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关于胎儿
『壹』 我国民法对胎儿法律地位是什么
法律分析: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按照这一规定,人在出生前和出生后的法律地位完全不同,出生前或者出生过程中的人是“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后的人是“公民”,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可见,“出生”是胎儿和人的分水岭,有无权利能力取决于“出生”与否。出生如何判断史尚宽先生对此作了详尽的解释,“出生须具备下列之要件:胎儿须由母体完全脱离,而一部分产出者,不得谓出生。反之,身体既已脱出,则脐带虽与母体联络,不妨谓之出生。须由母体脱离后,有存活之必要盖自然人人格之基础,在于生活之人类。苟已死于胎内或出生前已死亡者,无法律之人格。然出生后无须长时间之生活,即一瞬间之存活为已足。即全部露出时须有呼吸能力。然不以其时已有泣声为要件,从而在假死亡之状态者,嗣后始行呼吸时,非以呼吸之时,而以全部露出之时为其出生之时。亦不以生存能力或生育能力为要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七条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法定代理人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贰』 民法总则对民事诉讼法的影响有哪些
(一)一些特殊主体的当事人资格:
1.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民诉法解释》第条规定了村民委员会和有独立财产村民小组的当事人资格,认定其在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当事人。2017年《民法总则》第101条规定,居委会、村委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法人是一种基本的民事诉讼当事人,这就直接呼应了居委会、村委会的当事人资格。
2.非法人组织。《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三种。“其他组织”例如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等,具有诉讼权利能力(可成为当事人)。“其他组织”在民法上通常称作“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在旧《民法通则》中曾不具有民事主体地位,没有民事权利能力。而2017年《民法总则》第四章专门规定了非法人组织。可见,非法人组织既具有了民事权利能力,也具有诉讼权利能力。
3.胎儿。《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此处的胎儿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也就具有民事诉讼法上的诉讼权利能力,可以成为当事人。当然,在日后的民事诉讼实践中,民事诉讼文书中如何标注胎儿当事人的身份(毕竟尚无姓名),也是个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二)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
在民法上,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情况。而在民事诉讼法上,公民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则只分为有诉讼行为能力与无诉讼行为能力两种情况。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诉讼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无诉讼行为能力,不能亲自参加民事诉讼,需要设定法定诉讼代理人。
2017年《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条修改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由原来的10周岁改为8周岁。
(三)法定诉讼代理人的确定
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在民法活动中需要监护人,而在民事诉讼活动中需要法定诉讼代理人。监护人的确定与法定代理人的确定是一致的。
(1)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他们之间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民事诉讼法》第57条)
(2)事先没有确定监护人的,可以由有监护资格的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在他们之间指定诉讼中的法定代理人。(《民诉解释》第83条)
(3)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担任,也可以由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担任。
(四)诉讼时效问题
《民法总则》第188条将一般诉讼时效期间由两年改为三年。若超过诉讼时效,原告只是丧失了胜诉权(实体法),而并未丧失民事诉讼法上的起诉权,此时法院仍然应当受理案件。
《民法总则》第19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可见,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即使原告超过诉讼时效,若无被告的抗辩,法院也不得主动判决原告败诉。必须在被告抗辩原告超过诉讼时效的基础上,法院才审查诉讼时效问题。
(五)特别程序相关问题
1.认定公民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的申请主体。《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而《民法总则》第24条第1款规定,申请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由该公民的利害关系人或有关组织向该公民住所地的基层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可见,《民法总则》将申请主体在原来“利害关系人”基础上又增加了“有关组织”。根据《民法总则》第24条第3款规定,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2.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案件的关系。《民法总则》第47条规定,对同一公民,有的申请人申请宣告死亡,有的申请人申请宣告失踪,符合宣告死亡条件的,法院应当宣告死亡。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赡养费的法条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赡养费”的法条是第一百零六条:“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先予执行:(一)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的。”
『肆』 河南省新乡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田在发事件
