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年功工资有执行标准吗
『壹』 工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劳动法》没有工龄工资的规定。对企业工资分配,《劳动法》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企业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规定。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贰』 工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工龄工资从何时开始
1、工龄工资=工龄×工龄工资标准,工龄即服务企业年数。
2、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拓展资料:工龄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工龄的长短包括了劳动者的四险一金保障,还关系到劳动者退休了以后的退休工资和低保,但是法律对于工资工龄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劳动者在与与公司签订合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再签订,不要签订对自己利益有损失的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龄工资管理办法》一、工龄工资标准1、员工工龄工资标准连续工作满一年50元/月;连续工作满二年100元/月;连续工作满三年150元/月;连续工作满四年180元/月;工作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30元/月,十年封顶。
『叁』 30工龄年功工资是多少
30年工龄3900_元。工龄工资:以每年30元为基础,随着工龄增长而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不仅仅是对老工人的养老支持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人们终身从事工人工作,依此来保证新老工作者的更新换代,维护生产力发展水准。
一工资收入有哪几个方面构成:
1、基本工资。工人按照工人资格来确定。这个标准是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变动的,并非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定。
2、工作工资:补贴是按照实际按劳分配的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劳多得,特别是青年工作者,他们有能力进行更多生产,因此他们也有资格获取应得的报酬,这不仅是对他们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积极工作的鼓励。
3、绩效工资:月份和年奖金这是新规定中取代原来的职称工资的措施,这部分奖金,一般来说只会占总工资的10%左右。鼓励劳动者之间竞比实绩,仅仅每年评年奖金,而不施行终身制。只要大家积极努力工作,年年有希望获得奖励工资。
4、工龄工资
二工龄工资实施办法
(1)将员工总工龄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社会工龄,即员工非本企业的工作年数:二是企业工龄,即员工为本企业工作的年数。
员工的总工龄=社会工龄+企业工龄
(2)对社会工龄,制定"线型"分配政策;对企业工龄,根据员工职业生涯"抛物线"的贡献规律,按不同年限分阶段执行不同分配标准。
三怎么计算?退休时的养老金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肆』 年功工资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年功工资按年份计算,标准为每人每年2至10元,按档次提增。经批准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企业,原设立的年功工资,可按本规定执行。并按年功工资标准核增基本工资增量,用于调整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维护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伍』 工龄工资国家规定
工龄工资劳动法没有规定。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龄工资的弊端:
1、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企业多是国营性质,人才流动率低。即使流动,也在国企之间,没有划分社会工龄和企业工龄意义。现在,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人才流动频率高,而工龄工资的分配应以企业工龄为主,企业工龄参照社会工龄的分配方式不尽合理;
2、没有根据员工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员工到新的企业工作,其贡献由零开始。随着对企业情况的不断熟悉和各项业务的逐渐精通,贡献不断增大,并在一定时候达到巅峰。 员工在一个企业工作较长时间后,其创造力、能动性等会有所削弱,加之个人工资的总额不断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相对逐渐减少。因而,企业按同一标准分配工龄工资不尽公平;
3、在标准不高的情况下,拉不开工龄工资的差距不少企业工龄工资的标准较低。有的参照国家机关,标准仅为每年一元。
工总工龄分为两个部分:
1、社会工龄,即员工非本企业的工作年数;
2、企业工龄,即员工为本企业工作的年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陆』 工龄工资劳动法有规定吗
工龄工资从何时开始
1、工龄工资=工龄×工龄工资标准,工龄即服务企业年数。
2、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5)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6)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为连续工龄。
?拓展资料:工龄对于每一个劳动者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工龄的长短包括了劳动者的四险一金保障,还关系到劳动者退休了以后的退休工资和低保,但是法律对于工资工龄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劳动者在与与公司签订合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再签订,不要签订对自己利益有损失的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龄工资管理办法》一、工龄工资标准1、员工工龄工资标准连续工作满一年50元/月;连续工作满二年100元/月;连续工作满三年150元/月;连续工作满四年180元/月;工作每增加一年工龄工资增加30元/月,十年封顶。
『柒』 新劳动法工龄工资规定
新劳动法工龄工资规定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工龄工资又称年功工资,是企业按照员工的工作年数,即员工的工作经验和劳动贡献的积累给予的经济补偿,工龄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工资分配,规定应当遵循,实行,实行保护,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用人单位是否实行工龄工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方式,是企业自主权,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工资分配办法规定。劳动法关于工龄工资是怎么规定的解答国家的任何法律、法规都没有类似的规定,这是企业的分配制度,企业有权自行制定,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规定,有的标准也不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拖欠工资怎么办
拖欠工资的处理办法:
1、拖欠工资要在收集好相关证据之后,到当地的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或可以到当地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满,则可以向法院起诉诉讼,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