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新旧
㈠ 紧急!各部门行政法规利益冲突的产生和解决办法
这位朋友提到的行政法规是行政法律规范内容之一,可以参考下文然后进一步整理即可产生自己的答案。
行政法律规范冲突及其解决
一、行政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在国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法律职权和程序针对一般情况、一般的人所发布的能够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属于法的范围。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关国家机关针对特定情况、特定人发布的一次性适用的法律文件,它只是法的适用的结果,没有普遍的约束力,所以不属于广义的法的范围。行政法律规范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主要是在前一种观点上来说的,即行政法律规范作为具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包括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法律解释、国际条约与协定等。下面对这些行政法律规范作一详细的阐述。
(一)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也是各项立法的依据。宪法对行政法规范的确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对行政活动所进行的规定,直接成为行政主体进行行政活动的具体依据;另一方面是对有关行政活动进行一般原则性的规定,成为其他所有具体的行政法律规范的依据和根源。
(二)法律。法律是由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党委会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为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为一般法律。我国自1978年以来制定的法律有400余件。其中绝大多数涉及行政权的设定及行政组织、行政权的运作以及对行政的监督和救济,涉及公民的行政权益。这些都是行政法律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要指出的是,法律作为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指法律文件中有关行政活动的法律规范,而并不是说所有的法律文件都属于行政法。所以,这就会出现,可能某一项法律文件中的规范内容既包含有行政规范,还包含有其它部门法的规范,如《婚姻法》。
(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的特别授权,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的名称主要包括条例、规定和办法三种。行政法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并在《国务院公报》上刊载。从法律地位、规范的具体内容和数量上看,行政法规在行政法表现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每项行政法文件的规范和内容并不一定全是行政规范,还可能包含其他法律规范,但主要是行政法规范。
(四)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地方性法规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国务院备案。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 [①]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定权限并结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要报上一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中的多数法律规范都属于行政法律规范。
(五)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只有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才有权制定规章。但由于现实的需要,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以及其他工作部门也在发布规范性文件。这些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或国务院授权后享有规章制定权。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适用于本地区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和法律、法规相比,规章的数量庞大,制定主体众多,因而规章作为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必须首先强调其自身的合法性,违法的规章一律无效。
(六)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是指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有权机关对法律的有关概念、界限以及如何运用所作的解释。按照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凡是对行政法规的法律解释都属于行政法的组成部分。
(七)国际条约与协定。国际条约与协定是指我国所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或双边性、多边性协定,除声明保留的条款外,也在我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
二、行政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冲突
通过对行政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的阐述,可以看出由于这些法律形式分别是由不同性质和地位的机关依据不同的职权范围而制定的,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些法律规范在具体的适用当中必须会存在冲突。这里所说的法律适用冲突是指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冲突。
(一)法律适用冲突的概念及其特点。
1、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冲突,是指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的过程中,发现对同一法律事实或关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文件做出了不同的规定,法院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就会产生不同的裁判结果。这种法律适用的冲突,是由于立法本身的原因,或者由于某些客观因素而导致的。但是,归根结底,“不论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应当如何,也不论司法机关是否应当尊重立法机关,事实上,‘恰是司法机关所表达的才是何为法律的最后语言’”。当然,法律规范冲突和法律规范选择使用是一个普遍的法律现象,不仅存在于国际法领域,也存在于国内法领域,只是情况有所不同。诚然,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由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法律规范之间应该具有统一性、相互联系性和协调性,但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以及法院审理案件时对法律规范的选择使用仍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有的西方人提醒人们注意:即使在法治十分发达的国家,法律也会存在内在矛盾,在那里仍然有许多事情可做。否则,法律只是笼罩着“公平面纱”的不公平。这也就给行政诉讼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带来了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2、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冲突的特点表现在:首先,它是发生在我国领土范围内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任何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权只能在其本国领土范围内行使。依据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其法律效力只能及于我国领土范围之内,而不及于我国领土范围之外。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70条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其次,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冲突。在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中,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又不尽相同,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也存在着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在这种法律冲突中,发现和适用法律冲突问题的主体是行政机关,而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冲突,则是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发现的法律冲突,由于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解决法律适用的要求较之行政程序阶段中就更加严格和迫切。再次,法律适用冲突发生的前提是各种法律文件,包括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授权立法文件等,对相同的事项有着不相一致的矛盾、抵触的规定。正是由于这些规定,才给人民法院适用法律带来了的冲突的可能。最后,适用冲突具有复杂性。这主要是对法律适用冲突的表现来说的,从理论上说,法律适用冲突是不允许存在的,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冲突又是不可避免的。
