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连坐

劳动法连坐

发布时间: 2022-08-14 00:21:39

① 连坐制的体现

连坐制度所打击的是与犯罪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是定罪而不是刑罚,因此可称此项法律制度为“关系法”历史中注重亲疏,嫡庶关系的宗法制是封建法制所要维护的主要社会关系,连坐制度与宗法制度相伴整个封建文明始终,共同调整维护了几千年的社会秩序。社会总是在不断的淘汰中进步,而专惩人情罚关系的连坐制度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这本身说明其具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进步合理的一面,那么这些是如何体现的呢? 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制分》“是故夫治之国,善以止奸为务,是何也?其法通乎人情,关乎治理也,则使相窥奈何?日:盖里相坐而已,禁尚有连于已者,理不得不相窥,唯恐不得免、有奸心者不令得志,窥者多矣。如此,则慎已窥彼,发奸之密,告过者免罪受赏,失奸者必株连刑,如此则奸类发矣,奸不容细,私告任坐使然也。”
这段阐释将“人人自危,户户自保”彼此监督的连坐制度的分化瓦解作用揭露无遗。连坐制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华夏民族单一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安土重迁,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依赖血缘维系的封闭生存方式,其教育环境也相对独立封闭。
这从许多边远乡村十里不同音,隔村不同俗,一村一姓的遗风中尚可见的一斑,而连坐实际上是对这一封闭教育形式的批判和瓦解,是基于帝王统治利益而对宗法制社会关系所作的调整和规范,使宗族社会统一于王法之下,用禁尚有连,造成宗族社会中人人自危自保,人人执法的法治形势,客观上起到促进普法,统一法制的作用。

② 中国古代残酷的连坐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连坐制度是指本人未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而受牵连入罪。

卫鞅(即商鞅)在秦国变法,为了巩固君主统治,颁布连坐法。这是在户籍编制的基础上实行的。

卫鞅一派法家认为,要使君主政权达到“至治”,必须使得“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就是说,最亲密的夫妻和朋友,也不能互相包庇,而要向政府检举揭发,使得任何“恶”“非”都不能隐匿。

只有这样,“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商君书·禁使篇》)。实行连坐法的目的,就是要使得人民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坐,即使是跖也没有办法为非作恶。

(2)劳动法连坐扩展阅读:

连坐制起始于周春秋战国时期、君主专制将控制人民与占有土地视为国家的头等事务,而严格进行户籍管理是中国很早就有了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据《周礼》记载,周朝就已专设司民之职.在国家基层社会中,往往实行什伍里甲制度,这种制度是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了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什伍连坐法,后世里甲制度即由此发展而来,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这样使得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政策落到了实处。

连坐制度所打击的是与犯罪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是定罪而不是刑罚,因此可称此项法律制度为“关系法”,历史中注重亲疏,嫡庶关系的宗法制是封建法制所要维护的主要社会关系,连坐制度与宗法制度相伴整个封建文明始终,共同调整维护了几千年的社会秩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连坐

③ 秦律法中的“连坐”制度在当时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秦朝的连坐制度在当时其实是有效的遏制了秦朝的私斗,在当时有一定可取之处,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不符合社会观,在现代管理中,应该分化而治,避免出现这样的制度。

秦朝私下打斗,屡屡禁而不止,这让当时秦朝青壮损失很多,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国律法规定若一人打斗就全家遭殃,连坐制度,因为在秦国大多数都是一家一家的聚集在一起,这个制度一般发出来,在秦国也快速得到了效果,私下打斗之风直接消失了很多。

一个人犯法,全家遭殃,这样的律法,在当时确实能够起到震慑作用,能够做到中央集权,但是这样的律法到了现在反而并不是太符合现在的社会观,现在讲究人权,连穷凶极恶的犯人都有人权,那些没有犯过错的家属们怎么可能会被连坐?

