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1922年劳动法大纲19条内容

1922年劳动法大纲19条内容

发布时间: 2022-10-08 05:34:46

劳动法19条内容是什么

第19条的内容为,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一、劳动合同变更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变更劳动合同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进行。
2、必须遵循《劳动法》规定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变更原则。
3、必须遵循法定程序,经双方当事人充分协商达成一致协议后,签订书面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变更协议即行生效。
4、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5、变更劳动合同后,原条款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但原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仍然有效。
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情况
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等方式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
6、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② 《劳动法》若干条文说明第十九条

《劳动法》第十九条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规定。

《劳动法》第十九条,是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规定,一共分七项,分别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之后的《劳动合同法》删去了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同时增加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及职业病危害防护等内容。

1、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了明确用人单位一方的主体资格,确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中必须具备这一项内容。

2.劳动者基本情况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为了明确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一方的主体资格,确定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中必须具备这一项内容。考虑到有的劳动者是外国公民,没有我国的居民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如护照也可以。

3.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是双方当事人相互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时间界限,即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可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所谓工作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者具体从事什么种类或者内容的劳动,这里的工作内容是指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或职责。这一条款是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是建立劳动关系最为重要的因素。它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目的,也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缘由。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条款应当规定得明确、具体,便于遵照执行。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履行地,是劳动者从事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地点,它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劳动者有权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知悉自己的工作地点,所以,这也是劳动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劳动时间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中,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的时间。一般由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工作日、工作周)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以保证最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这里的工作时间包括工作时间的长短、工作时间方式的确定,如是8小时工作制还是6小时工作制,是日班还是夜班,是实行正常工时还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者是综合计算工时制。在工作时间上的不同,对劳动者的就业选择、劳动报酬等均有影响,因此成为劳动合同不可或缺的内容。
休息休假是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劳动者按规定不必进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休息休假的权利是每个国家的公民都应享受的权利。

6.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因提供了劳动而取得的报酬。劳动报酬是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该得到的回报。因此,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劳动报酬条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2)工资支付办法;(3)加班、加点工资及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分配办法;(4)工资调整办法;(5)试用期及病、事假等期间的工资待遇;(6)特殊情况下职工工资(生活费)支付办法;(7)其他劳动报酬分配办法。

7.社会保险
由于社会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因此成为劳动合同不可缺少的内容。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为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取各种措施来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安全、不卫生因素,如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将会发生工伤事故。如矿井作业可能发生瓦斯爆炸、冒顶、水火灾害等事故;建筑施工可能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和碰撞等。所有这些都会危害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安全和生命健康,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劳动保护,用人单位也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规定相应的劳动保护规则,以保证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劳动条件,主要是指用人单位为使劳动者顺利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如必要的劳动工具、机械设备、工作场地、劳动经费、辅助人员、技术资料、工具书以及其他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条件和其他工作条件。
职业危害是新增加的内容。有的意见认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但要如实告知有关职业危害的情况,还应将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我国的法律法规中还规定了一些应当写入劳动合同的事项。如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10、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
对于某些事项,法律不作强制性规定,由当事人根据意愿选择是否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缺乏这种条款不影响其履行。