(二)法律适用冲突的类型
由于法律适用冲突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应该存在的,也有不应该存在的。下面对这些法律适用的冲突的类型作逐一的说明。
1、特别冲突。即指我国行政法规范体系中的特别法律规定与普通法律规定、单行法与法典之间的冲突。如:港、澳、台同胞的出入境管理,法律作了特别的规定,它不同于中国内地公民的出入境管理的普通法规定,如果法院审理港、澳、台同胞的出入境管理案件,就应在相冲突的法律规定间作出选择。
2、层级冲突。合法有效的低层次法律规范应具备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它所设立的内容不得与高层次的规范相冲突;二是它与高层次规范的目的相一致。对于行政法体系来说,较低规范所设定的行政机关职权范围不得大于更高层次所确定的内容,较低规范所设定的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的范围与更高层次所确定的范围应当一致。如果不同等级规范所确定的职权或义务在范围或性质上不相吻合,就会产生较低层次规范与较高层次相抵触的情况。目前这种抵触可以表现为行政法规同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部委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地方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以及地方政府规章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等情况。
3、平级冲突。即指同一等级行政法律规范之间发生的法律适用上的冲突。如不同法律文件规定的主管部门职权可能形成不同部门按不同法律、法规或规章对同一事实进行多头处理。再比如由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能管理部门不明确,造成不同部门执行同一法律、法规、规章对同一事实进行重复处理等,所以法院在行政案件法律审查时必须进行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
4、新旧法冲突。根据一般规则,调整同一领域问题的新法颁布以后,旧法就自然失去效力。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发生新旧法律规范之间的不衔接和矛盾,例如有些领域的行政管理法规在新法颁布后旧法实际上并没有废止,由此造成各地方执法部门在选择旧法规还是新法规时存在混乱。这其实也就涉及到法律的时间效力。同时,也要求法院在进行法律审查时必须选择和准确适用有关法律、法规,通过行政审判权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的统一。
5、人际冲突。即由于公民的民族种族或身份的不同,法律对其也设定了不同的权利、义务而产生的法律适用冲突。例如,某民族自治地方的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规定该自治地方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家庭控制可生育的子女数量不同;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不同于外国人、港澳同胞和国人投资的规定。
三、行政法律规范适用冲突的解决
既然行政法律规范在适用中会发生这么多的冲突,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些冲突呢?这就是本部分将要讨论的问题。
行政法律规范适应冲突的解决,首先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即选择适用规则,这也是指导法院在针对同一法律事项的相互冲突的规范之间选择应当适用法律规范的具体原则,以便法院确立应当适用的法律规范,以此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选择适用规则是程序性规则,通过适用这些程序性规则,在冲突的实体规范中找出相应案件应予适用的法律规范,再由法院在行政审判中适用该法律规范。
那么,法院在具体行政审判中面对行政法律冲突应该适用什么样的规则去解决这些冲突呢?下面具体阐述。
(一)特别冲突适用规则。确立法律规范冲突适用规则的理论依据,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的内涵是:法律优先、依据法律。法律优先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律在效力上高于任何其他法规。具体来说就是,法律已有规定的,任何其他法律规范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凡有抵触皆以法律为准,但其他规范性文件可以使之具体化;法律尚无规定而其他法律规定了的,一旦法律对此做出规定,其他法律规范须服从法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宪法和法律在规定法律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关系时,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对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采用的是“不抵触”的原则,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不得与对此已有规定的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如果法律、行政法规对此没有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地方特点做出规定。同时,对行政机关制定法律规范采用的是“根据”原则,即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不得不能与对此已有规定的法律(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而且只有在法律已有规定或者在法律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据此做出具体性的规定。这两个原则的内容显然不同,但所体现的法律的优先地位及法律优先原则却是相同的。依据法律,则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这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内容。
在法律规范适用中会遇到普通法与特别法之间的矛盾,当普通法与特别法规定不一致时,适用普通法还是特别法的规则?一般认为当普通法与特别法相冲突时优先适用特别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解决特别法与普通法相突时适用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调整同一行政区域不同行政法律规范间的冲突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法院不应承认与较高层次法律规范相冲突的较低层次的法律文件为特别法,因为这属于没有法律效力越权规范。
(二)层级冲突适用规则。这是指因各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政法律规范相冲突而规定适用何种效力层次法律规范的冲突适用规则。不同效力等级的行政法律规范民生冲突实际上是一种违法性冲突,当然应该选择适用效力等级高的行政法律规范。根据宪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各种行政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低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作为层级运用规则,应体现这一原则精神,并将之具体化。在不同级别和层次的法律规范之间,如果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同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相抵触,应该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优先适用较高层次的规范。部门法与基本法冲突的,应适用基本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法律不一致的,应适用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与相应的行政法规相冲突的,应适用行政法规;地方性政府规章与相应的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应适用地方性法规。凡是违背宪法和法律原则精神的规范,都不能予以适用;凡是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与较高层次的法律规范相抵触,较低层次的法律规范就没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为法院审判行政案件的依据或参照。
(三)同等级冲突适用原则。这是指解决制定机关不同但效力层级相同的行政法律规范相冲突的规则。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此类冲突的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审判无所适从。平级冲突的适用规则一般是:调整特定地区、部门事项的法律规范优于调整一般地区、部门的法律规范。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3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做出解释或裁决”。这种解决办法适用于平级规章之间的冲突。
(四)新旧法冲突相适用规则。一般来说,新法生效以后,相应的旧法即失去效力。这就是法的溯及力问题。因为行政法律法规一般没有溯及力,即除了法律、法规本身明确规定了对尚未处理和该法实施以前的行为可以依据该法规定处理外,就该当认为没有溯及力。行政诉讼法的溯及力一般涉及诉讼程序问题,但在法律审查中也可能涉及。