原告刘子涵,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原阳县。
法定监护人董小静,女,****年**月**日出生,汉族,住原阳县(系原告的母亲)。
委托诉讼代理人刘献峰,河南顺飞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员会,住所地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
法定代表人薛书卿,村委主任。
被告张小明(又名张国明),男,****年**月**日出生,汉族,住原阳县。
被告郝国顺,男,****年**月**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原阳县。
原告刘子涵为与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员会、张国明、郝国顺触电人身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于2017年2月7日向本院起诉,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2月2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刘子涵委托代理人刘献峰,被告张国明、郝国顺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员会经本院依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依法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刘子涵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三被告连带支付原告抚养费(被扶养人的生活费)54160元。事实和理由:2012年6月12日,原告父亲刘红卫因触电死亡,后经原阳县人民法院审理,做出了(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但当时起诉时,原告刘子涵并未出生,法院对胎儿(即现在的原告)抚养费的请求,做出了待出生后另行主张权利的认定。原告出生后,原告的家人数次向各被告索要原告的抚养费,各被告时至今日未支付原告抚养费,且(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中判决的赔偿款,经申请法院执行,各被告也未支付到位,故起诉至法院。
被告张小明辩称,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如下:1、原告赵子涵不符合原告主体资格,本案侵权发生时原告并未出生;2、原告赵子涵在侵权发生时尚未出生,不属于被抚养人的范畴;3、原告赵子涵的法定监护人董小静已与刘红卫解除婚姻关系,且与他人再婚,其抚养义务应由其继父与其母亲承担;4、本案已超诉讼时效,原告刘子涵于****年**月**日出生,离现在已有5年之久,在此期间从未向答辩人主张过抚养费问题。
被告郝国顺辩称,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理由如下:答辩人在原告父亲刘红卫触电死亡事故中无责任。2012年6月12日,原告父亲去地浇地,事先未给答辩人说,且当天也不是答辩人值班,是原告父亲擅自进入配电房操作配电装置造成的,其本身存在重大过错;答辩人也没有电力设备维修的技能、资格和责任;答辩人与张小明是受益三庄村委会委派从事送电、计时收费、井头维修工作的,不是电力设备的产权人,也不负责电力设备的维修,故答辩人与本事故无关也无责任,更没有义务与他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以答辩人存有“重大过错”为由判决与益三庄村民委员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错误的,不应采信。鉴于答辩人与刘红卫死亡事故无关无责,故答辩人与本案也无关无责。
原告为支持其诉讼请求,向本院提交下列证据:1、出生医学证明、户口本复印件;2、(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及赔偿清单。
根据证据认定规则及开庭笔录,本院认定原告提交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本复印件、民事判决书符合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原则,且能够相互印证,认定为具有证据的证明力。赔偿清单系原告方单独制作,认定为不具有证据的证明力。
本院经审理认定案件事实如下:2012年6月12日,刘红卫因触电死亡,原告家人与本案三被告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经原阳县人民法院审理,做出了(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因当时起诉时,原告刘子涵并未出生,法院对胎儿(即现在的原告)抚养费的请求,做出了待出生后另行主张权利的认定。2012年12月27日,原告刘子涵出生,后双方因支付原告刘子涵抚养费问题发生纠纷。
本院认为,刘红卫因触电死亡后,原阳县人民法院已对该案件进行审理终结,作出了(2012)原民初字第892号民事判决书,且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本判决书已经生效。根据生效判决书内容“要求胎儿的抚养费,待出生后另行主张权利”,现胎儿已出生,故原告刘子涵请求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会、张小明、郝国顺支付抚养费的诉讼请求并无不当,应予支持。抚养费的数额,应从原告要求支付抚养费之日起开始计算至满18周岁止,即44167.2元(按2016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支出标准7887元/年×14年÷2×80%计算)。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法》第二条、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一条、第十七条第一、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员会于判决生效后二十日内支付原告刘子涵抚养费44167.2元,被告张国明、被告郝国顺承担连带支付责任。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1154元,减半收取577元,由被告原阳县官厂乡益三庄村民委员、被告张国明、被告郝国顺共同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同时预交上诉费,上诉于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并于递交上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向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将缴费凭证交本院查验,逾期视为放弃上诉。
『伍』 民事证据法中新的证据有哪几种情况
新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的法定种类,主要是增加了电子数据。
一、原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 书证;
(二) 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 当事人的陈述;