《劳动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法》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③ 建国后我国劳动法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个阶段劳动立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的劳动立法,出现于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23年3 月29日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内容包括最低的受雇年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对童工和女工工作的限制,以及工资福利、补习教育等规定。国民党政府则沿袭清末《民法草案》的做法,把劳动关系作为雇佣关系载入1929~1931年的民法中;1929年10月颁布的《工会法》,实际上是限制与剥夺工人民主自由的法律。
为了维护工人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1922年发动了大规模的劳动立法运动,并提出《劳动法大纲》19条等等。这一代表工人利益的《劳动法大纲》并未得到当时政府的确认。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才产生了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劳动立法。1931年11月7日,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抗日战争时期,各边区政府也曾公布过许多劳动法令,如晋冀鲁豫边区1941年11月1日就曾公布过《晋冀鲁豫边区劳工保护暂行条例》。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1948年8月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对解放区的劳动问题提出了全面的、相当详尽的建议,对调整劳动关系提出了基本原则。各个解放区的人民政府,也曾先后颁布过不少劳动法规。这一切,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同年,劳动部公布《关于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1951年2月,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经修正后重新公布),1952年8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4年7月,政务院公布《国营企业内部劳动规则纲要》,195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1956年国务院公布《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国的劳动立法有了进展。1958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等4项重要规定。1966~1976年,劳动立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则上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同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
198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等3项法律文件。1982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招用工人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198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同年劳动部发出了《关于禁止招用童工的通知》。1988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994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这些劳动法规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6年,中国曾起草《劳动法》,由于历史原因,中途夭折。1979年第二次起草《劳动法》,1983年7月曾由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草案》,但因很多问题难以妥善解决,未提交全国人大审议。90年代初期第三次起草《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标志中国劳动法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劳动法》共13章107条,包括总则;就业促进;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工资;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劳动法》是中国的基本法,为劳动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④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同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一、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二、自权愿原则: 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三、公平原则: 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四、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五、权利滥用禁止和公序良俗原则: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⑤ 为什么新中国在成立的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建立起劳动保险制度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保险
在旧中国,基本上没有社会保险。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工人阶级为争取社会保险不断地展开有组织的斗争。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并于次年拟定了《劳动法案大纲》,共19条,涉及社会保险的内容有13条。
从192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开始,历次大会都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提出了实行社会保险的强烈要求,并通过了一系列决议案。
2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一批革命根据地。在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1930年5月颁布了《劳动暂行法》,但因其中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要求过高,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没能实施。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劳动法》,并于次年1月1日起生效。该法规定雇主每月拨出工资总额的10%~15%作为保险金,为职工生老病死的补助和医疗专款。1933年4月,对这部法进行了修改,并于1933年l0月15日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署公布了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其中第十条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作了具体规定,但由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丧失,红军被迫长征,社会保险制度实际上未能执行。
抗日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政府对社会保险都曾作过一些规定。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8月1日,在哈尔滨召开了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根据这次大会的决议中提出的“在工厂集中的城市或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创办劳动的社会保险”的建议,东北行政委员会根据战时的经济条件和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于1948年12月27日颁布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时劳动保险条例》(简称《东北条例》),经试行后于次年7月在东北地区所有公营企业中实行。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迅速扩大,不少地区和产业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先后参照《东北条例》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的社会保险办法。
《东北条例》是我国第一次在较大范围的地区内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它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新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新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社会保险制度的创建阶段(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当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中关于在企业中“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规定,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我国实施范围最广,保险项目比较齐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对医疗、生育、年老,疾病、伤残.死亡等待遇都作了规定。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是以颁布单项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的。到1955年末,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相继建立,他们的生,老、病、死、伤、残待遇,也有了切实的保障。
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相比,内容是一样的,待遇标准也基本相同。其差别主要是经费渠道和管理机关不同。
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经费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1)来自“工资基金”中的“直接支付的劳动保险费用”;(2)来自企业“营业外支出”项下的“劳动保险费用”;(3)来自国家规定的专项费用。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险经费的来源是:(1)来自国家预算拨款;(2)来自机关的行政经费、事业单位的事业费;(3)来自国家规定的专用经费。
长期以来,我国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国家立法规定标准,单位支付待遇,经费是财政立项实报实销。”保险工作涉及到的人、钱、事都由单位自己管,保险项目齐全、待遇之间相互衔接、待遇与本人的工资和工作年限长短挂钩,这些有利于鼓励职工积极劳动。但主要的问题是单位办社会保险,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弊端。
(二)在调整中发展阶段(1958-1966年)
这段时间,国家对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整顿和改进,同时还根据需要,建立和健全了一些社会保险办法和管理制度。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统一退休制度。
1958年2月9日,公布施行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事业、国家机关职工的退休制度。
2.统一退职规定。
1958年3月7日,公布实行了《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的退职办法。
3.改进医疗制度。
1965年12月27日,卫生部和财政部发出《关于改进公费医疗管理问题的通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医疗制度做了适当的改进。1966年4月15日,劳动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改进企业职工劳保医疗制度几个问题的通知》,对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制度也做了适当改进。
4.规定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
