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疑罪从无2012刑事诉讼法

疑罪从无2012刑事诉讼法

发布时间: 2022-12-10 06:52:26

① 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方面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疑罪从无是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疑罪从无主要体现在三个环节,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等。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犯罪事实不清、证据材料不足的,公安机关应该释放犯罪嫌疑人,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也应该做出不起诉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② 如何理解和把握“疑罪从无”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疑罪从无”原则?
——“错案防范系列谈”之三
发布:2013-06-28 14:57:41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 作者:■ 本社评论员 刘桂明 浏览:0次 【大 中 小】

“疑罪从无”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尽管见仁见智,但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因为这对我们如何有效防范冤假错案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应当说,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不难理解的概念,但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理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疑罪”呢?我们为什么要主张并追求“疑罪从无”呢?那就让我们先从佘祥林、赵作海、张高平等案件开始说起吧。
当佘祥林被作为杀妻的犯罪嫌疑人而被侦查之时,当赵作海被作为杀害同村村民的犯罪嫌疑人而被起诉之时,当张高平叔侄被作为杀害搭车的同乡人的犯罪嫌疑人而被审理之时,摆在司法机关面前的问题就是这些案件不知不觉地就成了疑罪。面对类似的疑罪,我们的司法机关怎么办呢?
对此,大多数机关基本上都是采取“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的原则。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谓“疑罪”,是指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两难情况。一般来讲,疑罪可以划分为三种情形:案件事实认定上的疑罪、犯罪性质认定上的疑罪、罪数与刑罚适用上的疑罪。对此,如果司法机关均以“疑罪从轻”“疑罪从挂”的原则处置,自然是最保险乃至最保守的办法。但是,这对被告人来说可能却是最可怕最危险的办法。事实证明,许多冤假错案都是因为如此而造成的。那么,我们的司法机关乃至全社会究竟应当如何理解“疑罪从无”呢?
首先,“疑罪从无”原则本来就是一项众所周知的司法原则。作为一项司法原则,“疑罪从无”原则首先来自于“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曾经是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被作为一项思想原则提出来的。1764年7月,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首先提出了“无罪推定”的理论构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随后,“无罪推定”原则逐渐被载入许多西方国家的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当中或被国际性文件所采用,最后被国际社会确认为一项基本的刑事诉讼原则。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司法制度也开始将其吸收为一项重要司法原则。1996年我国首次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并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按照“无罪推定”原则,被告人在被法院依法判决有罪以前,应当视为无罪。因此,当被告人有疑罪而不能证明时,以无罪处理。也就是指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既无法证实其有罪也无法证实其无罪的情况下,不认定被告人犯罪,从而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裁决结果。
其次,“疑罪从无”原则应当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我国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之前,司法实践中常常出现“疑罪从轻”或“疑罪从挂”的现象,即对于事出有因又查无实据的疑难案件,先从轻处理或挂起来拖着,对已经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则实行长期关押不予释放。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如此修订规定,显然不仅确认“疑罪从无”原则既是无罪推定原则的重要派生规则,而且也是证据采信规则的重要法则。根据这些规则规定,证明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机关来承担。为此,控诉机关必须收集到确实充分的证据以证明犯罪,如果不能证实犯罪或者依据收集到的证据定罪存在异议,则应当作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裁定和处理,从而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不仅如此,还应当使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正如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同志在《我们应当如何防范冤假错案》一文中所言:我们必须坚持“疑罪从无”原则,指控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有罪,就应当依法宣告无罪,不能再搞“疑罪从轻”“疑罪从挂”那一套;我们必须坚持证据的客观性与合法性相统一原则,查明认定存在非法证据的,就应当依法予以排除;特别是在适用死刑上不能存在任何的合理怀疑,在定罪和量刑的事实、证据上凡存在合理怀疑者,坚决不适用死刑。现在制度规定应当说比较完善了,关键看我们敢不敢于拿起法律制度武器,敢不敢于坚持原则。对于掌握审判权的法官而言,这不仅仅是个法律职业素养问题,也是一个政治品质问题。同时要看到,法律制度才是我们法院和法官真正的护身符、保护神。如果我们放弃原则,冤假错案一旦铸成,除了老老实实承担责任,没有谁能够救得了我们。
最后,“疑罪从无”原则能否造就一种崭新的司法环境。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对非法证据排除问题作了很多具体的规定,让法律人为之欢欣鼓舞。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真正落实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性条款,从而切实让“疑罪从无”原则完全落到实处。也就是不仅要让司法人员在思想上深入根除“有罪推定、疑罪从有、疑罪从轻”的司法观念,也不仅要让“疑罪从无”原则成为一种工作常态,更重要的是要让“疑罪从无”原则真正造就一种全社会接受的司法环境。尽管“疑罪从无”原则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对刑事司法中的定罪量刑乃至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方面,已经逐渐被人接受。但是,这两个最基本的刑事司法功能在司法实践中乃至社会意义的理解上,未必已经达到全心全意的接受。在司法实践中,侦查机关有时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对有些案件的事实未能查得水落石出,因而出现了疑难问题。对于这类疑难案件,侦查机关往往比较消极,社会各界往往比较被动。于是,有专家认为,只有在一个事实上犯了罪的人,因为 “疑罪从无”而不是其它法外因素暂时没有受到法律追究,公众、社会舆论、被害人家属在揪心之余还能够理解并接受时,那才是 “疑罪从无”得以大行其道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杜绝像张氏叔侄案、佘祥林案、赵作海案、聂树斌案等冤案的发生。
由此看来,“疑罪从无”原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文化问题。因为所谓“疑罪”,既可能涉及事实认定问题,也可能涉及法律适用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司法机关乃至全社会法律评价与道德评判。
因为“疑罪从无”司法原则,不仅仅是一种为了解决刑事疑案的技术性手段和原则,而且还是一种折射我们在关注保护社会之外,能否接受事关每一位公民人权保障尤其是彰显现代刑事司法文明与进步的“有利被告”的思想生命力。