(五)人际冲突适用规则。这是指调整因不同民族、种族或人的特殊身份的法律适用冲突的规则。人际冲突适用规则一般明确规定,不同民族、种族或特殊身份的人,适用该民族、种族或特殊身份的人做出特别规定的法律文件或规范。这里不在赘述。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行政法律规范及其表现形式的阐述,揭示了由于这些法律形式分别是由不同性质和地位的机关依据不同的职权范围而制定的。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些法律在具体的适用当中必然会发生冲突。最后,说明了在遇到这种法律适用上的冲突时应该采取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各种法律规范一定会更加趋于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彻底消灭法律适用的冲突。
参考文献:
1、《法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行政法律规范的存在形式即行政法的渊源。参见台湾翁岳生编:《行政法》,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3、方世荣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参见方世荣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参见王周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6、参见刘星著:《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参见刘星著:《西窗法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参见舒国滢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作者介绍:陕西省礼泉县人民检察院
㈡ 简述中国古代中枢辅政制度的发展变化原因和规律
1、中国古代封爵制度
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 行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受 爵后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封爵制度在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中有相当大的发展变化。
封爵制度与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的受爵者仅是王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 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战国时期,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取消王族 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功劳(主要是军功)。从最高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彻侯、关内侯、大 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并存,一直延续到清代。
秦以前君主称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为公。秦始皇称帝,西汉以后最高封爵为王,皆封与皇子。西晋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名称合并,但最高一级的王、亲王只封与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镇国将军、镇国中尉等名称。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贝勒、贝子是满语“天生贵族”的音译。
爵位与官职有一定关系。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对周天子称臣,在封国内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后,总 的趋势是官与爵逐渐分离,但在某些时期仍有例外。西汉、西晋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国内有军事、行政权,势力逐渐膨胀,先后酿成“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变”等,严重威胁着皇权。在其他时期,爵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因其与皇帝关系的亲疏(皇族封爵)及功劳大小(功勋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爵禄在古代往往连称,受爵后必得禄。西周时,公、侯是封国内的君主,封国内的财政收入全归其所有,但公、侯要对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义务。以后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征收,而是由王朝拨给。后来食邑变成了一种虚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谓“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家领得一定封赐。
2、中国古代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夏商周到明 清四千多年,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清晰,有因 有革,内容丰富,特点鲜明。 历代立法中国古代自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就开 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经过几千年 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点鲜明的法律 体系。
夏商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隶制法律,以习惯 法为主,礼刑并用。它体现了王权与族权的统一,渗透 了神权思想。夏代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法律总 称为“禹刑”。《周礼·秋宫·司刑》注:“夏刑大辟 二百,膑刑三百,宫刑五百,劓刑各千。”中国古代的 刑与法含义相同,刑罚的出现,标志着夏代法律制度已 经产生。
“汤刑”是商代法律的总称。《尚书·盘庚》记载: “以常旧服,正法度”。商代已具有成文法律,在古文 献中有明确记载,并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商朝的刑 法严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卜辞中,有象 征残酷刑罚的文字;《简书·康诰》载:“罚蔽殷□,用 其义刑义杀。”战国时荀子亦说:“刑名从商。”
西周的法律制度因于夏、商,到了西周更趋成熟。 《周礼》中包含有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内容。 《吕刑》中对犯人施行五种刑罚的规定长达三千条;同 时,明确规定了罚金等级和赎刑制度等。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奴隶制法制解体,各诸侯国 的法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成文法陆续颁布。郑国执政 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左传·昭公六 年》杜预注),邓析编订“竹刑”。晋国亦“铸刑鼎,着 范宣子所为刑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成文 法的制定和公布,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生 产关系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
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各诸侯国陆续颁布了以保护 封建私有制为中心内容的封建法律。其中,魏国李悝在 总结各国刑法典的基础上制定《法经》 6篇,即《盗》、 《贼》、《囚》、《捕》、《杂》、《具》。《法经》 是以刑为主,诸法并用的第一部封建法典。秦国统治者 奉行法家学说,任法为治。公元前 359年,商鞅以《法 经》为蓝本,改法为律,制定《秦律》 6篇。此外,秦 还颁布了大量法令。 秦汉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秦国的法律推行全 国,第一次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封建法制。1975年12月,湖 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其中有《秦律二十九种》、 《法律答问》、《封诊式》3类法律文书,其内容涉及农 业、手工业、商业、徭戍赋敛、军爵赏赐、官吏任免以 及什伍组织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说明秦代“莫不皆有 法式”的说法是信实的。秦代法律以酷烈而著称于世, 刑罚种类繁多,手段也极为残酷,有死刑、肉刑、徒刑、 笞、籍没收孥等,对罪犯往往数刑并施。
西汉,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制成《九章律》,确 立以律、令、科、比为形式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质乃外儒内法,正如汉 宣帝所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 书·元帝纪》)。这种思想构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论基础, 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各朝都编纂法典。曹魏 对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制定《魏律》18篇,并改汉具律 为刑名,冠于全律之首;规定五刑,使刑名进一步规范 化;保护贵族、官僚、地主等 8种权贵人物在审判上享 有特权的“八议”也正式上升为法律制度,充分体现了 “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这是中国古代刑法 的重要发展。其后产生了诸如《晋律》、《北齐律》等。 《北齐律》首创“重罪十条”(亦称“十恶”);北魏、 南陈法律中规定的官吏可以官抵罪的“官当”制度,对 后世的封建法典皆有重大影响。