卫生部于1957年2月28日发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通知》。确认的职业病有14种,确定为患有职业病的人,应发给职业病证明书,并享受《劳动保险条例》中有关职业病的保险待遇。
5.调整学徒的保险待遇。
1958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个体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学徒的学习期限和生活补贴的暂行规定》,把学徒的工资制改为生产补贴制,并对学徒的劳动保险待遇相应做了调整。
6.规定被精简职工的保险待遇。
从1959年至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局面。于是中央对国民经济计划进行调整,其中一项就是精简职工人数,以减少城镇人口。为了妥善安置这批被精简的职工,国务院于1962年6月1日发布了《关于精简职工安置办法的若干规定》。对精简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作出了规定。
7.规定职工病伤、生育假期的办法。
1957年2月26日,卫生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试行《批准工人、职员病、伤、生育假期的试行办法(草案)》。对职工病、伤和生育假期的办法作了规定。
8.规定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的任务。
1957年2月26日,卫生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试行《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通则(试行草案)》,规定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厂矿企业的医疗单位、行政、工会、人事和技术安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对其主要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
9.规定移地支付劳动保险的办法。
1960年7月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了《关于享受长期劳动保险待遇的移地支付试行办法》,后于1963年1月23目发布《全国总工会关于享受长期劳动保险待遇的移地支付暂行办法》。
10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劳动保险。
随着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签订集体劳动保险合同的大部分经济单位申请实行了《劳动保险条例》,其余单位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集体劳动保险台同进行了补充。
(三)遭受严重挫折和破坏阶段(1966-1976年)
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遭受严重干扰和破坏。社会保障事业几乎陷于瘫痪,主要表现在:
1.劳动保险管理机构被撤消。
“文化大革命”以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比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并配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专职干部进行管理。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劳动保险工作就受到干扰破坏,劳动保险业务的部门被撤消,使劳动保险工作一度处于无人管理的瘫痪状态。
2.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制度被废除。
1969年2月,财政部发出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据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休者的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我国社会劳动保险变成了企业保险,进而造成企业负担的矛盾更为突出,疗养事业和易地支付退休费等办法部难以为继。
(四)在改革中前进阶段(1976-1992年)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朝;劳动保险制度在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的推动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
1.修改和调整关于退、离休和退职的规定。
1978年国务院颁发了新的《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发了《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动人事部和财政部又颁发了《关于提高睨工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最低保证数的规定》。这些文件的颁发,使退、离休和退职保险待遇的规定趋于完善。
2.修改了国家工作人员的病假待遇和死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办法。
1981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提高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标准。
1980年2月13日民政部、财政部发布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暂行规定》,提高了死亡人员的遗属的困难补助标准。
3.调整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抚恤待遇的规定。
1979年1月8日,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军人、机关工作人员、参战民工、民兵牺牲、病残抚恤金标准的通知》,提高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死亡抚恤待遇标准。
4.修改了女职工生育待遇的规定。
1988年6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女职工生育待遇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
5.修订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于1987年11月5日,对卫生部195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了修订,并重新颁发。修订后的规定扩大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和县级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乡镇、街道、私人企业和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此外,还重新明确了职业病名单,把原来的14种扩大到9大类99种;对职业病患者的处理也做了一些新的规定。
6.劳动合同制工人建立了新的保险制度。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对劳动合同制工人在职期间、待业期间和养老期间的保险待遇分别做了规定。
在对城镇户口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的同时,还对一些行业招收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和农民轮换工建立了相应的劳动保险制度。
7.建立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的同时,发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暂行规定》,作为劳动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标志着在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8.明确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方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
1980年7月26日国务院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合营企业必须按照国营企业标准,支付中方职工劳动保险、医疗费用以及国家对职工的各项补贴。
9.对解决精减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作出了规定。
1982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对60年代因承担国家困难被精减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进行了研究,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解决。之后,绝大部分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解决部分精减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做了具体规定。
10.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1992年3月9日,劳动部、卫生部、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将职工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分为l0级,适应了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
在这一阶段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我国开始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和推进。1984年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和大部分城镇集体企业中推行了养老金社会统筹,确定实行职工个人缴费制度。一些地区还大胆探索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农村也进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
(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阶段(1992-现在)
从1993年至今,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全面铺开,改革的重点在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项社会保障项目的制度创新,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明确地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按照十五大的要求,从1998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立了“三条社会保障线”制度。国家实行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失业保险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筹资办法、缴费比例、享受条件和保障水平;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进一步规范了城市贫困居民的社会救济工作。二是实现了“两个确保”,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为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提供了依据。三是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职工人数都超过了亿人大关。四是医疗保险改革取得积极进展。1998年,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之后,又作出了医疗保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改并举、同步推进的决策,使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除此以外,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也在根据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着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性,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为我们在新世纪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指明了奋斗方向。2000年12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关于继续做好“两个确保”的工作方针,实施《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部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从“十五”计划开始,我们进人了全面健全、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时期。