③ 疑罪从无原则

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所规定无罪推定原则的派生标准。疑罪从无在审判阶段要求,既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确立和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在我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法律法规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四百零一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需要重新侦查的,应当在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材料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④ 2012刑法修正案哪条是疑罪无罪

《刑法》中不涉及“疑罪从无”的相关规定。“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不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2016年9月12日《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中国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积极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

《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一百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16年9月12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贯彻疑罪从无原则,积极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2012年至2015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3369名被告人无罪。

⑤ 刑法疑罪从无是第几条

法律分析: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⑥ 疑罪从无刑诉法原则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发表题为《论疑罪从无》的文章,强调指出:疑罪从无的最大风险就是有可能放纵犯罪,而疑罪从有的最大恶果就是有可能出现冤假错案。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 司法实践中坚持“疑罪从无”规则,需要注意避免认识和实践上的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在认识上将“疑罪从无”等同于“放纵犯罪”,不敢或者不愿坚持“疑罪从无”规则。另一个误区是在实践中错误适用“疑罪从无”规则,只要有疑点就不敢下判。 首先在认识上应当明确,坚持“疑罪从无”,是避免冤假错案的重要保障。 “疑罪从无”不等于“放纵犯罪”,在我国现有 刑事诉讼 制度下放纵犯罪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否定“疑罪从无”规则,实际上是搞“有罪推定”,与法治精神不符,也极易导致冤假错案发生。 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是刑事诉讼的重要任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侦查阶段要基于线索和证据材料从嫌疑对象群体中锁定犯罪嫌疑人,审查起诉阶段要基于证据材料确定能否将犯罪嫌疑人认定为被告人,审判阶段则要综合全案证据确定能否将被告人认定为犯罪行为人。可见,从侦查到审判的进程,是从嫌疑对象群体中锁定被告人、进而认定被告人是否是犯罪行为人的筛选和同一认定过程。因此,审判阶段基于在案证据不能认定犯罪行为系被告人所实施,也就是所谓的“疑罪”,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从客观真实的角度看,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筛选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过程存在偏差或者错误,即被告人实际上并非犯罪行为人;二是从法律真实的角度看,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收集的证据材料未能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明标准,尽管可以认定被告人有重大犯罪嫌疑,但无法对被告人与犯罪行为人作出同一认定,依法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具体到司法个案,“疑罪”的上述两种可能性是并存的,而且在法律层面体现为定罪证据不足,事实真伪不明。 从案件处理结果看,“疑罪”或者从无或者从有。 “疑罪”从有或者从轻处理,都可能会导致冤假错案,而这与 刑事诉讼法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重要任务背道而驰,应当予以摒弃。“疑罪从无”虽然可能导致一些事实上的有罪者未能被定罪,但我国刑事诉讼并不实行“一事不再理”原则,法院因证据不足宣告被告人无罪后,侦查机关仍需继续进行案件调查,如果经调查发现被 无罪释放 的被告人并非犯罪行为人,就需要重新寻找犯罪嫌疑人;如果经深入调查、继续收集相应的证据材料后,认为被无罪释放的被告人是犯罪行为人,也可以依法重新提起指控,所以说放纵犯罪的风险可控。