隋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诸种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发 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隋朝制定的《开皇律》在封建法典 中占有重要地位。唐代尤为重视立法建设,唐太宗时,制 定《唐律》12篇,500条。高宗永徽年间,编定《唐律疏 议》30卷,永徽四年(653)颁行全国。唐律把“十恶”特 标篇首,律文全面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等级划分,明确规 定了社会各等级的不同身份、地位、权利和义务,以及 它们之间的关系。《唐律》和《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 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对中国封建法律的发展影响极大, 对亚洲一些国家亦有一定影响。
宋元《宋刑统》是宋代的基本法典。它是以五代 时后周的《显德刑统》为基础修改而成的。宋朝全面强 化封建专制主义,皇帝可随时颁布□令作为断罪处刑的 依据,诏□成为最重要和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编□成为 宋代最经常最重要的立法活动。宋代正式出现“典卖” 制度的法律规定。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颁布了《至元新格》;元 英宗时制定了《大元通制》。元代法律的基本内容依循 唐律,形式上仍沿用宋代的编□,但改□为“条例”或 “条格”。元朝的法律具有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双重 特点。
明清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两个朝代,在 法律上亦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的时代特点。明、清法规 以律为主,律外有诰、例、令、条例、则例、会典等。
明太祖总结历代统治经验,把“明礼以导民,定律 以绳顽”,“治乱世用重典”等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制 定了《大明律》、《明大诰》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大 明律》是明代最主要的法典。它改唐律12篇为7篇,即在 名例律之下按六部官制分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 律、工律,改变了隋唐以来的封建法律体系结构。《明 大诰》共4篇,是以诏令形式颁发的,由案例、峻令、训 导三方面内容组成的具有教育作用和法律效力的特种刑 法。这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上前所未有的。明代还加强 了经济方面的立法,主要有钞法、钱法、税法、盐法等。
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 封建法典。它的篇目与《大明律》相同,在沿用唐、明 五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刑罚及民族压迫条款。 在刑罚和诉讼方面,清律规定满人享有各种法律特权。 清朝还颁布了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专有特定内容的单行法 律,如《回律》、《番律》、《蒙古律》等。随着封建 经济的发展,清律中调整经济关系的内容也大为增加。
历代行政法规中国古代统治者也用法律作为管理 行政机构和官吏的一种手段。历代都制定了一些关于行 政机构设置、职掌和官制的行政法规。中国古代虽然把 各种律令混合制订在一起,但唐以后也有单行的行政法 典。
先秦夏代适应奴隶制的需要,随着权力机构的建 立,产生了最初形态的行政法制。商代,“齐之以礼,齐 之以刑”,礼法构成商王朝行政法的重要内容。但是,夏、 商时期对政府机构的管理基本是以习惯法为主,“以言 代法”,以吏代法。
西周时期的《周礼》(亦称《周官》)中载有《六 官》、《六典》之篇。《六官》即《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秋官司 寇》、《冬考工记》 6篇。《六典》即治典、礼典、教 典、政典、刑典、事典。六官各掌一典。其中,治、教、 礼、事四典实为行政法的内容。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 行政法的基础。
秦汉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封建国家,加强 了对政府机构及官吏的管理。《秦律》中的《置吏律》、 《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制、任免、铨选、考核之法; 《内吏杂律》是关于京官政务之法规;《行书律》是有 关公文规定的法规;《傅律》、《田律》、《金布律》、 《徭律》以及《工律》等,是有关经济、手工业的行政 管理法规,内容十分丰富,充分显示了统一封建国家行 政管理制度的特色。
汉代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和职官法,尚书台六曹体 制的建立,奠定了整个封建社会六部制度的基础。汉代 对各种机构的员额和职权都有明确规定。如对皇帝的诏 令必须忠实执行;官吏泄漏机密者,要免职;官吏受贿 或保管官府财物自盗者,定罪后仍再犯者,要处死等。
隋唐宋元行政法的重大发展是在隋、唐。隋、唐 将晋代就正式列为国家法律的“违制”律改为“职制”。 它是对各级官吏违反编制及失职行为的处分规定。唐代 编纂的《唐六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较为完整的行政法 典。它按照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制,明确规 定了国家各级行政机构的规范、官吏的编制、职责权限 以及对官吏选拔、考核、奖罚等行政管理制度。典律分 野是《唐六典》的一大发展,“律之正罪,典以范政”, 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发展的结晶。唐以后,宋代有官修法 典《庆元条法事类》,元代有《元典章》等。宋、元行 政法典仍以六部为例,仿《唐六典》,它与前代有别的 是注重官吏法的修制和民族行政法的制定,因而具有其 特色。
明清明清两代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高 度发展的时期。它集历代行政法之大成,对行政法典法 规的制定更为系统化、规范化。明清仿《唐六典》制定 了《明会典》与《清会典》。“会典”之名始于明代, 即典章会要之意。《明会典》体例以六部官制为纲,分 述各行政机构的职掌和事例。其记载有关章典制度,凡 明史所未载者,会典均有交待。万历《御制重修明会典 序》中说:“辑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鸿纲细目, 灿然具备。”《清会典》记载了清代开国至光绪各级行 政机构的职掌、事例和活动原则。它采用以官为典,以 职立官,有典有例的分合序列。清代的官员都得以会典 来执法。正如《续修大清会典序》中所说:“会典所载, 皆百臣奉行之政令。”
司法审判机关中国古代司法、行政往往不分,行 政机关兼行审判权,审判权受皇权左右,成为中国封建 司法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
先秦秦以前没有专设司法机关,只是设官理刑。 夏有大理,商周有司寇。因古代兵刑不分,往往军事长 官又是司法长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设置掌握狱 讼的最高法官,秦称“廷尉”,齐称“大理”,楚称“廷 理”。
秦统一的秦王朝建立后,“廷尉”列为九卿之一, 作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和 地方移送的疑难案件。秦地方无专门的司法机关,郡守、 县令兼行审判权,可自行处理一般案件。
汉代中央仍以廷尉(又称大理)为最高司法长官, 地方司法机关与秦基本相同。汉在司法制度方面也有一 些变化,尚书台设立后,其中的三公曹(西汉时)、二 千石曹(东汉时),亦掌有一定的司法权,分割了廷尉 的一部分职权。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袭汉 制,又有所发展。中央司法机关一般仍称廷尉。北齐沿 称大理寺,机构日趋扩大。这一时期的地方司法机构仍 与行政机构合而为一,司法权由郡太守、州刺史和县令 等各级行政长官掌握。
隋唐以大理寺主管审理、判决朝廷百官犯罪与京 师徒刑以上案件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 法行政机关,主管司法行政,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 判案件。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 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亦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唐朝时,每 遇重大案件,皇帝通常命令大理寺卿同刑部尚书、御史 中丞共同审理,称作“三司推事”。隋唐时期的地方的 司法仍由行政机关兼理。
宋代司法机关不断扩大,职权分散。于中央司法 机关大理寺和刑部之外,皇帝在宫中增设审刑院,掌审 议大理寺上报的案件。宋神宗时,取消审刑院,其职权 划归刑部。地方司法仍由州(与州同级的有府、军、监) 和县两级行政机关兼理。
元代统一全国后,于中央设刑部、御史台,并将 大理寺改为大宗正府。泰定帝时,将审判权分别归刑部 和地方政府。蒙古人犯罪,只由宗正府审理。元代州县 兼掌司法,路则在总管府下设立推官,专理刑狱。
明清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强化,司法 权更趋集中、完善。于中央设都察院、刑部、大理寺, 合称“三法司”,分典刑狱。都察院掌纠察,刑部主审 讯,大理寺主掌复核,成为专司驳议的慎刑机关。对重 大案件实行“三司会审”,清称“九卿会审”,标志着皇 帝对司法权的严格控制。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亦 握有广泛的司法权。清代专门设立了承审满人诉讼的司 法机构,并将司法管辖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理藩 院专设理刑司,负责对少数民族案件的审判。
主要特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 法律出于皇权,维护皇权。古代中国实行专制 主义的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 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 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历代法律都以皇帝个人 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律的制定虽由朝臣具体完成,但 批准权属于皇帝,历代帝王都凌驾于法律之上。除律外, 皇帝还可根据需要随时发布诏、令、格、式等。“法自 君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皇权。