⑥ 劳动法第十九条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⑦ 哪位高手了解劳动法请来指点我一下,万分感谢!急啊!!

你说的这个情况真的是比较麻烦了,因为你还没有拿到过工资,就没有过工资记录,不知你能不能搞到上班的记录?只有这个才能证明你在这个公司里工作过!
如果能搞到人事资料最好了,偷偷的复印一份,这样到劳动站去投诉,可以拿到工资,当然能与公司协商最好了!
现在不签合同最好了,从你进入公司的第二个月起,你就可以拿到双倍的工资了,劳动法中的规定是08年不签合同可以随时解出劳动关系,且要支付双倍的工资,
你又没有合同,保险估计也没有吧?
有了这两条,你什么时候想走就走了,平时看一下劳动法吧,
最重要的一点,你一定要搞到你在这个公司 里上班的书面记录(不管什么手段了),这对以后好些,与人事对话一定要强硬!
祝你好运啊!

⑧ 劳动法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回第二十七答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⑨ 劳动法的内容大概包括哪些方面

劳动法的内容大概如下:

1.总则

2.促进就业

3.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5.工资

6.劳动安全卫生

7.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8.职业培训

9.社会保险和福利

10.劳动争议

11.监督检查

12.法律责任

13.附则

拓展资料: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劳动纪律与奖惩制度,社会保险与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培训制度,工会和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以及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和检査制度等。劳动法最早属于民法的范围,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劳动法在各国的法律体系中日益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逐渐脱离民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劳动法——《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的学徒,并规定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同时禁止做夜班。十月革命后,1918年苏维声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劳动法典,并于1922年颁布了新的《苏维埃劳动法典》。早在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苏维埃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合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条例》等一系列劳动法规。

劳动法-网络

⑩ 我国最初颁布的劳动法有哪些内容

《劳动法》是依据《宪法》中有关劳动者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制定的;主要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考虑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从而保证了劳动者的择业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劳动法》规定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订立集体合同。《劳动法》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第一次明确了工时休假制度,使《宪法》规定的劳动者这一基本权利得到具体确认。同时,该法确立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定了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另外,该法还明确了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明制度,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为我国建立职业技能开发体系,提高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提供了法律依据保障。此外,《劳动法》肯定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成果,对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分别作了原则规定;对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的职责制定了法律规范,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交纳社会保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热点内容
诉讼法遇法定节假日顺延指第二天 发布:2025-01-17 13:41:25 浏览:755
金融法规案例 发布:2025-01-17 13:35:34 浏览:424
巜行政诉讼法内容 发布:2025-01-17 12:45:05 浏览:493
龙湾法院直播 发布:2025-01-17 12:23:04 浏览:980
民法总则委托代理 发布:2025-01-17 12:13:18 浏览:927
3c法规 发布:2025-01-17 12:11:05 浏览:543
刑法轻朝代 发布:2025-01-17 12:02:01 浏览:723
上海的工厂劳动法 发布:2025-01-17 11:35:08 浏览:382
马慧娟律师 发布:2025-01-17 10:29:58 浏览:846
平舆县司法局 发布:2025-01-17 09:53:34 浏览: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