由裁量和自由决定的过程,而必须严格依附一定的程序,只有在严格公正程序的规范下,法律才能得以准确地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法律的正义价值才能在裁判中得以实现。

程序必须是公正的,才能形成裁判公正的基础。公正在诉讼领域始终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如何理解程序公正的内涵呢?一般认为,程序公正主要是指程序法的规范是公正的、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精神,从总体上说,此种见解是合理的。然而,程序公正不能完全从程序法所确定的规则的内涵中理解。它还包括了整个司法制度在运作中的程序是否公正的问题。例如英国学者贝克尔增把法院的独立、中立视为“司法程序的心脏”或公正程序的最基本的要件[13],黑格尔也把不带对特殊利益的主观情感“,而在特殊场合中”认识和实现法“视为法院的基本使命[14].由此可见,法院的独立乃是程序公正的最重要的内容。而审判的独立绝不是单纯的程序法所包括的制度,而包括了整个司法制度的原则和内容。

在许多情况下,程序的公正与实体法制度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甚至是不可分开的。例如,无论是美国宪法中的“正当程序(Due process)”还是英国法中的“自然正义原则(Natural justice)”,都可以既解释为实体法的原则,也可以解释为程序法的规则,正像英国丹宁法官所指出的“我所说的‘正当程序’指的不是枯燥的诉讼程序条例,它在这里——和麦迪逊提出美国宪法修改案时所说的非常相似——即‘未经法律的正当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15].它是指“法律为了保持日常司法工作的纯洁性而认可的各种方法促使审判和调查公正地进行,逮捕和搜查适当的采用,法律救济顺利的取得,以及消除不必要的延误等等”[16].所以,司法过程中所采取的由法律所确认的各种公正的诉讼方法和制度,如无最推定原则、逮捕和搜查等强制措施的合法性,公正的调查程序、辩护制度、陪审制度等都属于正当程序的范畴。这些制度不完全是程序法的范畴,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实体法的规则[17].

那么,程序公正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认为,其内容主要包括:

1,裁判者的独立和中立。中立是指“与自身有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或者按英国的自然正义原则,任何人不能审理自己或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件(nemo judex in parte sua)。所谓独立,是指法官只能服从法律,在司法活动中不受任何外来的干预。严格地说,独立是一项整体制度的要求,而中立则是在一个特定的具体案件中的正当程序的要求。独立的含义更为广泛,它常常包括对中立的要求。因为在一个具体的案件中,法官对诉讼当事人双方保持中立的立场,对任何人当事人一方不具有好、恶和偏见,对其审理的案件不具有利害关系,这本身便是司法独立的内涵。

按照戈尔丁的看法,独立、中立是以一种公平方式运行,给予当事人一种受公平待遇之感,因为公平能够促进解决并在当事人心中建立信任感[18].实际上独立与中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整个司法程序运作的前提,也是保障司法裁判的公正性的基础。司法者的中立可以被视为一个正当的诉讼的基本特征。因为对抗的双方相互争讼,法官居中裁判,三方互动才能形成诉讼。如果法官不能保持中立,或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而偏向任何一方,甚至与一方联合而反对另一方,则诉讼的本来含义也就不存在了。正如美国学者亨利卢本斯所指出的:“在法官作出判决的瞬间,被别的观念,或者被任何形式的外部权势或压力所控制或影响,法官也就不复存在了。宣布决定的法官,其作出的决定哪怕是受到其他意志的微小影响,他也不是法官[19].

从程序公正的角度来看,司法的独立、中立不仅要求法官要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如个人的干涉,而且还要求在程序上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在程序过程开始以前,不对诉讼参加和案件的事实本身做任何先验的评价或预测,在对案件的事实作完整的、全部的了解以前,不得对裁决结果形成任何先入为主的意见。第二,对诉讼的参加者的平等地位及其请求和主张予以相同的重视,不得对任何一方具有好恶偏见。即使在刑事案件的审判中,虽然控方是国家机关,但法院也不是其利益的代表,而是控辩双方的裁判者,他不能偏袒任何一方,而要根据是非曲直和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公正裁判。第三,裁判者对诉讼参与者及案件的事实不具有任何利益的关联性,否则,应当主动申请回避。例如法官的配偶、子女、亲属作为诉讼一方的律师,将使法官与该案件形成利害关系,该法官应主动申请回避。

