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的经济型性裁员
① 经济性裁员补偿金要怎么算
一、经济性裁员如何进行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七条和《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劳部发〔1994〕447号)第四条的规定,经济性裁员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 (2)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实施步骤,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的被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 (3)将裁减人员方案征求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以及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并听取劳动行政部门的意见; (5)由用人单位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 解除劳动合同 手续,按照有关规定向被裁减人员本人 支付经济补偿金 ,并出具裁减人员书。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 经济补偿金 。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二、经济性裁员的补偿金怎么算 经济性裁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为改善生产经营状况而辞退成批人员。经济性裁员必须 符合法律规定 的条件:即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在我国经济性裁员,一般指辞退成批人员。根据原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减人员,应发给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金。具体标准是: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时间,每满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计),发给1个月相当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多少年就发给多少个月的经济补偿金。若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的月平均工资,按企业的月平均工资计发。
② 劳动法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的条件有什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1款规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如下:(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③ 经济裁员劳动法补偿规则是什么
企业处出于各种理由会出现裁员的情况,这时那些被裁的职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大额经济裁员 劳动法 补偿规则。所谓的裁员专指经济性裁员,就是因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的理由解除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的情形。具体指的是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集中主动辞退职工的行为。当然这种行为并不是无节制的。如果要公司辞退职工就必须要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否则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一、《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面临将要灭亡进行法定整顿期间亦或是生产或者是经营情况发生严重困难确实需要裁减人员的,应该提前30日及时给工会亦或是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职工代表会亦或是职工的建议,经及时给有关部门报告之后。可以裁减人员。” 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第五条规定:“经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 合同当事人 协商一致,由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解除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的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到一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 工资 的 经济补偿金 ,最多不大于12个月。工作时间小于或者等于1年的按1年的规则发给经济补偿金。” 再根据《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 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规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亦或是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全部人数百分之十以上的,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提前三十日及时给工会亦或是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职工代表会亦或是职工的建议之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及时给有关部门报告之后,才可以裁减人员: (一)第一种是依照 企业破产法 规定职工所在单位要进行新整顿的情形; (二)第二种是职工所在单位生产和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情形; (三)第三种是对于企业转产、或者是重大技术革新亦或是经营方式调整情形,要经过变更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之后,还是需要裁减人员的; (四)兜底规定,对于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 合同订立 的时候根据的经济情况出现变化的情况来说,又或者是对于致使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形。 同时,在该法的第四十六条规定,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应该及时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其中的第(四)点规定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可以解除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的; 综上,符合上述条件的员工在企业裁员时可以依照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 法规 定请求经济补偿大的。裁员的雇佣劳动者的公司、企业等应该给予补偿。
④ 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
一、经济性裁员补偿标准是什么
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对于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减人员的,用人单位应当按被裁减人员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在本单位工作的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的50%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应当以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
二、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经济性裁员作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一种方式,必须满足法定条件。这些法定条件包括实体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只有同时具备了实体性条件之一和全部的程序性条件,才是合法有效的经济性裁员。
(一)实体性条件
劳动法下经济性裁员的实体条件
1、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劳动法下经济性裁员程序条件
1、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企业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才可以裁减人员。
2、济性裁员,应优先留用三类人员: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企业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上述被裁减人员,被裁减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就业权。
劳动法为了衡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不对等地位,就对劳动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倾斜,比如在大部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都要对劳动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并且用人单位要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即使在经济性裁员的情况下,因为也是属于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补偿才行
⑤ 劳动法经济性裁员补偿金如何给
一、 劳动法 经济性裁员补偿金如何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第(三)规定:“ 劳动合同 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 解除劳动合同 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 经济补偿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工资 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 合同解除 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以上规定,个别裁员的经济补偿计算方式为等同于规模裁减人员为:一个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资,其中月平均工资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用人单位裁员需要注意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这里的“报告‘仅指说明,无批准的含义。”优先录用“指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有两个,只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以实行经济性裁员: 1、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 “法定整顿期间”指的是企业为了恢复清偿 债务 的能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和《 民事诉讼法 》的破产程序进行债务调整和企业整理的一种再建型破产制度。如企业经营不善,难以清偿到期债务,就可能被 债权人 申请破产 。如企业只是遇到暂时的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就可以恢复清偿能力,则企业可以和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由法院宣布进入整顿期。在我国整顿由被申请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并负责主持。如整顿期限结束,企业仍不能清偿债务,则由法院宣告企业破产。“进入法定整顿期间”说明企业经营十分困难。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确需裁减人员的,可以裁员。 裁员是集中的辞退员工,所以某些与个别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不在适用。同时由于裁员往往牵涉面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用人单位裁员后,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对符合规定的劳动者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不能因劳动者领取了失业救济金而拒付或克扣经济补偿金, 失业保险 机构也不得以劳动者领取了经济补偿金为由,停发或减发失业救济金。另外对于 公司裁员 的对象,也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的想裁减谁就可以的,在这方面法律上也是有严格的要求。
⑥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是什么
企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⑦ 经济性裁员还有哪些规定
企业经济性裁员法律规定有,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企业应给予被裁减人员一次性的经济补偿金,其标准是在本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本人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⑧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一)实体性条件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四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第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第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时不面临着激烈竞争,一旦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或者决策偏差等,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就会发生困难。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应允许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救,而不是进一步陷入破产、关闭的绝境。第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第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二)程序性条件为了尽量缓减经济性裁员对劳动者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的冲击,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经济性裁员的程序性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履行一套法定程序。这些法定程序是有顺序的,须全部履行。第一、必须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在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单常委会审议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关于经济性裁员的人数标准只规定了五十人,在全文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过程中,不少意见认为规定一个固定数不全面,有些企业规模较小,一次性裁减十五人对企业和职工来讲就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建议在规定一个固定数的同时再规定一个比例。因此裁减人数有两个相对的标准:二十人以上或者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第二、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第三、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用人单位经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对原裁减人员方案进行必要修改后,形成正式的裁减人员方案。
⑨ 怎么理解关于劳动法中经济性裁员的相关问题
法律分析:关于劳动法中经济性裁员的相关问题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
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二条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
⑩ 经济性裁员主要范围是什么
法律分析:经济性裁员主要包括主要包括三类情形:
1.用人单位濒临破产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整顿期间,需要裁减人员的;
2.用人单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后,仍需要裁减人员的;
除了以上三种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项还规定了“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作为兜底条款,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其他经济性裁员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