② 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 代法律中,礼占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为政本”,礼 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秦始皇以法治国,西汉初 期大体上是“霸王道杂之”。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以其为基 础逐步形成了以礼法合流为基本特征的封建法律思想体 系。维护“三纲五常”成为封建法典的核心内容,德主 刑辅、礼刑并用成为法制的原则。从“引经决狱”,实 行秋冬行刑,到“十恶大罪”和“八议”的规定等,许 多法律内容都是以儒学的等级伦理关系作为定罪或赦免 的标准,并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
③ 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中国古代法律从维 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以各种特权。西周法律 有“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规定;汉代有“先请” 之制,对犯罪的贵族官僚的审理,要先奏请皇帝。魏律根 据《周礼》的“八辟”规定了“八议”。至隋、唐,封 建特权法相因沿袭又不断发展,《唐律》规定的“议”、 “请”、“减”、“赎”、“官当”等按品级减免罪刑 的法律制度是集中的表现。唐之后,宋、元、明各代法 典均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肯定。
④ 诸法合体、并用,司法隶属于行政,无独立审判 权。中国古代法律最早表现为礼刑并用,之后形成诸法 合体的封建法典。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 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 行政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混合编纂形式,贯穿 于封建社会各朝代。
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直接 控制司法大权。地方的审判权完全归属行政机关,中央 虽设有专门审判机关,但其活动为皇帝所左右,监察、行 政机关也可审理案件,审判机关往往不能独立行使职权。 封建社会并无独立审判权,审判机关只是皇帝及受皇帝 控制的行政机关的附庸。这种行政兼理司法的制度,在 中国延续了几千年。
3、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历代政权的地方行政区划、 地方政权机构及其职官设置等制度。中国古代地方政治 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 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
分封制指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实行的地 方政治制度。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 “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 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 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西 周还有“六乡六遂”制度。但这个时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尚不成熟,史书所载也互有出入。
郡县制这是古代较完整的地方政治制度,出现于 春秋战国之际。最初的郡县互不统属。后因经济开发, 人口增殖,中原各诸侯国北部边境的郡开始分县而治,中 原腹地的县逐渐划小,数目增多,于是在县上置郡,形 成郡县两级政区。至战国后期,各诸侯国除都城外已普 遍置郡。秦统一六国时,将各国都城改为郡治。这样,除 秦都咸阳设内史管辖外,郡县制行于全国。
秦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使地方分权而治。郡设郡 守主行政,郡尉主军事,中央派驻各郡的监御史负责监 察。郡守官秩相当于中央九卿,郡尉略低,均置丞作为助 手。万户以上的县置县令,不满万户者设县长。有县丞 掌文书及仓狱,另有县尉主治安。县以下设乡、亭、里。 其中,乡置三老主教化,啬夫主诉讼和赋税,游徼主治 安;乡辖亭,亭置亭长;亭辖里。郡县两级地方政府均 有下属办事机构与职能部门。办事机构称门下,置门下 主簿,下设文书档案、侍从警卫、财务出纳和谋议等机 构。职能部门称列曹,有掌民政的户曹、田曹,理财政的 仓曹、金曹,主兵政的兵曹、尉曹,管司法的贼曹、决 曹。县还设负责营造交通的司空、将作、桥津、传舍等 部门。各部门主管称椽史和啬夫。这样,形成宝塔式的 严密统治机构。
两汉承秦制,但因片面总结秦亡教训而大封同姓诸 侯王以为藩辅,实行郡国并行的双轨地方行政制度。即 将当时全国60个郡的 3/4分封给诸侯王,中央直辖仅15 个郡。于是重蹈战国时割据之势,终于爆发吴楚七国之 乱。平叛后,西汉朝廷损黜王国官制及其职权,并以“推 恩令”分割王国封地,缩小其辖境。从此,诸侯王唯得 衣食租税,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实际已恢复秦的郡县 制。
州郡制指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 制度。州起源于汉武帝所建部刺史监察制度。由于十三 监察区借用儒家经典内古代州名,故当时即以“州”作 为监察区的俗称。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后,东汉朝廷 派中央九卿出任各地州牧,集中一州所辖各郡之军、财、 民力镇压起义民众。从此,州由中央监察区变为地方行 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各州均置行 政机构和长史、司马、东曹椽、诸校尉等官属僚佐。由 于州牧、刺史手握重兵,并以此为割据资本,使中央集 权陷于瓦解,导致三国鼎立割据局面。
魏晋南北朝期间,各王朝大体皆沿东汉末年的州郡 县制。自永嘉之乱后,东晋南朝还出现侨州郡县这一特 殊制度。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 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县旧名,于 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方政治制度 混乱。后经长达二百年的九次“土断”,才基本解决这 一问题。与此同时,南北两朝政权还多次滥设州郡。至 北周大象二年(508),北方已有221个州、508个郡、1124 个县;梁大同五年(539)时,南方也有州107个、郡 586 个。不少地区出现有州而无可辖的郡,郡无可辖的县;有 的两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两个郡名,使地方政治制度陷 于极度混乱境地。隋立国后,对地方政治制度大力整顿。 其措施有:①撤销郡级机构,以州辖县;同时裁并滥设 的州郡,全国并为311个州。隋炀帝即位后改州为郡,进 一步并县,使全国有郡 190个,县1255个。②地方人事 权收归中央。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下诏除授,六品 以下由吏部任命;并提倡科举考试选官,替代魏晋以来 “九品中正”荐举任官制度。③恢复地方军政分治,并 规定郡县长官由外地人担任,县令以下官吏三年一调,不 得连任。④仿汉监察制度,设司隶台大夫、别驾、刺史 等监察大员,分别巡察各地,也按六条问事。至此,地方 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轨道。
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唐初有州328 个、县1573个,为加强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10道, 后增至15道。设道之初仅由中央派监察大员不定期赴多 事地区视察,未成定制。至开元时始置各道采访使,以 六条检察非法,如汉刺史。后因边患频增,为加强边帅 权力,使边境节度使兼任道采访使,且兼辖州县事务,重 演东汉末年外重内轻的局面,最后导致安史之乱。平叛 后节度使制已行于全国,形成道(方镇)、州府、县三 级政区。割据之势已成,尾大不掉,又出现五代十国的 分裂局面。
府建于唐开元时,相当于州。当时凡属京师、陪都 或本朝帝王驻跸地,皆建府以显示其特殊地位。府的行 政长官为府牧、府尹、少尹,其下属机构府、州大致相 同,均置司录、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府(州)学等,但府属官吏的品秩比州高。从五代至宋、 元,建府地区逐渐扩大。到明代,全国已普遍建府,取 代唐以前的州。
唐代地方机构还有都督府与都护府。都督的名称始 于东汉,魏晋以后常兼驻地所在州的刺史。北周改称总 管,至唐复为都督。景云后凡持节的都督改称节度使,都 督的名称遂名存实亡。都护府源于汉的西域都护。唐代 沿袭该制于四境置六都护府,成为管理边境少数民族地 区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都护府下属机构与内地府州大 致相同。
北宋统一中原后,为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的局面,除收军权于中央外,地方行政机构采取分路而 治,成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政区。路以水陆 转运使为行政长官,又置安抚使、刑狱使、常平使,分 掌兵、刑、市场平□与盐铁专卖,恢复秦汉以来地方分 权而治的状况。府州机构沿袭唐代。军原为五代时的军 区,后因兼理民政而成为行政区,仍保留军的旧名。监 多半设于工矿地区,以加强矿产开发的管理。为进一步 控制地方,北宋朝廷常派京师供职官员到州县执行中央 政令,其职衔为知府、知州、知县等。同时在各府州置 通判,规定一切政令须经通判副署,通判并可随时向朝 廷奏报府州情况。于是各级官吏层层牵制,事事听命于 朝廷,地方无主动性可言,并使机构臃肿,冗官充塞,行政 费用猛增。县以下行政机构,隋唐为乡里制,北宋一度 推行保甲制,但因新旧党争而时行时废。
在宋代,与宋王朝并存的辽、金、西夏、大理等少 数民族政权的地方政治制度均受中原文化影响,或仿唐, 或学宋,同时保留其原有制度。如辽仿唐制置五京道,为 道—府、州、军城—县三级政区。道属行政机构,又仿 宋制,置都总管府、处置使司、转运使司相互牵制;契 丹族原有的头下军州、斡鲁朵等机构也予保留。金早期 仿辽制置五京道,入主中原后仿宋制分路而治,仍保留 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度。