因此,要深刻认识“疑罪从无”在防范冤假错案、确保司法公正方面的重要功能,不能片面地将之等同于“放纵犯罪”。 司法实践中坚持“疑罪从无”规则,还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要有疑点就不敢下判”。这就要求对“疑罪”和“合理怀疑”有理性的认识。案件的事实、证据存在疑点,并不等于就是“疑罪”。 “疑罪”是指定罪证据不足的情形,即全案证据不能排除被告人的犯罪嫌疑,又不足以认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为人。 如果案件定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仅是量刑证据存疑,不属于此处所探讨的“疑罪”。如果案件中个别定罪证据在收集方式、程序上存在瑕疵,经补正或者合理解释后可以采用的,或者即使不采用特定的瑕疵证据,其他证据亦足以认定被告人有罪的,也不属于此处所探讨的“疑罪”。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侦查取证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刑事诉讼领域查明事实真相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指纹鉴定、DNA鉴定等鉴定技术使得基于物证等客观证据对行为人的同一认定成为现实,提高了事实认定的精度和准度。但也导致一些人对客观证据尤其是同一认定证据产生了过度依赖。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并非每个案件都存在可供同一认定的客观证据。一些案件虽然缺乏目击 证人 证言等直接证据,也缺乏可供同一认定的客观证据,但全案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明链条,得出结论是唯一的,足以排除合理怀疑地认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为人,也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因此,要重视对证据的分析,不能说案件中不存在直接证据或者缺乏可供同一认定的客观证据,就简单地认为是“疑罪”。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需要严格区分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 对于非法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是程序法治原则的根本要求。不能在认定某个证据是非法证据后,仍然将之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如果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后,其他证据未能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无法认定被告人就是犯罪行为人,就应当坚持“疑罪从无”规则,依法宣告被告人无罪。 此外,需要准确把握“合理怀疑”的认定。 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将“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证据确实、充分”的必要条件。对所认定事实存在“合理怀疑”是“疑罪”的表征。“排除合理怀疑”是英美法的证明标准,很难量化表示,但为了便于操作,美国《陪审团指示样本》对之作出了解释:“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能够使人坚定地确信被告人有罪。在刑事案件中,法律并不要求证明能够排除任何可能的怀疑。如果针对特定的犯罪或被提起指控的犯罪,基于对证据的理解,你能够坚定地确信被告人有罪,那么,就应当认定被告有罪。另一方面,如果你认为存在着被告人事实上无罪的现实的可能性时,你就应当因为存在上述怀疑而认定被告人无罪。”可见,“合理怀疑”并非凭空的猜测或推断,而是关注“被告人事实上无罪的现实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简单介绍,我们了解到疑罪从无刑诉法原则是什么意思,刑事案件不管是在侦查阶段,还是在审查起诉的阶段,或者是审判的阶段,所有的司法工作人员都要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否则的话会对被告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热点内容
国际经济法判断题 发布:2025-01-16 05:29:31 浏览:739
两会民法典草案 发布:2025-01-16 05:25:29 浏览:542
刑事诉讼法对应的实体法是 发布:2025-01-16 04:38:02 浏览:286
武进法院拍卖公告 发布:2025-01-16 04:28:07 浏览:760
中介收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1-16 04:05:03 浏览:413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级 发布:2025-01-16 03:59:08 浏览:624
民法典生态破坏责任 发布:2025-01-16 03:40:05 浏览:460
基层党员组织条例 发布:2025-01-16 03:40:04 浏览:271
公司注销法律依据 发布:2025-01-16 03:02:42 浏览:282
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 发布:2025-01-16 02:54:26 浏览:441