2、程序的合理性,这就是说,整个司法过程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合理的、固定的、便于操作的程序,从而限制法官的恣意,使裁判体现公正性、判决具有可靠的预测性。所以,在司法活动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中,都必须有程序规范的存在,从案件的起诉、受理、开庭、辩护、辩论、质证、裁判、执行、上诉、审判监督等等,都要依循严格的程序规范。程序的设计越细蜜、合理,则便对法官的恣意和滥用裁判权的行为形成更为严格的限制,使裁判公正更具有保证。另一方面,程序应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充分尊重。程序制度本身赋予了诉讼当事人一系列权利,如聘请辩护人、要求回避、要求公开审判等权利。诉讼当事人也可以在法定范围内放弃自动的权利。尊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和放弃程序权利的自由,也是正当程序的内容。

3,程序的公开性。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化是公正程序的重要内容。一切肮脏的事情都是“暗厢作业”中完成的,追求正义的法律必然是公开的、透明的。正如肖扬同志所指出的,增强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明确任何人不得搞“暗箱操作”,将审判活动置于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是确保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20].程序的公开性、透明化要求首先要求除法律有特殊规定以外,所有的案件都必须实行公开审判,当事人的证据、理由必须当庭提出,并应在公开程序中进行辩论和质证。其次,应当重大限度的允许民众旁听审判。此外,判决书也应当完全公开,法官的判决理由应向公众展示,以利于公众的监督。

4程序的平等性。程序的平等性意味着程序要保障诉讼者与人在诉讼活动中能够平等地参与活动,平等地对待诉讼参与者是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对任何一方不得因其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而在诉讼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在刑事案件中,控辩双方的诉讼地位是平等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被告的程序权利。在行政案件中,即使是政府部门作为被告参与诉讼,他们不享有任何优越于普通公民的地位和权利。在程序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双方平等的攻击和防御的权利。程序权利与当事人的实体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程序权利得以充分体现,当事人才能相信诉讼的公正,并能通过诉讼充分维护其权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程序权利

5,程序的民主性。按照程序的民主性的要求,一方面,程序的民主要求当事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意见,而裁判者要认真地、耐心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仔细分析其提供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公正的裁判。审判的民主性是防止法官的恣意专横以及滥用职权所必须的。在诉讼活动中,当事人应当被给予充分的机会,向法院陈述自己的案情以保护自身利益。[21]当事人所获得的听证的权利,当面地和直接地向裁判者作出陈述的权利是当事人所享有的重要的程序权。另一方面,民主性还包括在诉讼过程中应通过陪审而实现民众的参与和对诉讼的民主监督,罗伯斯彼尔指出:“诉讼程序,一般来说不过是法律对于法官的弱点和私欲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而已”[22]这句话虽然过于偏激,但确实指出了通过民众的参与司法过程而对审判进行监督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在程序中通过完善各项民主监督制度以确保裁判结果的公正。

6,程序的便利性和及时性。公正的程序也应当便于公民实现诉讼权,避免程序上的繁琐和极端形式主义。例如简单的纠纷应当以简单程序进行,以尽可能缩减程序的成本。程序也应当及时终结,裁判时间不可遥遥无期,因为任何迟来的正义都可能构成不正义。诉讼时间的拖延对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会形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还要看到,证据不可无限制的提出,诉讼也不可永无止境地进行。当法定程序完结以后,诉讼应当终止。

总之,公正的程序不仅要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而且也要反映效率的要求,同时在程序的设计中,也要保障程序的完整性和体系性,程序的各个部分也要彼此协调,才能够充分发挥程序的作用。

热点内容
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26
有关法治的歌 发布:2025-01-21 06:30:36 浏览:346
法治网是法治日报 发布:2025-01-21 06:29:18 浏览:293
山杠爷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1 06:29:11 浏览:264
法是社会现象 发布:2025-01-21 06:05:45 浏览:875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知识有奖问答题及答案 发布:2025-01-21 06:05:45 浏览:805
劳动法基本原则论述题 发布:2025-01-21 05:37:36 浏览:599
四川内江司法局 发布:2025-01-21 05:18:32 浏览:854
湖北省十堰市法官 发布:2025-01-21 05:18:29 浏览:3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排名 发布:2025-01-21 04:33:05 浏览: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