㈢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的行政诉讼证据的基本规则
(一)提供证据的要求
当事人向法院提供的各类证据,只有合乎法定要求才会具有效力。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提供各类证据的具体要求如下:
1.书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供的书证,除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规章对书证的制作形式另有规定外,一般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原则上应提供书证的原件,在提供原件确有困难时,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按照规定,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2)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当注明出版,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3)当事人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4)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行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书证,应当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者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者翻译人员签名。
2.物证。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物证的,原则上应当提供原物,在提供原物确有困难时,可以提供与原物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或者证明该物证的照片、录像等其他证据;如果原物为数量较多的种类物时,当事人应当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3.视听资料。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供的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当事人应向法院提供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在提供原始载体确有困难时,可以提供复制件;(2)当事人应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3)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对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外国语视听资料,当事人应同时附有由具有翻译资质的机构翻译的或者其他翻译准确的中文译本,并由翻译机构盖章或者翻译人员签名。
4.证人证言。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人证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载明证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住址等基本情况。(2)需有证人的签名。如果证人不能签名的,应当以盖章等方式证明。(3)应注明证人出具证言的日期。(4)应附有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证明证人身份的文件。
5.鉴定结论。被告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应当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2)应有向鉴定部门提交的相关材料;(3)应有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4)应有鉴定部门和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5)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对于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还应当说明分析过程。
6.现场笔录。被告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现场笔录的制作形式有特别规定外,一般应当载明制作现场笔录的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执行人员和当事人签名。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不能签名的,应当注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二)调取和保全证据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如果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人民法院有权要求补充证据。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调查的证据,主要有两类:一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供了证据线索,但无法自行收集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二是当事人应当提供而无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
人民法院调查和收集证据的基本方式有调查询问、调取有关材料、提交鉴定和勘验检查。
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采取制作笔录、绘图、拍照、录音、录像、提取并保管有关证据等措施使证据价值保存下来的一种诉讼行为。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证据进行保全:(1)证据有可能灭失。 (2)证据以后难以取得。
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当事人申请对证据进行保全,并根据证据的属性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
(三)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是指在法官的主持下,当事人就有关证据进行辨认和对质,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及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辩论的活动。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是对证据进行审查的重要环节。
原则上,一切证据均应在法庭上出示,并经庭审质证,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即使人民法院调取的证据也是如此。但当事人在庭前证据交换过程中没有争议并记录在卷的证据经审判人员在庭审中说明后,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对证据进行对质和辨认过程中,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
(四)证据的审核认定
1.证据审核认定的含义及内容。证据的审核认定,是指法官在听取当事人对证据的说明、对质和辨认后,对证据作出的采信与否的认定。证据审核认定的内容是:(1)审核认定证据的真实性。(2)审核认定证据的关联性。(3)审核认定证据的合法性。
2.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以下证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1)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材料。(2)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3)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4)当事人超出取证期限提供的证据材料,包括原告、被告。(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或者在港澳台地区形成的没有办理法定证明手续的材料。(6)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无其他证据印证,且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的复制件或者复制品。(7)被当事人或其他人做过技术处理而无法辩明真伪的。(8)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9)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取得的证据。(10)不具备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其他证据材料。
3.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依据的证据。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1)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诉讼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证据;(2)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所采用的证据;(3)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4)复议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或者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在复议程序中未向复议机关提交的证据。