④ 秦法的连座制度什么样子的

连坐制起始于周朝时期。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连坐制”内容包括: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国家直接控制了全国的劳动力,保证了赋税收入。统一后秦国将此推广至全国。。。

⑤ 一人违反公司制度,例如没有关自己的电脑,整个团队都被处罚是否违反劳动法

一般来说,员工一人犯错,其直接上级存在管理上责任的,可以予以处罚,至于你说的这种情况,已经明显超过了合理性范围,就算在规章制度中约定,对员工也没有约束力,被“连坐”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⑥ 什么是保甲连坐制度

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连坐制起始于周春秋战国时期。至秦由商鞅变法正式确立, 秦的社会组织相当严密,商鞅变法建立了“连坐制”内容包括: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男劳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同时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保甲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时代长期延续的一种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

国民政府内政部曾专门发布过一份连坐暂行办法,其主要内容是:出具连坐切结时,由户长签名盖章或匣押,一式两份,正结存县,副结存区。各户如发现另户为“匪”、通“匪”、窝“匪”等情,应立即报告,如隐匿不报,便以“庇护罪”或“纵匪罪”论处。

抗战发生后,国民政府在《整理川黔商省各县保甲方案》中修正了上述具给的做法,改为不具结而连坐。即各户不必签名具结,但如发生甲内居民有通“匪”、为“匪”等情,一经审判机关查明,对同甲各户立即予以连坐处分。

(6)劳动法连坐扩展阅读:

保甲制始于宋代王安石变法时期的一种军事制度,即“什伍其民”、“变募兵而行保甲”。明、清两代有类似设置。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城乡居民采用保甲制作为基层政治制度。

1932年,蒋介石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颁布《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规定以户为单位,十户编为一甲,设甲长;十甲编为一保,设保长。在保甲内,实行各户互相监视和互相告发的连坐法,以及各项强迫劳动和征抽壮丁的办法。

1934年,国民党政府将保甲制在它的统治区内全面推行。

⑦ 连坐制是什么啊

连坐制是指中国古代或现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连坐制起始于周朝时期,而盛行于秦朝。从现在的角度上看,连坐制度十分野蛮、封建落后,从人权角度来说,它根本不该存在。

但事实上,连坐制度最早的原型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形成一定的雏形。部落、联盟之间为了扩大领地等征服行为,以屠杀全部敌对势力的作战习惯就是连坐最早的表现形式。

秦孝公时期,为了使国家走向强盛,秦国开始进行商鞅变法。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就提出了出“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的连坐制度。

这也就意味着寻常百姓,不仅要监督自己的邻里,还要监督自己的亲属,否则身边人一旦犯罪就要遭到连坐之责。

(7)劳动法连坐扩展阅读:

连坐制积极的方面

一,假设有人在大街上杀人,你又刚好在百步以内、亲眼目睹凶案发生,如果袖手旁观而不援助,事后就要被“罚二甲”。可见在秦朝,见义勇为不是美德,而是你应尽的义务。

二,连坐制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无差别处罚,秦朝法律格外强调知情与否:譬如熟人偷钱之后来家做客,并不清楚他的犯罪行为,对方被抓后,也就不需要连坐;

假设有强盗冲入家中,家人高声呼救,但此时邻居们都不在家,事后他们也不承担责任,需要承担连坐责任的是“伍老”、“里典”(相当于村长)。

虽然这个制度让百姓间相互起疑,不利于凝聚力,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确实起到了减少犯罪的作用。

⑧ 秦朝的什伍连坐制是什么这个制度有什么意义

秦朝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明珠,其开创的制度数量繁多,其中之一就是什五连坐制。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什伍连坐制。

什伍连坐制: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凡民有二个男子的劳动力以上的都必须分居,独立编户。

按军事组织把全国吏民编制起来,五家为一伍,设置一位伍老进行管理;十伍为一什,设置一位什长进行管理。

连坐制度并非由秦原创,也并没有随着秦灭亡就废止,整个封建社会一直都在使用。这种严苛的法律把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是国家控制全国劳动力,保证赋税收入的好办法。

热点内容
绵阳法官通奸的女的叫什么 发布:2025-01-20 22:24:17 浏览:846
隐名代理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20 22:14:41 浏览:884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0 21:35:58 浏览:697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 发布:2025-01-20 21:13:14 浏览:172
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0 20:13:22 浏览:955
法院冻结汽车 发布:2025-01-20 19:39:02 浏览:447
郑州名律师 发布:2025-01-20 18:42:13 浏览:519
中级经济法只看郭守杰 发布:2025-01-20 18:40:48 浏览:501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