(六) 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这样规定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即证据种类只有这七种,其他材料都不属于证据。因此,2012年民事诉讼法将原来规定的“证据有下列几种”修该为“证据包括”,以消除误解,并新增电子数据为证据种类,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
二、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
(1)当事人的陈述。是指案件的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情况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陈述。
(2)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文书,如合同、书信、文件、票据等。
(3)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或全部的物品,如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等。
(4)视听资料。是指用录音、录像的方法记录下来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材料,如用录音机录制的当事人的谈话、用摄像机拍摄的人物活动等。
(5)电子数据。是指与案件事实有关的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电子签名、网络访问记录等电子形式的证据。这是2012年民事诉讼法新增加的证据种类。新增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种类,是考虑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等各类电子设备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证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子数据证据本身又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将其简单地划入某一现有的证据种类或者是分别划入原七种证据种类中,依靠对现有的各类证据的运行规则进行修补难以解决电子数据证据所带来的诸多法律难题,也无法充分发挥电子数据证据的证明价值。因此,有必要把电子数据证据作为一种新类型证据来对待,并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自身统一的有关电子数据证据调查收集、质证、认证等的运用规则。
(6)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所作的对案件事实的陈述。证人所作的陈述、既可以是亲自听到、看到的,也可以是从其他人、其他地方间接得知的。
(7)鉴定意见。是指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对民事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通过鉴别和判断后作出的书面意见,如医学鉴定、指纹鉴定、产品质量鉴定、文书鉴定、会计鉴定等。原民事诉讼法使用的是“鉴定结论”的表述,2012年民事诉讼法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主要是考虑用鉴定意见作为鉴定人个人的认识和判断,表达的只是鉴定人个人的意见,对整个案件来说,鉴定意见只是诸多证据中的一种证据,审判人员应当结合案件的全部证据,加以综合审查判断,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作出正确判决,而不是被动地将“结论”作为定案依据。
(8)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者不能、不便拿到法院的物证,就地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作出的记录。
上述“证据”,严格地说只是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证据材料、)其内容是否真实还需要查证。因此,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陆』 民事诉讼法题目,帮忙看看,问里面有几个诉
这里面有三个诉:
1,离婚;
2,子女抚养;
3,财产分割。
『柒』 可以向法院起诉孕妇吗
可以提出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娃振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 。 该条规定是从法律上对妇女给予特殊保护。但是你要考虑未出生的孩子,如果你们双方达成离婚协议,法院会同意你们离婚,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问题你们可以另行起诉。我国《婚姻法》第34条明确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由此可见,女方在怀孕期间提出离婚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国家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对妇女权益的保护。在妇女怀孕期间,男方无特殊理由,不得提出离婚,而女方则没有限条件,只要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均应受理。婚姻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法律如此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妇女、胎儿和婴儿的合法权益,女方在怀孕期间或刚分娩后,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承受了很大痛苦,而且此时的胎儿和婴儿也需要特殊保护,所以禁止男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若男方在此期间提出离婚诉讼,法院应驳其诉讼请求。但是,适用此条有两点例外:
(1)如果女方在此期间提离婚,则不受时间限制,因为女方主动提出离婚,很多时候是无法承受婚姻带的痛苦和压力,如果不准于离婚,则可能会对女方和婴儿不利。
(2)如果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通常认为“确有必要”包括几种情形:女方与他人有婚外性行为而导致怀孕的;女方与他人通奸的;女方有虐待婴儿行为的;女方对男方施行家庭暴力的,等等。
同时,在此期间,如果男女双方愿协商登记离婚,法律也是允许的。
【拓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二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第七十二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
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第七十三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捌』 能以胎儿的名义起诉是否要求抚养费
法律分析:能以胎儿的名义起诉要求抚养费。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