4.证据效力大小的判断。在对证据进行审核认定过程中,如果发现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其证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情形分别认定:(1)国家机关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依职权制作的公文文书优于其他书证;(2)鉴定结论、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料以及经过公证或者登记的书证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3)原件、原物优于复制件、复制品;(4)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优于其他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5)法庭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优于其他部门主持勘验所制作的勘验笔录;(6)原始证据优于传来证据;(7)其他证人证言优于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密切关系的证人提供的对该当事人有利的证言;(8)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优于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9)数个种类不同、内容一致的证据优于一个孤立的证据。
四、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则
(一)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则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主要解决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判断的标准问题,即人民法院以何种标准、依据何种法律规范来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进而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
我国行政法规范制定主体多元,行政法规范的等级、效力不一,这些行政法规范是否都属于人民法院的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对象,它们对人民法院的约束力和效力如何,是行政诉讼法律适用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要遵循以下规则:
1.法律、法规是行政审判的依据。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裁判的标准和尺度。我国行政审判的依据是法律和法规。这里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参照适用规章。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两种。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处于参照地位。所谓参照,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对规章进行斟酌和鉴定后,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章予以适用,作为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根据;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人民法院有灵活处理余地,可以不予适用。
3.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一般而言,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属于法的范围,对法院没有拘束力。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可以参考适用其他规范性文件,但应对其合法性进行更为严格的确认。发生冲突时,人民法院不必送有关机关裁决,可直接决定适用与否。
4.人民法院对司法解释的援引。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律在审判中应用的问题所作的解释。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
(二)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
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除要根据事实外,还需要依据相应的法律规范来作出判断。在适用法律规范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同时有几个法律规范均适用于该具体行政行为,而几个法律规范之间却不相一致的情形,此即行政诉讼法律冲突。
在出现行政诉讼法律冲突的情况下,其适用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规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为解决法律适用冲突所采取的方法和所遵循的规则,由此决定选择适用相应的行政法律文件或具体行政法律规范条款。
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特别冲突适用规则。即特别法的规定与普通法的规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时,一般应当优先适用特别法的规定。
2.不同等级冲突的适用规则。在各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政法律规范发生相互冲突时,应该选择适用效力等级较高的行政法律规范,即高层级的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的法律规范。
3.同级冲突适用规则。在制定机关不同而效力层级上相同的行政法律规范之间出现冲突的情况下,应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4.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新的行政法律规范与旧的行政法律规范的规定不一致时,应适用的规则是新法优于旧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这两个原则。
5.人际冲突适用规则。不同民族、种族或特殊身份的人,适用就该民族、种族或特殊身份的人作出的特别规定的法律文件或规范。
6.区际冲突适用规则。在不同行政区域内行政法律规范发生适用冲突时,应当适用适用于该行政区域的行政法律规范。
(三)WTO规则的适用问题
1.一般而言,WTO规则不能在我国行政诉讼中直接得到适用,它只是具有间接的适用力。但是,如果出现涉及WTO规则行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条文间有两种以上的合理解释时,应遵循同一解释原则,即除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外,人民法院应选择与WTO规则相关规定一致的解释。
2.特殊情况下,WTO规则在行政诉讼中可以直接适用。这种特殊情况是指,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者其他中央政府措施在承诺的时限内不能到位时,主管机关可以直接援引WTO规则。
五、行政案件审理中的几种特殊制度
(一)撤诉
撤诉,是指原告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放弃其起诉权的诉讼行为。
撤诉经人民法院批准将导致诉讼终结。
撤诉分为两种情况:
1.申请撤诉。申请撤诉即原告自愿放弃起诉权的行为。
2.视为申请撤诉或推定申请撤诉。包括三种情况:一是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二是在开庭审理期间,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拒不返回的;三是原告在法定期间内未预交诉讼费用,又没有提出缓交诉讼费用申请的。
撤诉必须经人民法院准许。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但是,当原告撤诉可能导致因无法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社会利益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二)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是指合议庭开庭审理时,在当事人缺席的情况下,经过审理作出的判决。
缺席判决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1)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2)被告虽然到庭参加诉讼,但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3)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的,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的。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三)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
人民法院对于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具体行政行为或者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能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法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四)审理程序的延阻
审理程序的延阻,是指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在行政诉讼中,审理程序的延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延期审理。即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之前或者审理过程中,由于特殊情况,以致无法按预定的时间开庭审理,而将开庭审理的时间推迟。
需要延期审理的情况包括:(1)因行政机关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2)因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没有到庭;(3)因当事人申请回避不能进行审理;(4)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证据;(5)因合议庭成员临时有紧急任务或者特殊、意外情况不能出庭且无人代替的;(6)其他需要延期审理的情况等。
2.延长审限。即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由于发生特殊情况而无法在规定的审理期限内结案,经高级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而延长审理期限的诉讼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上诉案件应当在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该审理期限是指从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期间,鉴定、处理管辖争议或者异议以及中止诉讼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3.诉讼中止。即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无法克服和难以避免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
在行政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诉讼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6)案件的审理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7)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诉讼中止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当事人不服,不得申请复议和提起上诉。
4.诉讼终结。即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使诉讼不能继续进行且不能恢复或者诉讼继续进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正在进行的诉讼程序。
导致诉讼终结的情况有以下两类:(1)诉讼继续进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如原告撤诉,法院同意,就可以终结诉讼。(2)诉讼无法继续进行。如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此外,上述导致诉讼中止原因中的第一、二、三条,在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诉讼终结后,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
(五)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处理
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当被告发现自己作出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当或者有错误时,允许其依据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改变。但被告改变后的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不能从送达给当事人之日起生效,其生效的条件有二:一是原告同意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二是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除告知原告外,还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作出确认其违法的判决;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起诉被告不作为,在诉讼中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参照上述规定处理。
在第二审程序中,上诉人如因行政机关改变其具体行政行为而申请撤回上诉的,人民法院一律不予准许。
(六)具体行政行为的停止执行问题
关于起诉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关系,我国行政诉讼实行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3)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停止执行的。
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只适用于行政机关有强制执行权并能够自行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不适用于行政机关必须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中。在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不予执行,只有在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才可以先予执行。
(七)合并审理
法院对某些案件进行合并审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诉讼经济。
行政诉讼中,法院可以合并审理的情况有:(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2)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分别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4)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其他情形。
(八)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原告认为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违法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人民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但民事案件的各方当事人中若有一方当事人不同意一并审理的,法院不应当一并审理。
适用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为:(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被告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所作的行政裁决。(2)在被诉的行政裁决违法的情况下,法院才可能进行合并审理。(3)民事争议当事人要求法院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
㈣ 行政法新旧法律适用原则
法律分析:从旧兼从轻”为原则,即新法发生效力时的未决案件原则上按照旧法处理,但是新法对该行为的处罚较轻的,应当按照新法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㈤ 行政法是从旧兼从轻吗
法律分析: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处理各种新旧法律适用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简单理解就是“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 行政处罚案件中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来源于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之一,是指犯罪及其惩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对其公布、实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但是,禁止溯及既往是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是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九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㈥ 本科行政法论文
与楼主共享资源,PDF和格式的,打内开就可容以!
http://www.lexisnexis.com/lawschool/study/understanding/pdf/AdminCh1.pdf
㈦ 民法新旧法适用原则
既然已经出台新法律了,则应该按新法处理,新法优于旧法。不能用刑法或行政法的原则来类推民法原则。基层不同。
㈧ 简述行政公平原则有哪些保障制度
行政公平原则有如下保障制度
(1)回避制度;
(2)合议制度;
(3)辩论和听证制度;
(4)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㈨ 行政法新旧法交替时的法律适用原则
法律分析: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第九十二条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㈩ 2021法考需要换书吗
建议使用新的书籍资料;
21年法考有变动的科目:
1、刑法:出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
2、民法:要出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
3、行政法:要修改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行政复议法;
4、刑事诉讼法:修改高法解释;
5、商经知:知产的著作权和专利部分也有修改;商法会根据民法典和司法解释修改很多内容(应该不会那么快)
6、民事诉讼法:和商法一样,据说要根据民法修改很多内容,但也没那么快,要2022年了,民诉本身没什么大的修改计划。
7、三国:基本不会改什么内容
8、理论法:基本不会改什么内容
如果仍然使用之前的书籍资料要费大量精力去做新旧区分而且会有造成知识混淆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